这位温州人第二次挑战“世界之巅”,一起祝福他!

尼泊尔当地时间5月14日晚上11点(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1点15分),温州人潘正胜从海拔5364米的珠峰南坡大本营出发,如一切顺利,他将于5月18日上午登顶世界之巅——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

这是潘正胜第二次挑战珠峰。2017年5月20日,他在攀登珠峰过程中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最终于8400米处放弃登顶计划。

很多人说,珠峰上的景色很美。但具体有多美,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

今年4月,拥有“珠峰梦”的潘正胜重新出发,开启为期50多天的珠峰征程。经过一系列的适应训练和身体机能锻炼,5月15日凌晨,他迎来了终极挑战的一刻。

“今年是人类成功登顶珠峰70年,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点再登珠峰意义非凡。”潘正胜说,随着今年春季登山季到来,尼泊尔已经向登山者签发467张登珠峰许可证,为历年来最多。

一次偶然,爱上登山

1981年出生的潘正胜是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人,毕业于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原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从事电子商务。

登山,用潘正胜的话来说,是因为喜欢大自然而产生的一个爱好,就和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跑步一样。

而他与登山的故事,是从2013年开始的。“一次偶然触及,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海拔5396米的云南哈巴雪山,被誉为“登山者的初恋”,是潘正胜征服的第一座高山。然后是5895米的非洲乞力马扎罗雪山、7509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山,到2016年,他成功登顶了世界第八高峰——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

“登顶珠峰,不是一天练成的,而是从征服一座座更矮的山开始。”潘正胜回忆道,不断打卡新的高度,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珠穆朗玛峰的期待。

珠峰,一个代表着神圣和最高荣誉的存在,也是所有登山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首次攀登,遭遇极端恶劣天气

2017年4月,潘正胜决定奋力一战。“是时候让心底的种子开花结果了。”

完成前期的拉练、体检等一系列准备程序,当年5月,他入驻了珠峰大本营。

攀登珠峰通常有两大线路: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路线和中国西藏的北坡线路。众所周知,北坡相对而言难度更大,对攀登者的素质要求也更高。那次征程,潘正胜和鼎丰探险队的12名队员,选择在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顶。

潘正胜回忆道,南坡线路长,气候多变。2017年5月的气候也较为特殊,天气预报与实际不符。在他们出发攻顶时,风速大概在40米/秒左右,但当第一缕阳光出现时,风速开始增大,当他们到达海拔8400米左右时,人已经站不太稳,雪被吹起来打在脸上跟刀割一样。由于天气极度恶劣,最终,攀登队长做出了强制全员下撤的决定。

“距离实现站在世界之巅梦想仅有400多米。”潘正胜说,全员下撤虽然遗憾,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下撤过程中,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强忍着内心的不甘。直到撤到C3营地,他终于没忍住眼泪,“幸好带着雪镜,没人看到。”

对于潘正胜来说,登山是一辈子的事。“既然这次不成功,就等下次吧。”

为了梦想,再次出发

做出第二次攀登珠峰的决定,有些朋友觉得不解,“毕竟费用很高”。

的确,登珠峰是非常烧钱的一次“旅程”。从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需要有尼泊尔发布的攀登珠峰许可证,这个许可证需要花费大概8万元。再加上交通、食宿、器材装备,攀登费用在30万元至40万元之间。

潘正胜知道,有人曾挑战过七八次,最终却失望而归,因为登顶珠峰,不可控因素太多。

“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攀登,将一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徐霞客精神传递给所有人。”潘正胜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攀登珠峰,但每个人都要勇于攀登心中的那座珠峰。

今年4月7日,潘正胜从温州出发,坚定地冲向心目中的那座珠峰。为了给他加油鼓劲,他在温州的登山朋友张小克,在前期训练期间,特地陪他从尼泊尔东南部的小镇卢卡拉出发,徒步8天才到达珠峰南坡大本营。攀登珠峰乃至最后登顶,还需要分阶段让身体去适应高海拔环境,从5000米开始,然后6000米、7000米、8000米……

经过紧密的拉练,5月1日,潘正胜开始耐心等待“窗口期”出现。

“窗口期”,是指有利于攀登者登顶珠峰的最佳天气时间,这个时间的天气相对稳定,气候转暖,能见度比较高,而且气流变化相对较少。

5月9日,潘正胜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度过自己42周岁的生日。吹蜡烛前,他笑着许下生日愿望。在场的人笑而不语。因为不用问,大家都知道他想要什么。

(潘正胜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珠穆朗玛峰   尼泊尔   攀登者   珠峰   温州   海拔   大本营   恶劣   境内   天气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