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城-卢布尔雅那


一、城市概况

卢布尔雅那(Ljubljana),别名“龙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斯洛文尼亚通往意大利、奥地利、巴尔干诸国的国际铁路枢纽;地处萨瓦河[1](Sava River)上游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平均海拔高度298米,面积902平方千米(中心坐标:46°03’N,14°31’E,UTC/GMT +1),人口28.8万(2018)。


二、历史沿革

公元前15年,罗马帝国(the Roman Empire,前27—476)在此建立艾摩纳(Aemona,卢布尔雅那的古称)殖民地。

452年,艾摩纳被匈奴皇帝(欧洲人称之“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406—453)洗劫并摧毁。

6世纪,一支斯拉夫人(Slavs,斯洛文尼亚人)抵达此地。

12世纪更名为卢布尔雅那;1220年获得城市特权。

1335—1918年被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6世纪—1918)统治,为卡尼奥拉公国(Principality of caniola)的首府。

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指1803—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的1809—1813年期间成为法国伊利里亚行省(Illyrian Provinces,拿破仑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一带建立的行政单位)的省会。

1816—1849年为奥地利帝国(Austrian Empire,1804—1918)的伊利里亚王国(Illyrian Kingdom)的首府。

1821年奥、俄、普、法、英等国在这里举行“神圣同盟”成员国的“欧洲协调”会议——莱巴赫会议[2](Leibach Conference)。

1895年,这里发生了6.1级地震,1,400 幢建筑大约10%遭摧毁或严重破坏,有一些重要的建筑如公元前3、4世纪的罗马古城遗址、圣尼古拉斯大教堂(Cathedral of Nicholas)、1702年的音乐馆和一些17世纪的巴罗克式建筑等被保存了下来。

1918年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Kingdom of Serbia Croatia Slovenia)斯洛文尼亚的非正式首都;1929年成为南斯拉夫王国(Kingdom of Yugoslavia,1918—1945)的正式省会。

普列赤涅克拱廊一角

1941年4月被意大利占领并改设为卢布尔雅那省,此地成为了地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主要中心之一。1942年2月23日,意大利占领当局用30千米长的铁丝网将城市包围起来。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之后被纳粹德国和他们的本地帮凶统治着,直至1945年5月被斯洛文尼亚游击队解放。后来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府。

1955年被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授予“英雄城市”称号。

十日战争(1991年6月27日至7月6日,斯洛文尼亚发表自南斯拉夫的独立宣言后,由于边界问题与南斯拉夫政府间的武力冲突)后,南斯拉夫人民军撤出,这里成为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都。

三、城市景观

卢布尔雅那城堡

卢布尔雅那城堡(Ljubljana Castle)位居城市中心的小山丘之上,是卢布尔雅那的地标性建筑,最早建于12世纪,其中建于1489年的圣乔治教堂(小礼拜堂)为哥特式建筑,1747年重建时变成了巴洛克风格,在国家独立后又恢复了哥特遗风;1848年兴建的瞭望塔曾用于警报台和礼宾炮台,现在是卢布尔雅那的重要景观之一,在城堡可以俯瞰全城,风光一览无遗。

龙桥

龙桥(Dragon Bridge)是1901年建于卢布尔雅尼察河(River Ljubljanica)上的一座石桥,是当时欧洲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之一,为卢布尔雅那的地标建筑。桥头的4角各矗立着1尊生动形象的青铜翼龙(西方传说中的一种生物)雕塑(翼龙的造型为典型的西方龙,翼龙雕塑在城中随处可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在龙桥),雕塑的原设计为飞狮,是来自达尔马提亚(Dalmatia)的建筑师扎尼诺维奇(Zaninovic)赋予了龙桥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外观。

龙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古希腊雅歌号的船员逃亡至此,与龙形的怪兽殊死搏斗并杀死了怪兽,但怪兽的灵魂还在此守护着自己的疆域……后来,卢布尔雅那人就将龙形怪兽作为城市的守护神和吉祥物,让它永远驻守在卢布尔雅尼察河的桥头上,这座桥也因此而得名。

三桥

三桥(Triple Bridge,又名三重桥),位于龙桥的西侧河湾处,是进出卢布尔雅那旧城的大门,也是城市中心的象征,是卢布尔雅那的又一标志,是横跨在卢布尔雅尼察河上最古老的桥。

三桥约建于公元13世纪,1931年,本地著名建筑师普列赤涅克(Plecnik)在原来主桥的两边各建了一座侧桥,形成小巧精致的城市景观。

网络图片

屠夫桥

屠夫桥(Butcher Bridge)界于三桥和龙桥之间,因桥上的一尊屠夫雕像直面中央市场的一家肉铺而得名。屠夫桥名字虽然很粗俗,但由于桥头上有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的雕像,情侣们常常来到这里,将象征爱情的连心锁挂在大桥的锁链上而将钥匙抛入水中,希望两人的爱情从此亘古不变,因而使得这座桥也充满了浪漫色彩。


亚当与夏娃雕像

城市广场

城市广场是位于卢布尔雅那城市中心的一个小广场,中间矗立一座建于1751年的巴洛克式大理石方尖碑,其底座上的雕像为三水喷泉(仿效坐落于罗马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即贝尔尼尼为罗马篷·腓力教皇宫殿设计的喷水池,为威尼斯雕刻家弗朗西斯科·罗巴于1743年完成的作品,故也被称作罗巴喷泉,其真迹被收藏于斯国家艺术馆),3位手拿取水罐的河神分别代表着斯洛文尼亚的三条主要河流:萨瓦河、克尔卡河[3](Krka River)和卢布尔雅尼察河。

三水喷泉的旁边就是建于1718年的卢布尔雅那市政厅,原为哥德式风格,后来改成带有威尼斯灵感的巴洛克建筑(现市政厅内设有4个展览大厅,主要展示卢布尔雅那城市发展史,国际城际间合作等各类艺术展览)。

着民族服饰的小乐队在市政厅门前义务演奏

普列舍仁广场

普列舍仁广场(Preseren Square)是以斯洛文尼亚伟大诗人弗兰策·普列舍仁(France Preseren,1800—1849,代表作有《祝词》《萨维茨的洗礼》和《十四行诗的花环》等,现斯洛文尼亚国歌词采用了他的诗歌)的名字命名的,诗人的青铜雕像竖立在广场旁边,沉思的诗人头上是手持月桂树枝的女神。

广场的中心点是卢布尔雅那的城市中心。广场虽然不大,从城市四面八方延伸过来的街道连接着中世纪古城和现代城区,为大多数的节庆、演讲以及各种示威游行的首选场地。

共和国广场

共和国广场处于古罗马时代北城墙的位置,是现斯洛文尼亚的政治中心,周围最宏伟的建筑是议会大厦,高大的摩天楼分别是卢布尔雅那的中央银行和文化会议中心大楼,其余多为各大部委的办公区域,巨大的平台是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的地方。

网络图片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位于普列舍仁广场附近,原先是一座罗马风格教堂,其历史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1262年,1361年毁于火灾;重建后被哥特式建筑风格所取代,后又经历几次扩建;1469年又被烧毁(可能为入侵的奥斯曼土耳其士兵所为),1701重建。

圣方济会报喜教堂是典型的巴西利卡布局(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呈长方形并矗立着尖塔,内部仅有一中殿及两条侧道。主祭坛为巴洛克风格,设计者同为威尼斯雕刻家弗朗西斯科·罗巴(Francesco Robba);内部天花板原本的壁画在1895年的大地震时化为虚有,现为20世纪斯洛文尼亚印象派画家马捷·斯特恩(Matej Sterne)之作。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天主教座堂,是斯洛文尼亚最受欢迎的大教堂之一,其绿色圆顶和双塔使其成为卢布尔雅那的醒目地标。教堂装饰有大理石和白色墙壁,内部的巴洛克壁画绘于18世纪早期,栩栩如生,祭坛天使非常有特色,教堂大门青铜打造的天堂地狱浮雕很新颖。



四、城市印象

卢布尔雅尼察河穿城而过,为小城添加了一分灵动;一座古老的城堡雄踞山顶为小城增添了几分沧桑;遍布街区的咖啡屋和酒吧又给小城增加了一丝悠闲。

著名建筑师尤利•普雷契尼克(Joe Plenik)等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们在注重细节的同时体现出他们非凡的创意,对这座城市的贡献堪比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对巴塞罗那建筑风格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这里的经典建筑气势恢宏,凸显着城市品位。

圣尼古拉斯大教堂美轮美奂,令人啧啧称奇;三座桥梁错落有致地凑在了一起,成了恋人们的绝佳场所;在小巷的墙壁上有成片的涂鸦,作者的奇思妙想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了城市一道独特风景;即使是在城市中心,也有大片保护完好的绿色环境,令人心情愉悦和容易亲近自然。

坐落在卢布尔雅尼察河右岸的中央市场(Ljubljana Central Market)汇集着斯洛文尼亚的各式新鲜蔬果和甜点,是当地市民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市场之一,充满了生活气息;如今还被列为国家文化遗迹,成为一个体验民俗和生活方式的理想之地。

中央市场一角

精彩的内容放在后面说:

在卢布尔雅那城堡博物馆内有一幅著名的《与死神共舞》的长幅画卷,画面上死神与国王、皇后、王子、主教以及平民、乞丐和儿童共舞,他们没有高低与贵贱、他们不分男女与老少,携手走在了黄泉路上……画面警示当下的人们要看淡世间事,潜修静养,暑来寒往春复秋,岁月百年不我留。

画面情节令观者驻足、感叹、回味与思考……

五、结束语

卢布尔雅那,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艾摩纳殖民地的建立而带有罗马色彩,因著名建筑师尤利•普雷契尼克非凡的创造力而充满了艺术气息,因绿色环境(为2016年欧洲绿色之都)和惬意的生活氛围(为2010年世界图书之都)而备受欧洲人的追捧。

城市广场上悠闲的市民

卢布尔雅那,古今气息完美交融,既很清新又很文艺,浪漫时髦又可爱,与传统意义上的首都相比反而像个悠闲小镇,是人们逃离喧嚣,享受悠闲自得生活的最佳目的地。

卢布尔雅那,一个有个性的城市,如此的精致又充满了活力,您心动吗?!

附注:

[1] 萨瓦河,多瑙河右岸最大支流,源出斯洛文尼亚西北端的尤利恩阿尔卑斯山脉特里格拉夫峰北坡,东南流经克罗地亚、波黑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汇入多瑙河,长940千米,流域面积约9.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为多瑙河各支流之冠。

[2] 1821年1~3月,奥、俄、普、英、法等欧洲国家为维护维也纳会议后欧洲的反动秩序而召开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俄、奥两国君主、普鲁士王太子和英法两国的观察员,并邀请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及其他意大利小邦代表参加。这次会议是1820年特罗博(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奥拍瓦)会议的继续,决定由奥地利出兵镇压意大利那不勒斯革命。同年3月奥军占领那不勒斯,恢复斐迪南一世王位。3月初会议宣布结束后,与会代表仍留在莱巴赫等待那不勒斯革命最终被镇压。不久皮埃蒙特又发生革命,4月,奥军又伙同撒丁王国军队扑灭了皮埃蒙特起义。对于外国武装干涉别国内政问题,英国和法国持有异议,表明它们与俄、奥、普之间裂痕的扩大。5月12日俄、奥、普签订一项确认神圣同盟。

[3] 克尔卡河,位于斯洛文尼亚东南部,属于萨瓦河的右支流,发源自伊万奇纳戈里察,河道全长94.6千米,流域面积2,247平方千米。


(文+图:王永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卢布尔雅那   尔雅   那不勒斯   斯洛文尼亚   巴洛克   南斯拉夫   尼古拉斯   意大利   广场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