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的浙江女首富,3年败光300亿,卖房产还债仍不够,沦落成老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2016年10月22日,在浙江义乌的香格里拉大酒店里,举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婚礼。

婚礼的规模和气派都令人惊叹,不仅台上布置得华丽而典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富丽和品味,台下更是高朋满座。

马云、张近东、王健林等巨富的身影赫然端坐在席间,笑意盈盈。

婚礼的女主角是马云的侄女马雪梅,这并不让人意外,而新郎则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周志伟。

他的身份地位在一众“大佬”的眼中或许并不重要,但没有人敢忽视站在他身旁的那位干练女人,他的姑姑,同时也是浙江女首富——周晓光。

她凭借着一根银绣花针起家,打造了中国最大的饰品帝国,300亿的身家登上了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

她的故事曾经激励了无数人的创业梦想。

然而,就在这场世纪联姻后不久,周晓光的命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她的公司遭遇了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项目停工、股价暴跌等一系列危机。

她自己也被曝出了各种丑闻和罪行,甚至有传言说她已经跑路或被抓。

短短数日之内,她便从“第一富”变成了“第一负”、从社会名流变成了舆论罪人。

正应验了马云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都会死在明天晚上。”

究竟是什么样的决定让周晓光走上了绝路?她做了哪些错误的决策和操作?又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和挫折的?

草根发家

周晓光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从草根到富豪的励志传奇。

她于1962年出生在浙江,家乡是诸暨一个贫困的山区农村,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五个妹妹,父母也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

周晓光从小就很懂事,帮助父母干农活、照顾弟妹等事情,均是勤勤恳恳、一丝不苟。

她还很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境困难,只读到了初中一年级就不得不辍学。

但即便贫困如此,在她的心里却始终藏着一个小小的梦想,就是能给爱美的妈妈买个金戒指,让妈妈能在村里骄傲一下。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16岁的周晓光决定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寻找生意机会。

7年间,她跑遍大半个中国,走街串巷卖小商品,如刺绣花圈、绣针、刺绣图案等,攒下了2万元存款。

到了1985年,周晓光与同样来自浙江的、做刺绣生意的虞云新相知相识,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夫妻二人在浙江省义乌共同经营起了一家小作坊。

义乌是一个以小商品闻名于世的城市。

周晓光和虞云新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在这里开拓了自己的事业。

仅用了短短5年,夫妻二人竟然就将摊位流水做到了百万级别。

1995年,周晓光夫妇先后投资700万元建厂,创立了新光饰品集团,开创了义乌饰品生产先河。

他们抓住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机遇,并不断创新设计、提高质量、拓展渠道、树立形象。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参与义乌小商品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为推动义乌模式的转型升级做出了贡献。

2000年,周晓光携带自己亲自设计的精美饰品赴“香港珠宝展”展出,一战成名。

次年,新光饰品强势进入美国高端市场,周晓光也因此获得了“饰品女王”的称号。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光饰品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流行饰品生产基地。

它拥有超过10万种产品,覆盖了耳环、项链、手链、戒指、胸针、发饰等各类饰品。

拥有超过3000家专卖店,遍布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还与国际知名品牌施华洛世奇、宝仕奥莎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周晓光凭借着自己在饰品行业的卓越表现和领导力,在商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她被誉为“中国饰品女皇”,“中国经营大师”,“中国优秀女企业家”,“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等等。

还曾多次被评为胡润百富榜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周晓光的成功并非偶然。

她从小就有着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创造力。

她曾回忆说,小时候家里穷得连玩具都没有,她就用废旧的布料、纸片、铁丝等材料自己做玩具。

而且她还喜欢画画,喜欢用炭笔在墙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这也为她在饰品的设计上的奇思妙想奠定了基础。

周晓光也有着不服输的性格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她曾说:“我从小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人。”

在外面跑码头时,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和危险,但她从不退缩。

并说:“我觉得只要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不仅如此,她对自己的事业也是极其热爱的。

“我从小就喜欢美丽的东西。我觉得饰品是一种艺术品,它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个性和审美。”

她经常关注国内外的流行趋势和消费需求,不断推出新款式、新材质、新工艺的饰品。

还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和研发中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

在饰品业取得巨大成功后,周晓光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开始了多元化经营的尝试。

2004年,周晓光夫妻二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正式跨界房地产行业。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周晓光也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人脉资源。

她相信自己能够复制饰品业的成功,在房地产行业也能一展拳脚。

然而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确实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大起大落

周晓光的饰品生意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她却不满足于此,并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房地产行业。

她认为,房地产是一个永不落幕的黄金市场,只要有资金和眼光,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她在2004年进军浙江东阳和义乌两地的楼市。

但是,已然站在商界顶端的周晓光并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开发商,她想要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帝国。

她与多家资本巨头联合成立了“浙江富越控股”,并收购了“上海美丽华集团”。

将汇丰纸业、张小泉等知名品牌以及上海核心地段的多个店铺资源揽入怀中。

不仅如此。

她还涉足生态农业、度假酒店、物业、装饰材料等领域,试图打造一个涵盖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平台。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的计划,周晓光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她开始频繁地发行债券和贷款,从2011年到2017年,她共发行了12只债券,总额达到了300亿元。

而且,她还想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多次尝试将旗下的房地产业务上市。

2016年,周晓光终于如愿以偿,通过借壳上市公司新光圆成,成功将新光房地产和新光建材城注入上市公司。

这一举动让新光圆成的市值一度达到了111.86亿元,而周晓光夫妇也以300亿元身价登上了《胡润富豪排行榜》,位列第53名。

然而,在这个看似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为了让上市公司接受新光房地产和新光建材城的注入,周晓光不惜签下了一份高额的对赌协议:承诺在三年内实现40亿元的净利润。

这个数字相当于2016年新光圆成净利润的2.6倍。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周晓光在2016年初对着新光集团的高管们说道,“上市后,我们将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可以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这个业绩承诺太高了,我们能不能完成?”有人提出了疑问。

“没问题,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创新经营,一定能够实现!”周晓光信心满满地回答,“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房地产!”

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承诺,在当时看来也许还有一线可能性。

毕竟,房地产市场还在高速发展,而新光也拥有义乌世贸中心、东阳新光天地等众多优质项目。

然而,这些项目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新光集团的主营业务饰品行业却遭遇了市场低迷和竞争加剧。

周晓光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质押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新光集团的负债率不断攀升,资金链越来越紧张。

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风雨飘摇地持续到了2018年。

那一年,楼市调控政策收紧,新光集团在投入巨资建设项目后,却难以回笼资金,资金链出现断裂。

2018年9月,新光集团两笔共30亿元的债务违约,引爆了其债务危机。

此后,新光集团陷入了债务漩涡,无力偿还各方债权人的债务。

多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对其发起诉讼和申请破产重整。

新光圆成也因为巨额亏损和审计问题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曾经那个风光无限的“女首富”周晓光也彻底从各大富豪榜上消失了。

一夜之间,这位女强人就变成了“老赖”,她被出具了45个限消令,并72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超过180亿元。

她名下的多套豪宅和豪车被轮番拍卖变卖。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对她及其家人发出“悬赏追债”。

用7年时间从摊位流水百万到建厂流水亿万;用15年时间从自主设计生产到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用25年时间从草根创业者到登上富豪榜。

然而,在房地产行业中,她却用了不到3年时间败掉了300亿身家,“首富”变成“老赖”。

跌落谷底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周晓光一败涂地,曾经辉煌的商业帝国也已经灰飞烟灭。

此时的她面临的困境和压力,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惨不忍睹。

首先是债券违约。

新光集团从2011年开始,先后发行了15只债券,总额达到了300亿元。

这些债券大部分用于偿还短期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而不是用于投资项目或提升盈利能力。

截至2019年9月,新光集团累计发行的15只债券中,有12只实质性违约,债权人的实际申报总金额为539亿元。

其次是股票暴跌。

新光集团在2016年借壳上市成功,这一举动让新光圆成的市值一度达到了111.86亿元。

然而,在债务危机爆发后,新光圆成的股票开始高台跳水,股价从15元跌至1.5元。

新光圆成也因为巨额亏损和审计问题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再次是资产冻结。

为了应对债务危机,周晓光不得不出售或抵押自己的资产。

然而,这些资产很快就被各方债权人申请冻结或查封,她名下的多套豪宅和豪车被轮番拍卖变卖。

最后是公司破产。

由于无力偿还各方债权人的债务,多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对新光集团及其子公司发起诉讼和申请破产重整。

2019年3月,新光集团及其下属3家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2020年8月,新光集团旗下子公司义乌博程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除了经济上的困境和压力,周晓光还面临着法律上的风险和处罚。

2020年1月,她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被立案调查,并被取保候审。

同年4月,她因违规担保、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等问题被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周晓光在面对这些困境和压力时,也并非没有尝试过挽救局面。

她曾试图通过出售资产、寻求合作伙伴、申请破产重整等方式来缓解危机。

然而,这些尝试都无济于事,甚至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最终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打造的商业帝国土崩瓦解。

结语:

周晓光曾经是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女主角的原型,从一根银绣花针到身家800亿,被誉为“中国最励志的女企业家”。

她的人生就像一部励志剧,也像一部悲剧。

从一个山村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商界巨擘,又从一个商界巨擘,跌落为一个债台高筑的“老赖”。

她的故事有着太多曲折和波澜,也有着太多教训和启示。

周晓光的成功,是靠她的勤奋和智慧。

她敢于创新和突破,敢于冒险和投资,敢于扩张和多元化。

她抓住了饰品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机遇,利用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周晓光的失败,是因为她的贪婪和冒险。

她不知道适可而止和量力而行,不知道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不知道诚信和责任的重要。

她忽视了房地产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变化,滥用了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手段,损害了自己的信用评级。

周晓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或许是:成功不易,守成更难;贪多嚼不烂;合规经营才能长久。

她曾是我们的榜样,而现在,她也是我们的警示。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们将持续更新,点个“关注”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分享,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浙江   新光   义乌   饰品   首富   债券   债务   中国   悲惨   房地产行业   资金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