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落色的“石磨蓝”

“石磨蓝”是我青春期时拥有的一套时尚牛仔服。它蓝得发白,穿上它,宛若把整片白云飘浮的蓝天一“揽”无余地披在身上,自由自在的心空无限晴好。

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二姐收到了益阳师范舞蹈专业的面试通知。父亲奖励她一套当时最流行的石磨蓝牛仔服,说城里的年轻人都时兴穿这个“劳动布”。二姐高兴得在堂屋中间跳起了迪斯科:“没有七彩的灯,没有醉人的酒,我们在月光下跳一曲迪斯科……”最后那句重复的“迪斯科”,一声比一声高调,直到我的耳朵疲乏,直到她的喉咙声嘶,直到月光安抚我盯着她牛仔服的目光,照进我的睡梦,一切才消停归于平静。

县城的舞蹈老师告诉二姐,面试是决定录不录取的关键,不能跳大众化的迪斯科了,得改跳有难度系数的印度舞《丽达之歌》——头动脖子不动,同时身上的每一块细骨头跟着节奏动,尤其那一套服饰搭配要出彩,一上台就要让评委眼前一亮。

服饰是乡村裁缝师傅母亲的本业,这个钱不能让外人赚了,她把那张画报上的印度服饰看了个底朝天,终于看穿了——上身是一块斜披肩布,下身是一块腰围裙布,头上是一块月婆子头巾布。

三块印有凤凰碎花的绸布,裹紧二姐修长身姿,她又在眉心中间点了一粒朱砂痣。房间写字台上的录音机一遍遍倒磁带:“你是我的心,你是我心灵的歌,快来吧……”二姐对着穿衣镜抓紧练习。

趁着四下无人,我偷偷在蚊帐后试穿她脱下的“石磨蓝”。衣服宽大不合身,裤子也长了一截,生性胆怯的我,怕姐姐们笑话我臭美虚荣,慌忙悄悄脱下。录音机里传来“从夜晚到天明,整夜我都在盼着你,曙光升起你在哪里”的歌声,掩盖我的失落,无声无息。

不久,我眼巴巴地望着那套石磨蓝牛仔服随着二姐一起去了益阳师范。

进入高中,我的青春期也到了。我不再顺从母亲的想法去做什么穿什么,只急于摆脱母亲为我做的老样式衣服,开始表现出不满,内心向往着二姐那套摩登的石磨蓝牛仔服。

整个暑假,我跟母亲赌气,躲在爷爷家养鸽子的木阁楼里闷声不响看闲书。奶奶从母亲的责骂声中得知,我是为一套牛仔服生闷气。她细声和气劝我下楼吃饭,并承诺给我买一套。

奶奶指着她那一亩三分地的苎麻,说,大姑所在的麻纺厂正高价收购,趁着日头好,帮奶奶打出来卖掉吧。

我先是拿一根细竹条,扑打掉密集的苎麻叶子,再把麻秆从中间折断,去掉麻秆撕下苎麻皮,将麻皮一把把浸泡在大澡盆里。然后将麻皮铺在打麻机上,手拿麻皮放刀刃,脚踩麻机,一拉一扯一带,跟踩风琴一样,手脚并用合奏出眼前一排排的“麻皮五线谱”。最后将它们晾晒在阳光下的竹篙上,等干枯后送进麻纺厂。

奶奶给我一张立得起来的崭新50元钞票,带我到街上买牛仔服。我第一次花自己赚的钱,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剩下的10元钱,奶奶叫我用来养新衣服的口袋,留下纪念。“石磨蓝”显摆出来的威风神气,令我全然忘记劳累后的手酸腿疼。

那是当时最新款蝙蝠袖的牛仔服,胸前和裤子上有镶边的绕环白筋条,大小长短刚刚合适,母亲也心服口服赞叹那衣服的手艺比她强。我穿着那套牛仔服与同学在校园牵手合影,存下永恒的青春友谊。遗憾的是,还有几张心仪的单人照没留底片,也记不起来送给谁了。谁,也不会像我自己一样珍惜它。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曾在《散文百家》《绿洲》《湖南散文》《小说林》等文学刊物发表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石磨   劳动布   益阳   麻纺   苎麻   迪斯科   印度   青春期   裤子   散文   师范   奶奶   母亲   衣服   牛仔服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