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吃在徐州(二)那啥汤

寻吃在徐州(二)最正宗的饣它(shá)汤

晚上吃了一碗还算不错的胡歌米线,回到宾馆,赶紧洗漱休息,第二天的工作量不小呢,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艺术馆,一天的时间都有些紧张。可惜人家就是雷打不动的9点开门5点关门,想多看两眼,对不起,不开门,各个博物馆都是如此,有点遗憾。

废话少说,精神食粮要常吃,人是铁饭是钢,物质食粮更是少不了。早晨,我按照当地人的建议,准备用腾讯地图按图索骥去马市街饣它(shá)汤,据说是在解放路路边。导了一下,还不到一公里,可以走过去,但,让人尴尬的是,一出门,走到大街上,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正好有个当地人从此路过,赶紧问解放路往哪个方向走,那人愣了一下,然后说有点远,需要往前然后往右,然后...我有点听晕了,其实只要告诉我一个方向即可,我就能导航了,真是个热心人!

我想当地人应该都知道那个马市街饣它(shá)汤,干脆问他这个地方怎么走算了。结果我一说马市街饣它(shá)汤,这位朋友立刻来了劲头,说你怎么不去陈开武老味饣它(shá)汤呢,我们当地人都认这个牌子,你说的那个马市街饣它(shá)汤是个网红店,我们当地人都更认陈开武饣它(shá)汤。好么,昨天打算的好好地,路线也画好了,又被另一个当地人否定了。

我也是有点犹豫,都是当地人,推荐的却不一样,该听谁的呢?我礼貌的问,您说的这家挺远的吧,我去的这家十几分钟就能到。

“我说的这家更近,拐个弯就到了。你看!”他用手往左前方一指,“前面拐个弯,过去就是。”

“真的吗?”我有点哭笑不得了。人家这么热情,怎么拒绝呢?

要不试试看吧,反正都是当地人推荐,应该都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我就顺着这位热心人的方向走过去,结果,这位哥们也往那个方向过去,还给我介绍:我们当地人都认这家牌子,你说的那个马市街饣它(shá)汤就是个网红店,外地人去得多,我们当地人基本都认这一家。

好吧,看到人家如此认真的推荐自家的品牌,却与自己没有半点利益关系,想必是极好的。

果真,走了不到五分钟,拐个弯就到了,马路下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如果热心人不推荐,走在大马路上,我根本不会注意到它。昨晚的那个老拾烧烤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门牌显赫,看来,当地名吃还是很低调的,好吃的店主要靠口碑,不在乎外在的装潢的。

这哥们推荐并把我带到这家店门口,也没进店跟店主打招呼,继续往前走了,应该不是托。我头脑比较简单,第一印象也把陌生的路人都想的很好,曾经有人说你这样会吃亏的,但我好像运气还比较不错,基本问路的人都是正常的好人,也许咱面相善良真诚,就是坏人,也都不会对我起歹意吧,呵呵,先自嘲一下。其实,问路也有门道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问的,五官端正看着就像正人君子心无旁骛正在赶路的,头发花白慈祥老人的,恩爱快乐小情侣的,一家三口带孩子逛马路的,基本没问题。当然,如果真有坏人,咱也会有防备的。简单又不是傻,虽说也不精明。

进店后,没有顾客,只我一人,当时确实有点早,看了下我拍照片的时间,5点45,老板倒是已经忙开了,问我吃什么,我看了下贴在墙上的品种价目单,第一就是饣它(shá)汤,吃什么呢,各种馅的煎包蒸饺,问了是否有茴香馅的,没有,有荠菜鸡蛋蒸饺,那就这个吧,一两四个,我应该够了吧。估计老板看我这虎背熊腰状,担心我吃不饱,又给我推荐他们的新品水晶玉米猪肉蒸饺一两,这个一两是6个,好吧,就这些了,然后我又点了一碗黑豆豆浆,可以倒进杯子里渴了做饮料。

选了个对着门的座位坐下,很快,三三两两的,陆续来了很多顾客,一会就排上长队了。跟我不同的是,他们穿着随意,很多都是穿着居家服就过来的,而且,还有个共同点,基本都带着一个盛饣它(shá)汤的工具,或者是圆柱形的保温桶,或者是方方正正的塑料桶,把饣它(shá)汤带回家,一家人当早餐,看来这真是当地人认可的牌子啊。

人有点多,老板一直忙着给他们盛饣它(shá)汤,走了一个又一个保温杯,还没有给我端上来,又等了几分钟, 我也不知道是需要我自己去端,还是他们给我送过来,可是看这架势,应该不会给我送,于是我问我的饣它(shá)汤好了么,老板立刻说马上好,然后问我加鸡蛋否,我不太喜欢吃鸡蛋,立刻说不加,很快,我的饣它(shá)汤就放在了窗台上,让我过去取。又过了一会,又让我去取二两蒸饺一碗豆浆,这下都齐了,可以开吃了。

看着这碗黑黢黢的看起来没啥美感的饣它(shá)汤,我有点疑惑,这个饣它(shá)汤到底出名在哪里?用筷子挑了一下, 非常的稀薄,好像没啥东西,有点失望。我嘟哝了一下:这么稀啊!排队的一位大姐赶紧给我解释:这饣它(shá)汤就是稀,好喝着呢!好像这是他们家自己的,我也不好说啥了,赶紧喝吧。

我的口味比较淡,饣它(shá)汤有点烫嘴,喝了一小口,感觉味道还可以,很细腻的汤汁,有几根细细的鸡丝,证明它确实是鸡汤熬制而成,还有麦仁中药,确实是营养丰富,就是稍微有点咸,也许当地口味重,也许是我口味淡,不好说。

荠菜荠菜鸡蛋蒸饺一般,可能是荠菜有点老了吧,水晶玉米猪肉蒸饺还不错,玉米类很香甜,猪肉也不少,饺子皮也是晶莹剔透的感觉,比荠菜鸡蛋的好吃不少,豆浆也是现磨,味道非常纯正,豆香味很浓,抿了一小口,满意的倒进水杯里,准备路上再喝。

虽说排队的人很多,大多是买回家吃的,我正吃着呢,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坐在我对面,要了一两4个猪肉煎包,一碗饣它(shá)汤,准备开吃。我盘里一两4个荠菜鸡蛋蒸饺,一两6个水晶玉米猪肉蒸饺,一共10个蒸饺,一碗饣它(shá)汤,还有一碗豆浆,跟这位身材高大却只吃一两煎饺的大汉来比,好不尴尬!

又一想,咱就是个路过的游客,谁认识谁啊,各吃各的,各走各路,尴尬啥呀。

想到这,我就安心吃我的蒸饺喝我的饣它(shá)汤,谁想,这位大汉也是个好奇猫,看我桌上的背包,问我外地来旅游的?我也不否认,对。然后这人底气足了,我说你吃的不正宗呢,饣它(shá)汤要配鸡蛋才好喝,配猪肉煎包才搭配。为啥呢?我这好奇猫的好奇劲儿也上来了,问了下他对饣它(shá)汤的看法。

“这饣它(shá)汤有点咸,你们当地人口味有点重么?”

“可不是!”这大汉赶紧解释,你这饣它(shá)汤里加了点盐,本来是为了打鸡蛋用的,你要是加了鸡蛋就不咸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老板问我是否加鸡蛋呢,其实既然我是游客,你就把加鸡蛋的饣它(shá)汤给我就好了,干嘛还要问我加不加鸡蛋呢,我本来就是要吃最正宗的饣它(shá)汤的,有点埋怨老板,赶紧端着喝了一小圈的饣它(shá)汤给老板,让他给我加个鸡蛋,谁知老板一口拒绝,说加不了了,问啥加不了?我有点奇怪,又是排队的大哥大姐们给我解释:“这饣它(shá)汤要刚开锅打鸡蛋才行,你这饣它(shá)汤都凉了,打不了鸡蛋了。”

又一个原来如此!

端回我的加不了鸡蛋的饣它(shá)汤,虽说有点遗憾,也喝不了两碗了,就这样吧。坐我对面的大汉却有些替我遗憾:你这吃的一点都不正宗。

有意思,那啥叫正宗啊?

你看我,他指着自己点的猪肉煎包和打了鸡蛋的饣它(shá)汤,详细的给我解释:这饣它(shá)汤必须打了鸡蛋才好喝,也不咸了,煎包油水大,喝点饣它(shá)汤,正好去油,你说这是不是最正宗的吃法?

对,确实如此!我糟蹋了当地人喜欢的饣它(shá)汤的正确吃法,让他们觉得我暴殄天物了,对我提出的批评,我虚心接受!下次再喝饣它(shá)汤,一定用最正宗的喝法,打个鸡蛋,再配上香而不腻的猪肉煎包,绝配!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徐州朋友尽心尽力的详细的给外地游客介绍吃什么怎么个吃法,明明是老板该解释的问题,他们人人都当主人翁,极尽地主之谊,希望游客满意,好有城市责任感的样子!就像淄博人民集体维护淄博形象一样,真是心往一处使,劲儿往一处用。

接连两顿都是陌生的徐州路人朋友给我推荐的当地美食,而且都确实不错,这种真诚实在的待客之道,非常让人感动,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徐州   马市   蒸饺   荠菜   当地人   大汉   豆浆   猪肉   鸡蛋   老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