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需要“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是指对于发育偏离正常或者是可能偏离正常的婴幼儿,根据发育规律进行有组织有目的、丰富环境的综合性康复治疗,通过早期的家庭干预与医疗干预改善宝宝的运动、语言、社会行为等,促进宝宝神经生长发育,使宝宝健康成长。那么哪些宝宝需要早期干预?宝宝早期干预具体该如何做?唐都医院儿科康复治疗师为广大新手爸妈支招。

“需要进行早期干预的宝宝具体包括6种类型,包括经儿保医护评估诊断有明显发育落后的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落后);身体因素造成的可能有落后危险的婴幼儿(即高危儿,如早产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羊水污染等);环境因素造成的可能有落后危险的婴幼儿(缺乏关爱照顾、情感剥夺等);肌力和肌张力异常,有异常姿势的宝宝(四肢松软、不能站立、肌张力逐渐增高、被动活动时四肢僵硬困难,头背伸、弓背坐、尖足、足内/外翻等);喂养困难、吸吮困难、易激惹、睡眠质量差的宝宝;已确诊的各种类型的脑瘫、中枢性协调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唐都医院儿科康复治疗师刘思雨介绍。

之所以强调“早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命的早期,二是症状出现的早期。专家表示,宝宝出生后前两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而未成熟大脑有巨大的可塑性,可塑性表现为可变性和代偿性。可变性是指某些细胞特殊功能可以改变,代偿性是一些细胞能替代邻近受损神经细胞功能,但这必须是在早期,过了一定关键期,缺陷将永久存在。因此对宝宝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部分已损伤的脑功能恢复,减少神经发育落后的风险,促进发育,避免或减轻继发性残损的发生。干预开始的年龄对于干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那么宝宝早期干预都有哪些方面?

1.大运动

大运动发展是人类各项活动的发展基础,人从一出生就存在一些本能动作,如:吮吸、吞咽、抓握等,这些无条件反射动作,以后逐步发展为有目的随意动作,如头部转动、目光追视、抓握、翻身、爬、坐、立、行等等,这些动作发展是宝宝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可能,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精细运动

精细运动指小肌肉运动的能力,包括手的灵活性、稳定性、协调性和力量。精细运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孩子6岁之前,需要孩子的注意力、感知觉等多方面配合,是一种协调性的动作,例如视觉系统:我们日程生活中经常说到“手眼协调”,追踪、固定、敏锐,视觉系统帮助孩子对空间准确定位,正确抓握、摆放、拿捏物品。

3.言语认知

言语指面部表情、发音、理解、说话表达,认知包括感知(视、听、触、嗅、味觉)注意、记忆、思维,即摆弄物体、手眼协调、使用简单工具、解决简单问题等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婴幼儿时期是语言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尽早培养出孩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水平,对宝宝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有深远意义。

4.社会行为

具体指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包括自己会吃、喝、穿衣/脱衣、戴帽/摘帽、穿鞋/脱鞋、自己知道大小便等。通过日常生活能力引导,宝宝自我意识发展、亲子玩伴关系建立等。

提醒广大家长应遵循医生的要求,按时体检、定期随访,如发现异常,及时干预,有效防治。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江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可变性   手眼   宝宝   目的   婴幼儿   认知   落后   动作   能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