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临终吐露,当年被蒋扣押,背后救他一命的其实不是宋美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90年,张学良终于被国民党释放。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并不允许张学良回大陆,于是思考再三,张学良决定去美国。他去美国的原因,一方面是想在美国养老,另一方面,他想去见一个人。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上午,张学良拒绝了他人的搀扶,自己慢慢踱到一个墓碑前,他用手抚掉墓碑上的灰尘,久久沉默。

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她让我一定要跟你说,她一直在等你,生未共枕,死后同穴。”

张学良听了这句话后,泪如雨下,他说:“我来晚了,我来的太晚了。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那天,张学良在这个墓碑前坐了很久,在起身离开的时候,因为腿部缺血,他趔趄了一下。周围人抓紧扶住张学良,张学良走前,又深深地看了一眼墓碑,说:“他们都以为当年保住我性命的是宋美龄,但是,救我一命的是她,我愧对她太多了。”

躺在这个墓碑下的是谁?张学良为何对她有这样深的愧意呢?她当年又是怎样保住了张学良的命?

凤命、凤至,却所托非人

这个女人是张学良的结发妻子于凤至

凤至凤至,于凤至是天生的凤命。在于凤至还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于文斗就找人算过命,于凤至是天生贵命,有惊无险、凤凰涅槃。

但是这样的命格,却因为嫁错了人而一生凄苦。

于凤至是张学良的妻子,两个人的婚事,是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一手操办的。

于文斗是张作霖的结义大哥,很是投缘,张作霖经常去于家作客。小时候的于凤至可爱聪颖,长大后的于凤至则温婉可人,张作霖对于于凤至很是喜爱,甚至还动了与之联姻的心思。

张作霖从来没有想过张学良会拒绝,一方面他觉得张学良是自己的儿子,自己说什么张学良就该听什么,另一方面就是于凤至实在好看,张作霖可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好看的姑娘自然能进他的眼。

于凤之美不美?她确实美,她有一种古色古香的美,跟宋家三女比起来,丝毫不落下风,就算是爱新觉罗·溥杰,也对她赞不绝口,说她像是一朵雨过天晴后绽放的莲。

与张学良这样的出身相比,于凤至的出身也不差。张学良是东北贵公子,于凤至却是巨贾于文斗之女,二人门当户对。且于凤至还深受宋美龄母亲的喜爱,她的身份地位不亚于“宋氏三姐妹”。

而且张作霖很是了解自己的老朋友于文斗,于家家教好、身世清白,于凤至漂亮的同时还有智慧,张作霖觉得这是顶好的婚姻了,那个臭小子有什么理由能拒绝?

但张作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花花公子,作为他的老朋友于文斗就更知道了。于文斗并不想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受委屈,对于于家的顾虑,张作霖再三表示,如果张学良娶了于凤至,自己绝对不会同意张学良娶二房。

有了张作霖的保证,于文斗的心放下了大半。于是两人决定让这两个孩子见一面,看看合不合眼缘。

张学良自诩新时代的年轻人,不愿意遵循老一套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父亲的要求,他不情不愿地就去见了于凤至。

张学良一直知道父亲老朋友有个女儿,小时候见过几次,就再也没见过了。张学良从来不知道对方竟然是这样的好气质,好面容。除去长得好以外,于凤至还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死板、墨守成规的贵家小姐。

而于凤至见到张学良也是颇为惊喜,张学良能被成为贵公子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张作霖,张学良本身条件也是很好的。性格开朗幽默、身姿挺拔、仪表堂堂。

两个孩子都满意,婚礼自然也就正式举行了,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张学良叫她“大姐”,是因为她的年龄,比他大了三年。

于凤至将家中的一切,都打理得很好,加上她天生的细心,让一家人都很满意。

不过,于凤至也意识到,张学良并没有把她当成自己的爱人,而是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只有敬重、相敬如宾,没有爱。

张学良结婚后,也没有改掉用情不专的毛病,但是于凤至从来没有因这件事跟张学良吵过。张学良曾经对着于凤至问道:“你都不会生气吗?”

于凤至摇摇头:“我大你三年,我是你的姐姐,我愿意宠着你。”于凤至总觉得张学良比自己小,还是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

于凤至喜欢张学良,张学良也被于凤至的付出所打动,两个人之间虽然没有太多的爱情,不过出于对于凤至的敬重和承诺,张学良从来不会让其他女子影响到自己的家庭。

当于凤至生到四胎时,突然失血过多,奄奄一息,家人都觉得她可能挺不过这一关了,便提议将于凤至的外甥女许配给张学良,亲上加亲还能照顾她们的孩子。

但张学良却不乐意了:“如果我再找一个,岂不是逼着她去送死?我只要她。”后来,于凤至死里逃生,奇迹般的痊愈了,或许真的应了算命先生的话“有惊无险,凤凰涅槃”。对于张学良的话,她深深地刻到了心里。


真爱出现,一见钟情

虽然两个人一路走来,没有什么争吵,过得也是和和睦睦、相亲相爱,但是于凤至知道,张学良从来没有爱过自己。

1927年,有一次天津的蔡家举办寿宴,宴请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赵四小姐也跟着姐姐去了蔡家的寿宴大厅。

那天夜里,张学良来到了天津,以他的身份自然也被邀请参加了舞会。就是在这个舞会上,二人一见倾心。

两个人在舞会上尽情的跳舞,张学良被赵一荻给迷住了,被这个翩翩起舞的女人给迷住了,从此二人就保持着联系,但是赵一荻也是贵门之女,家教不允许她对有妇之夫做出逾矩的事情,她有意跟张学良保持距离。

第二年六月份,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从北京前往奉天的列车,被日本人给炸了,张学良赶回奉天参加葬礼。

临走时,张学良向赵一荻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赵一荻看着眼前这个失去了父亲的少年,微红的眼睛中满是无助和慌张,赵一荻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矜持,以一个轻柔的香吻,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但赵一荻的父亲是当时的交通部长,一门显贵怎会允许女儿做出这样丧德败行的丑事。他们逼迫赵一荻与这个有妇之夫断了联系,甚至将赵一荻锁在家中不允许外出。

但赵一荻当时整个人已经被张学良迷住了,她设法从家里逃出以后就去找张学良过起了同居的生活。

赵家知道了这件事,愤怒异常,直接登报断绝了父女关系,并在家祠族谱中直接去掉了赵一荻的名字。

于凤至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张作霖当时刚去世不久,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此时张学良闹出来这种私德不休之事肯定会让人抓住把柄,于是于凤至安排赵一荻做了张学良的秘书。

她当时分身乏术,一方面张作霖去世,东北军权这个大饼谁都想啃一口,她要帮助张学良稳住并顺利交接兵权。另一方面,在自身感情方面,于凤至知道张学良此次是动了真感情了,她担心当年的承诺化为了泡影。

张学良也始终都记得结婚的时候对于凤至做出的承诺,他没有给赵一荻名分,也没有打算让赵一荻取代于凤至。

1930年,没有名分的赵一荻生了她和张学良的孩子——张闾琳


西安事变,于凤至成为家中顶梁柱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于凤至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感觉如坠深渊。她知道张学良少年心性,但是从来不知道张学良竟是这样的大胆,但是同时于凤至也知道张学良这是为了国家,为了抗日。

但他绑了蒋介石这件事毕竟是掩盖不住的,于凤至知道这件事结束后,张学良会面对怎样的境况,最坏的结果就是被杀。

当时于凤至还在英国带着子女读书,她匆匆个孩子办理了停学手续,带着孩子回国了。

回国后她没有闲着,她知道了蒋介石没有被杀的消息,她知道以蒋介石的心性,张学良难逃一死。

于是她先找到了当年张作霖的老部下,说了张学良此次绑蒋介石的目的,就是为了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他是想为父亲报仇,是想为了整个民族。

在蒋介石方面,她找到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她知道宋美龄与丈夫张学良有些交情,她求宋美龄能保住张学良的性命。于凤至提到了她与宋美龄的手帕之情,想以自己的面子求宋美龄救救张学良,宋美龄也只是说尽量。

最后,于凤至回到了张学良的住所,翻箱倒柜找到了当时蒋介石秘密传给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的电报,她紧紧地攥在手里,她知道当下,这就是能拿捏蒋介石的筹码。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准备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件事其实也触动了宋美龄,宋美龄知道,如果张学良想为了自己活命,肯定不会亲自送蒋介石。当时西安事变,各方蠢蠢欲动,准备趁机刺杀蒋介石。

张学良此举就是在说明,他要保护蒋介石,他的目的只是想让蒋介石答应抗日。

但张学良回去后,就被蒋介石抓了。

于凤至紧急赶到了南京,她为保张学良的三项准备此时就派上了用场,蒋介石当时果然想杀张学良。

外有东北张作霖的老部下给蒋介石施压,内有宋美龄的劝告,再加上于凤至手中的电报,于凤至跟蒋介石说,如果张学良活着,当年日本侵华时的“不抵抗”的锅张学良可以背,但如果张学良没了,这封电报会立即登报。

在这三方面的压力下,蒋介石没办法要了张学良的命,只能对张学良进行监押。

张学良的命保住了。

被关押的那段日子,于凤至自请去监狱陪伴张学良。从贵公子沦为阶下囚,张学良的心态可想而知,那段最煎熬、最漫长的时间,都是于凤至在旁安慰开导。

但连年的担忧、操劳再加上艰苦的牢狱生活,让于凤至本就不好的身体雪上加霜,1940年,于凤至换上了乳腺癌。

在身体剧烈疼痛的时候,于凤至想过,不然就这么走了吧。但是张学良却跟于凤至说:“你去美国治病吧,美国那边能治这个病,你别陪我烂在这里了。”

艰难生活两个人互相扶持鼓励,最终于凤至决定去美国治病。在临行前,她给赵一荻写信,希望她能来照顾张学良。

其实当时张学良被蒋介石关押已经世人皆知,其生活的困苦也可想而知。

赵一荻在外面带着儿子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当时赵一荻的儿子也才10岁,赵一荻要是借口想照顾儿子而不去照顾张学良谁也不会说什么。

但赵一荻知道自己有机会去照顾张学良后,就抓紧将儿子托付给好友,打点好一切之后,带着换洗衣物就奔赴了张学良的监狱。

那个监狱阴暗潮湿,赵一荻的生活似乎是在一瞬从天堂堕入地狱。但赵一荻没有抱怨,说这一切都是她自愿的。

张学良何等有幸,一辈子能遇到这两个女性。

于凤至在美国接受治疗,在最危急的时候,也只有她一个人。做完手术的她自己躺在异国冰冷冷的病床上,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远在故乡的张学良和赵一荻。

在身体痊愈后,于凤至就收到了张学良的解除婚约的信件。其实当时张学良不解除婚约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但当时台湾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再加上张学良信奉了耶稣教,他只能在于凤至和赵一荻之间做个选择。

最终张学良选择了赵一荻,于凤至知道这件事后,虽然悲痛万分,是也对这对情侣表示了祝贺。她知道赵一荻陪着张学良吃了多少苦,赵一荻也从来没有闹到自己面前过,甚至对自己一向尊敬,她知道赵一荻是个纯良的人。

于凤至决定放张学良自由,成全他们。

张学良也对此无比难过,他知道于凤至当年为自己付出了太多。直到1990年,张学良被释放的那一刻起,他就迫不及待踏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他还想见于凤至一面。但是于凤至早已去世,没有等到这一面。

张学良在于凤至的坟前痛哭,张学良说这一辈子亏欠于凤至太多,当年被蒋扣押,他知道于凤至在背后做了多少努力,背后救他一命的其实不是宋美龄,而是自己的发妻于凤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西安事变   奉天   当年   电报   美国   临终   墓碑   蒋介石   父亲   儿子   孩子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