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流感强!二阳大规模来袭,多地迎感染高峰,还需不需要防?

网络上关于“二阳”的声音引发关注,有报道称部分城市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所谓“二阳”,就是指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康复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并出现阳性检测结果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新冠疫情将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我们该如何应对和防范呢?

二阳现象的原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本土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是XBB系列,它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个衍生分支。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意味着它更容易感染人群,并且能够突破部分人体内已有的抗体保护。

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尤其是在6个月后,人体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会明显降低。因此,那些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康复的人群,在面对XBB系列变异株时,就有可能出现二次感染的情况。

此外,五一假期期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活动也为新冠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一些密闭、拥挤、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果没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就很容易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二阳现象的影响

虽然二阳现象引起了公众的担忧,但从目前的监测数据和专家评估来看,并不意味着我国将出现规模性或大幅度的新冠疫情回升。一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防控体系和应急机制,能够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和追踪新冠病例,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链。另一方面,我国已经有超过11亿人口接种了新冠疫苗,这为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临床观察来看,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XBB系列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轻症或无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重症和死亡病例很少见。

此外,由于人体内已经形成了免疫记忆,在二次感染时能够迅速识别和清除新冠病毒。因此,二次感染者往往比首次感染者表现出更轻微的症状和更短暂的病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二次感染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专家指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而且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患或高龄老人等脆弱人群来说,二次感染也可能导致重症化或加重原有疾病。

凶狠的新冠病毒

根据世卫组织的信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说话、唱歌或呼吸时,病毒会以液体微粒形式从其口或鼻传出。

这些微粒从较大的液滴到较小的气溶胶不等。 这些微粒可能会被吸入或落在附近人的口、鼻或眼中。 如果触摸带有病毒的表面,然后触碰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病毒也可能传播。 但是风险较低。


新冠病毒的体积约在0.1μm (微米)左右,但是病毒理论上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与分泌物、飞沫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体积约5μm (微米)的混合体。 新冠病毒属于冠状病毒家族,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突起的刺突蛋白(S蛋白),这些蛋白可以与人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内部。

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可以识别并中和外来的抗原,如病毒、细菌等。 抗体发挥作用的途径分为两类,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非中和性表面抗体与病毒结合,可以介导免疫细胞吞噬、清除病毒。

但新冠病毒非常凶狠,免疫细胞杀死病原体的方式,是将其纳入一个类似细胞垃圾处理器的“胞内体”来处理,新冠病毒可以产生一种抑制剂,拒绝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摄取”,反而会引发炎症导致抵抗战士被烧死,这就是所谓的细胞焦亡。

你不知道的新冠科普

新冠病毒是疫情之前,人类从未发现的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与SARS-CoV和MERS-CoV有一定的遗传关系。 新冠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肺炎、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新冠病毒的传播很厉害,但是只要保证不让病毒入侵体内,那么病毒就拿人没有办法。因此控制传播途径这点很重要,而想要控制传播途径,必备的一点就是戴口罩。

新冠病毒的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疼、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浸润或肺部玻璃样改变。 新冠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包括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新冠病毒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没有特效药物或疫苗。 新冠病毒的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及时就医等。

新冠病毒自首次发现后,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大规模的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新冠肺炎定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其为全球大流行。

新冠病毒的入侵机制

新冠病毒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人体咽喉部,然后进一步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新冠病毒利用自己表面的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从而进入细胞。

新冠病毒在细胞内释放出自己的RNA,利用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和组装,然后分泌出新的病毒颗粒,继续感染其他细胞。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试图清除病毒。免疫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一层纤毛和黏液,能够阻挡和排出部分病毒。人体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能够识别、吞噬、杀伤和清除被感染的细胞和游离的病毒。

人体的免疫细胞还能够释放一些免疫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病毒复制、增强免疫功能和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机体发热。人体的B细胞还能够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断其进入细胞,并增强吞噬作用。

二阳现象的防范

针对二阳现象,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防范建议: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密闭、拥挤、通风不良等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在出现发热、喉咙痛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配合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并按时完成全程接种。特别是对于未全程接种或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群,应尽快预约并完成接种。根据研究 ,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和严重程度,即使在面对XBB系列变异株时,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本文总结

遵守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防控规定和指导,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流调、隔离、消毒等工作。对于来自或去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码申报、居家观察等,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工作,加强与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互助,共同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阳现象是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我们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群防群控、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和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多地迎感染高峰 医护人员纷纷二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抗原   核酸   微粒   抗体   呼吸道   疫情   疫苗   流感   免疫   细胞   人群   表面   现象   人体   病毒   系列   高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