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的连续10天的搜山剿敌战斗经历①

——对越自卫还击战纪实故事之四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分东线、西线作战。西线是云南方向,主要攻打老街,由杨得志任总指挥;东线是广西方向,由许世友任总指挥。东线又分两个方向挺进,即凭祥的友谊关至谅山,龙州的水口关至高平。我们375团参加的是打高平的战斗。但打谅山的战斗最为艰巨艰难和激烈!因为,一过谅山往南就是丘陵和平原,一天功夫就可以打到河内。所以,谅山的守敌是越南名牌部队把守,工事非常坚固。我军经过三天三夜的进攻,终于3月4日拿下谅山(省会),3月5日,我国宣布全线撤军!因为,我们叫“对越自卫还击战”,是对越南的挑衅和侵略的自卫还击,我们不会占领他们的一寸土地,更不会去打它的首都河内,我们达到了惩罚目的,所以即立宣布撤军。

上边说了,我们375团从水口关方向挺进,尽管一开始战场上受挫,但经过休整,尤其南京军区、福州军区的老兵补充以后,与兄弟部队一起,沿3号公路,强占复和县城,挺进广渊,包围高平(省会),节节胜利,比谅山早两天拿下了高平。

3月5日,我国宣传撤军以后,我们125师的步兵分队又接到命令:①插进敌人复和至高平(即越北)山区,搜索剿灭被我军打散藏在山间或山洞的残敌,②搜索寻找敌人的军用物资的隐藏储存地点,③掩护兄弟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和炮兵回撤,防阻敌人追击。我们的行动以营为单位。

3月5日一大早,我看到北面山下的公路上(即越北3号公路),有我们的炮兵一辆一输的解放牌汽车拉着大炮回撤,还看到有东方红拖拉机,可能是当年我国援助他们的,又让我们缴获开了回来。

吃过早饭,连首长作了动员,然后各班准备装备行装。我们班涂志斌(湖南长沙县人)是轻机枪射手,78年入伍,他胖胖的,一米七三左右,农村兵,长的却像北方人,很适合扛机枪。我是副射手,也是78年入伍,南京军区补充,虽是北方人,但人瘦,力气小,虽然一米七五左右,经过几天的行军打仗,精神高度紧张,尽管在宿营地吃的是大米,但北方人吃不惯,我又有胃炎,所以体重大概不到130斤,所以只能当副射手。涂志斌主要负责扛班用轻机枪,左挎一个弹盒,右挎水壶和挎包。我左挎两个弹盒,右挎水壶和挎包,挎包是装有2人的压缩饼干和急救包,胸前挎4枚手榴弹,重量也是不轻。我们八班,班长叫曹学才,湖南沅江人,也是1978年3月入伍,是广州守备师抽调补充到我们一连的,比我早2天。副班叫吴义和,77年的兵,福州军区补充。还有李跃进,湖南湘阴人,79年1月的新兵参战;卢礼添,78年的兵,广东顺德人;黄耀阳,78年的兵,广西百色人;黄德辉,江西宜春人,福州军区补充;陈晒连,76年入伍,江西新建人,福州军区补充;肖新华,76年入伍,江西井冈山人,福州军区补充。还有一个叫彭国辉,因为2月26日攻山头战斗负伤,被送回国内,没能参加这次搜山行动。

以上个人信息都是在近几年才了解到的。我只所以在今天的文章中一一列出来,不仅仅我们兄弟一起参加了2月26日的班占西侧无名高地的战斗,更因为在接下来10天搜山战斗行动中,更加的艰苦、更加的艰难和更加的危险,我们班团结一心,克服困难,互帮互助,互相掩护,是真正的生死兄弟,至死不会忘记!

大概上午9点,我们连整装出发了。在我们一营我们一连打头阵。连续十天的搜山剿敌行动,遇到的困难,遭遇的不测,风雨兼程,后期断粮断水,一言难尽,但作为七八十年代的军人,我们不畏生死,凭坚强的意志,坚定完成任务,这并不是口号,而是当时的思想境界!请大家听我慢慢回忆这真实的战场故事!我水平有限,但尽量详细而又简洁的叙述清楚。(大概一二期叙述完整)

2023年5月17日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南京军区   河内   水口   轻机枪   东线   福州   江西   挎包   军区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