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红星路(6)


▲原苏格兰福音会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做得最好的无疑就是政府机关所在地,比如被列入文保单位的红星路42号、建于1892年的英驻宜领事馆,原单位就是军队所在地;比如云集路21号、 1919年建造的桃花岭欧式建筑,就在原地委大院里;比如云集路29-5号、建于民国的桃花岭饭店欧式建筑,就在桃花岭饭店里;比如红星路13号,建于1919年的欧式建筑,以及建于民国、沿江大道102-5号的欧式建筑,就都在现市政府大院里。

由于巡防的当天是工作日,市政府大院里还是秩序井然的。老师们进入大门后,李明义老师给大家指认了原海关办公楼、也就是曾经的市政府办公室大楼,以及原海关税务司官邸的具体方位;当然原建筑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市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人来人往,迎门的草坪里,高高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老师们沿着邮政巷的那道围墙和红星路那边的旧楼,走到了曾经在红星路上的市政府大门,两棵高大的白玉兰还在,就是没了原来的人来人往。

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以后,在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身符进入内地传教的潮流中,苏格兰福音会选择了宜昌作为其在华建堂传教的唯一城市。据191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百科全书》记载,苏格兰福音会在宜昌开教始于1878年。苏格兰福音会为英国基督教新教宣教会,本部为苏格兰教会海外宣教委员会(Church of Scotland foreign Mission Committee),成立于1843 年前后,属长老宗,是基督新教三大流派之一,本部设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上面是李明义老师整理的资料。现代人根本想不到这个基督教会当年在宜昌有多大的地盘、建有多少房屋、开办过多少学校、医院和教堂。而现在的沿江大道102-5号就是原来的两栋之一。这里解放后一直是机关办公用房,直到被确定为文保单位后,市机关行管局才从里面撤出。可惜的是,在前些年大规模维修中,没能将封闭的外走廊给恢复,但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进入市府大院,巡访的重点自然是那栋红星路13号的英商太古公司的办公楼。这栋楼其实有一主一辅。主楼除了底层作为储存和隔潮之用,还有保存较好的两层主楼。平面基本呈正方形。据资料上介绍,此楼坐东北朝西南,面阔17.5米,进深16米,建筑东西两边各向南凸出2.2米。处于原宜昌市委入口处,基本上被周边高大的松柏、香樟和白玉兰的枝叶绿荫所覆盖。

这里解放后一直是市委办公室所在地,俗称“书记楼”,筹备的“三峡省”撤销以后,宜昌市委从这里迁往白龙岗,后来地市合并,原宜昌地委机关也合并到白龙岗。借着被选入文保单位的东风,这栋楼才进行了一次整体维修,说是“整旧如旧”,其实就是恢复了原貌。这栋楼后来先变成大门在红星路的市招商局,又变成市政府大院里的金融办公室,再变成扶贫办改成的农村促进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怀远   苏格兰   宜昌   地委   新教   解放后   主楼   福音   办公楼   市政府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