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替租金284万的西湖小商亭操心

街谈

西湖美景无人不知,而西湖的小商亭身价不菲,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5月14日,西湖白堤断桥附近一处卖支装水、零食和旅游纪念品的4.5平方米小商亭,租赁权对外拍卖。据报道,白堤上原有商业网点的租约已到期,通过阿里拍卖平台是为了让更多有意向的投资者参与。根据第三方评估,该商亭首年租金起拍价为190万元,经历了68次竞价,首年租金最终成交价为284万元,溢价近50%,折合下来日租金达7780元。

这样的拍卖结果让网友大受震撼,怀疑如此高的租金,商亭能盈利吗?而实际上,旅游景点或重大商业活动热门摊位拍出天价,并不罕见。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2018年高峰时“标王”曾拍出71.8万元高价,对应的营业时间仅3天。今年2月河南周口市淮阳区2023年太昊陵朝祖会的摊位拍卖会上,一个11平方米、使用期只有33天的“黄金摊位”,拍出41万元高价。据摊主反映,半月就能回本。卖啥能卖那么多钱?淮阳当地特产压缩馍,一元一个,最高峰每天能卖七八万个。天价摊位回本,全靠“跑量”。今年五一黄金周,杭州5天接待外地游客630多万人,以西湖的名声和“引流”能力,回本应该不是问题。

竞拍结果价高者得,公平竞争反映市场规律,后疫情时代旅业复苏,以不菲价格拍下白堤商亭,商家掏的是真金白银,精打细算,不会做亏本生意。当然,做生意自然有风险,就算亏损也不出奇,商家必有心理准备。什么叫“企业家精神”?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当然,也有部分游客抱怨,西湖边矿泉水卖5块,饮料卖10块,比一般价格贵了不少。但大部分有出行经验的人,好像默认了景区价格就是比其他地方贵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游客会退一步——如果接受不了,那么自己带水也是一种选择。

对于“景区的东西就是贵”这件事,我的想法是这样,最基本的一条,是价格离价值(成本)不能太远。比如泰山山顶卖矿泉水,考虑到运输成本高,贵点我能接受。假如是道路条件良好的景区,或者本来就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市内景点,坐地起价我认为就有问题。原因不外乎,这些景点本来就是公共空间,假如人为设立市场准入门槛,把公共资源变成稀缺资源待价而沽,这就有违平等理念。

当然,旅游景点一味追求扩大供给降低价格可能也有问题。西湖白堤如果五米一店、十米一档,充分竞争,消费价格一定能下来,但显然不利于游客游览,毕竟游客来西湖并不是为了喝便宜的支装水、吃便宜的烤肠。在这个意义上,以高价格设置“门槛”,一来公平起见,二来也是为了避免景区过度商业化。另一种思路是在景点设置公益性质的市民驿站,平价出售商品,提供公共服务,相当于把财政补贴给游客。关键是如何在由买断造成的“垄断”与放开造成的过度“商业化”之间取得平衡。我的建议是,能否在白堤商亭旁引入自动贩卖机,形成一定的“竞争”?这是不是比“独家生意”更能提升游客体验,让西湖增色? 吕德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商亭   西湖   淮阳   标王   租金   景点   景区   摊位   操心   游客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