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都是“战国瓦”,秦长城的西起点原来在这里→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西部的临洮县,古称狄道,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秦长城在甘肃境内蜿蜒折行,以临洮为西起点,东至陇山。

在临洮秦长城遗址周边,两千多年以前的瓦砾残片依然清晰可见,正是它们构筑了“比铁还牢”的秦长城。今天,跟随临洮县文旅局副局长尹文涛一起穿越回大秦。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01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秦长城,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遗址之一。

△秦长城在甘肃境内以临洮为西起点,东至陇山。

战国中后期,秦国西北部与义渠为邻。据考证,公元前279—272年,秦国吞并义渠属地,但北部的其他游牧民族依然是秦国的威胁。于是,秦昭襄王下令从陇西郡治狄道,也就是今天的临洮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时期对长城进行了整修加固。

秦长城在甘肃境内蜿蜒折行,以临洮为西起点,东至陇山,全长400多公里,经过了如今陇南的大部分地区。

自古,临洮就是西北重镇、陇口要冲。文人墨客曾为它写下“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的诗句。相传,**公主进藏也曾取道临洮。

临洮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明显,走向清晰,以临洮县新添镇的望儿咀为起点,全长42公里,保存较好的有14.3公里。秦长城大多都是黄土夯筑而成,沿线的烽燧大部分修筑在山顶上。

△临洮县窑店镇古树湾战国秦长城烽燧

望儿咀西望洮河,北临大碧河(洮河支流)。洮河自南向北流过,在望儿咀转向西北,形成“几”字形。望儿咀视野开阔,可将洮河两岸方圆数十公里风景尽收眼底。

望儿咀旁的皇后沟附近有三座墓冢,其中两座相传是秦始皇长子扶苏及其母之墓,不禁让人联想到望儿咀名称的由来,这里或许曾经是扶苏的母亲远望儿子从戎征战、盼望儿子凯旋的地方。

千百年来,生活在长城周边的老百姓年年岁岁与长城为伴。就如歌曲《望儿咀》中所唱:“古城狄道演绎了多少故事……勤劳的临洮儿女在这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在这里守望。”

02

当地很多“长城名”

遍地都是“战国瓦”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表示,甘肃临洮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为防西戎而修建的,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修建的长城早近半个世纪。长城沿线有很多暴露的瓦砾残片,经专家考证,这里出土的板瓦、筒瓦、尺寸、纹饰都是典型的战国瓦。

董耀会:临洮一带有很多地名都叫长城,比如长城岭、长城巷、长城坡。这一带也有很多长城遗址,有大量战国秦时期的陶片、瓦片等文化遗存,田边地头都是“秦砖汉瓦”,这也反映了当年在这里驻守的人很多。

△临洮县八里铺镇长城岭战国秦长城遗址

很长一段时间里,战国秦长城的西起点被认为是距离临洮一百多公里的甘肃岷县。原临洮师范学校地理教师孙益民经过近二十年的考察和研究后,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佐证秦长城起于临洮的相关文章,他收集的秦砖瓦、骨质箭头、铠甲片等文物也成为佐证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

△孙益民生前收藏的小板瓦、秦筒瓦等文物,2022年由其后人捐赠给临洮县博物馆。

临洮县博物馆的地下库房里摆着许多这样的板瓦和筒瓦,当地也有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不少半米多长的完整板瓦。董耀会认为,这些都代表着当时长城的建筑体量很大。

董耀会:我相信将来有机会做更多的考古发掘的话,就能揭示出更多当时军民在临洮的生产生活状况。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编辑:王娜

责任编辑:牛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长城   临洮   秦国   东至   战国   筒瓦   临洮县   甘肃   遗址   遍地   境内   起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