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联想


“望梅止渴”是三国时的魏国丞相曹操发明的一种止渴方法。这位丞相大人千百次品尝过梅子的滋味儿,所以一望梅子就会条件反射地流口水。在一次率部出征的途中,他手下的士卒焦渴万分,于是,曹操就把“望梅止渴”的方法无偿地贡献出来。可惜,他的士卒许多人还从未吃过一颗梅子,哪里知道梅子的滋味儿,任凭你怎么吆喝“梅!梅!梅!”许多士卒还是因为流不出口水而渴死了。

我不禁联想到如今的大人们特别是年长者们,在对年轻人尤其是小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任凭讲述人声泪俱下、津津乐道讲述过去的苦难和奋斗,以期感化打动年轻人。然而,讲述者费事八卦地讲,听者却如“对牛弹琴”的“牛”,茫茫然无所触动。教育的效果甚微。

我又想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当大人们诉说旧社会人们穷得没有粮食吃,连地瓜都吃不上而不得不去吃野菜时,孩子们则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吃鱼、蛋、肉,为什么不吃面包、喝奶呢?

这种情况与上面说的“望梅止渴”一样,他们没“品尝”过那种滋味儿,是不会相信也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的。

于是,我联想到咱们现在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光靠死死板板、硬邦邦的“忆苦思甜”“传统教育”,人们还是很难“入戏”的,因而使得教育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在这里,我没有诋毁、反对甚而取消“忆苦思甜”这种教育方式方法的,这种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针对现在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摸透他们所思、所想、所好、所追求,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把传统教育内容融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中去,这样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些死死板板填鸭式、漫灌式“忆苦思甜”“传统教育”是与时代、与孩子们的特点格格不入的。

思想工作的出路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改革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实现“望梅止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望梅止渴   魏国   梅子   忆苦思甜   士卒   丞相   死板   滋味   传统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