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上位史-曾遭迫害百年,后凭三大理由神奇翻身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基督教在西方各国普遍流行,部分国家还将其列为国教,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文明入侵和殖民地统治的盛行,基督教借着西方世界在国际次序中的统治地位,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至全球。

但是基督教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在其成立之初的几百年里,罗马帝国一直对基督教实施打压,无数信徒和教父因此丧命,教会只能藏于地下,作为一个地下宗教,偷偷的进行宗教活动。直至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才改变原有立场,大力扶持基督教,甚至将其推至国教的位置,此时,基督教开始逐步成为欧洲宗教世界的引领者。

罗马帝国发生大转变的原因,云石君已在之前的《基督教是怎样实现屌丝逆袭的?》中详解,此处不加阐述。虽然罗马帝国大力扶持基督教上位,但这种政教合作模式,也有其利弊。一方面可以让基督教借着罗马帝国的势力加以推广普及,另一方面基督教势必遭到反罗马势力的抵制。

​基督教作为国教流行与罗马在公元4世纪,此时的罗马帝国已进入统治晚期,内忧外患,一百多年以后,罗马帝国终无法抵挡一波接一波的蛮族入侵,随着西方历史上最辉煌的帝国瓦解,欧洲世界开始进入到黑暗的中世纪。

按常理推断,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应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但事实却是:基督教不仅没有随罗马灭亡,反而迅速获得了各蛮族新国的青睐。

究其原因,虽然蛮族军事上歼灭了罗马,政治上统治了原罗马居民,但在文化方面,罗马相对于刚刚开化的各蛮族,文明程度较高,因此要从思想上完全让人民信服,凝聚人心,且鉴于基督教在罗马旧民心中强大的影响力,选用基督教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

基督教就在古罗马的浴火中获得了重生,可按理来说,基督教的影响范围仅限于原先的罗马帝国版图内,罗马帝国瓦解后,欧洲地区再无能够统一欧洲的帝国,基督教已不可能借由其强大的政治背景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甚至,还有衰减之忧。

第一,罗马帝国早期,其统治区域局限于欧洲南部,因此此地区文明较为开化,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中世纪,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处于原来罗马文明边缘板块外的西欧、东欧、中欧、北欧相继被开发,但此地区较罗马中心较远,因此当年受罗马文明的影响不深,对基督教的认识很有限,对基督教的皈依之心不可预测。

第二,罗马帝国缺少能够压制欧洲边缘板块的核心部分,再加上欧洲地缘板块本就四分五裂,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罗马帝国文明很难辐射至帝国边缘地区。特别是中世纪新开辟出来的新文明板块,他们有自己的名族特性,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自己的政治势力,他们不一定要接受一个“外来宗教”—基督教。甚至,如果继续加强自身文明的发展进程,还会反过来对罗马基督教牧区产生影响。

第三,欧洲政治长期分裂,多方称霸,因此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岁月里,欧洲各国互相征伐 ,国家之间的对立冲突十分严重,这就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甚至当基督教被某一政治势力信奉为国教,敌对一方可能会因此对其排斥,这对基督教在欧洲的大发展必然受到极大的制约。

但是基督教完全没有受这三种忧患的困扰,称霸了整个欧洲。无论是罗马核心区域,还是边缘板块,无论是罗马的势力,还是敌对的势力, 他们统统愿意成为上帝的子民,信奉基督教。

在云石君看来,基督教能成功的原因的有三:

第一,基督教具有先天的优势。随着罗马帝国的衰退,欧洲各国文明发展进入了冰点期,大不列颠甚至出现了文明倒退现象,创建新的宗教体系几乎不可能。紧接着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四分五裂, 毕竟基督教作为罗马国教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得到了欧洲世界的普遍认可,这就为基督教传遍欧洲提供了条件。

毕竟,先天优势只是其中一个条件,不足以确保基督教被欧洲各地广为接受。基督教之所以能覆盖全欧,还有内外两大推动力:

第二,内因:欧洲内部交流与整合需要媒介。

欧洲地缘板块分裂,造成国家众多;欧洲地缘结构撕裂,但程度不高;欧洲各地气候不一,均以农耕为主,自罗马帝国崩塌后,再无强势核心一统欧洲。种种因素导致欧洲在政治上无法获得统一,但在经济层面,需要互相交流和沟通,寻求互相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帝王制能将社会资源整合,创造出自给自足的经济内循环模式。而欧洲实际情况与中国不同,在王国之下,还有数不清的公国、侯国等,且各板块间地缘实力都不分伯仲,在这种政治肢解和地缘牵制的情况下,需要外部互相交流和沟通,寻求互相的发展。

欧洲各国需要通过商品交换,经济交流来维持自身经济增长,增强自身实力,哪怕是在政治攻伐时期,也要保证经济交流的渠道畅通,以创造良好的条件。

各国由于语言不同、民族隔阂、地缘阻断等种种原因,政治上无法为经济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那就只有从人文层面入手,需求一个能让大家都普遍接受的共识,将各个板块联系到一起,宗教的确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同时,基督教还能起到政治调和的作用。欧洲内部冲突十分频繁,可实力又相对均衡,矛盾升级,战争不断,可通过军事手段又无法分出胜负,两败俱伤后就是谈判与妥协,此时,需要一个各方认可的中间者作出裁决。

在这种情况下,基督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既可以及时阻止冲突爆发,在确保大致公平的情况下,又可以及时作为调解人和裁决者,阻止战争升级。长此以往,欧洲内战爆发频率、持续时间都会大大减少。

第三,外因:中世纪的欧洲农耕区面临来自游牧民族的持续性威胁。

欧洲世界采用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可是来自东欧的草原蛮族以及中东的伊斯兰世界带有极强的游牧基因,这些游牧武装经常对农耕民族实施骚扰,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磨灭的负作用。可欧洲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和支离破碎的地缘结构之中,他无法像古代中央集权制的中原王朝一样,整合所有资源应对外敌入侵。

如此,欧洲各板块本来自身实力有限,加上板块间四分五裂的天然屏障,如何抵御东欧草原蛮族和中东穆斯林的侵袭?

​可是,再难也得应对,不能放任游牧武装肆意入侵,随意打劫,此时,基督教可以作为纽带,最大程度的将所有欧洲所有板块联合在一起,在教规的精神引领下,以教会的名义齐心协力抵御外来民族的攻击,倘若没有基督教这个纽带,四分五裂的欧洲很难团结在一起,合力对抗外敌的入侵。

综上所述,基督教在欧洲世界起到了一条纽带的作用,发挥着促进内部交流、调和各国争端,集聚合力抵御外敌等众多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罗马灭亡后,基督教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不段发展壮大,最后成为了整个欧洲文明圈共同尊奉的主体宗教。

然而基督教虽然一统欧洲,但是内部却出现了裂痕。由于各教会、教廷之间某些教义的认识上出现了分歧,导致相互之间矛盾重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基督教分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它们在某些教义上相同,但彼此又不相同,明争暗斗直至现在。

为什么基督教会出现大分裂?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在下一节中,云石君继续为您分析。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03——基督教之第三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到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基督教   东欧   罗马   罗马帝国   地缘   国教   欧洲   上位   板块   宗教   神奇   理由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