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钟并不哑

哑钟并不哑

——《哑钟余响》再现抗日烽火

王业松

在世界423个读书日到来之际,在书香淮安书香满中国的氛围中,我读完了淮安市前人大主任范学恕同志400页的《哑钟余响》。

自称哑钟,而且是余响,这是作者的自谦。其实既不是哑钟,也不是余响,而是“鸿钟吐响”,(宋陆游《行在宁寿观碑》所响之声恰逢其时,让人警醒。

作者赠我《哑钟余响》后,给我发微信说:“这本书我是认真的,热爱文化的人才珍惜文化,当前想读书的人太少了”。我回微信说:人不管官职大小,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有点文化,爱好文化,最好能写点文化。《围城》作者钱钟书说:“如果不读书,走万里路(笔者按:指旅游)也是个邮差”,我还说:“你的作品是学问,必须要用做学问的态度才能读懂,才能有所收获”。

《哑钟余响》内容共3大篇:戏曲文化篇;党史、军史和哲学宗教篇。最让人震撼的是党史、军史篇。此篇收集了《八年全面抗战中的新四军》、《车桥战役今日启示》、《抗日铁流——新四军建军前前后后》、《抗战期间淮安党组织建设》、《周恩来与新四军》、《刘少奇在皖东》、《刘少奇与苏北抗日根据地》等篇幅。读了这些篇章,我思绪万千,虽然合上了书本,但心情难以平静,我被新四军浴血奋,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被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所感动,被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新四军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所付出的艰苦卓越的领导感动。中原突围的战火,淮阴和涟水保卫战硝烟仍历历在目,洗涤着今天人们的心灵。

学史明理,面对无数烈士的热血痛定思痛,稍待平静后,再回放《哑钟余响》的内容,作者让读者明白了如下道理:

一、新四军为什么能够胜利?

作者在书中总结新四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胜利的原因说:“纵观新四军、八路军抗战取得的胜利,是认真执行中共中央正确的战略方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胜利;是创造性的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是依靠人民,发动人民的胜利”。

二、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山河处处有忠魂。在八年全面敌后抗战中,新四军由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浴血奋战中无数英烈血洒沙场,有的还不满18岁,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抗日战争的每个根根据地,都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都是新四军广大指战员,用生命拼出来的。在十分艰苦的岁月中,新四军愈战愈勇,愈战愈强,由建军初期的1.03万余人,6200余支枪,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21万人,地方武装9.7万人,对日伪作战2.46万次,毙伤的伪军29.37万余人,俘日伪军12.42万余人,对顽军自卫反击作战3200余次,毙伤的俘顽军官兵14.3万余人。成了华中地区抗战的中流砥柱。但是新四军也付出了惨痛代价。1944年8月,新四军四师军长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壮烈牺牲。

新四军三师七旅19团2营4连淮阴刘老庄战斗八十二烈士的鲜血都洒在淮安大地上。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军队和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其中军队牺牲380万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伤亡总数五分之二。

三、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艰苦的环境,把新四军锻炼成“铁军”。“铁军”精神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种精神有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和铁的作风。

四、军民鱼水情

作者在《民兵是胜利之本》,一节中介绍了淮安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无私奉献。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述了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观点,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八年抗战中,淮安人民与新四军并肩作战。把自家最后一斗米送去当军粮。车桥战役,人民群众响亮的喊出:“新四军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口号,仅宝应县安丰镇就筹集了五万多斤粮食,上百万斤柴草供应新四军。淮安县组织上千人担架队伍随军行动。

民拥军,军爱民,共度灾荒。1946年春,苏皖边区面临40年未遇的大灾荒,受灾人口达700万以上,其中420万人出现断粮处于死亡线上,灾情最重的是淮海地区。此时,苏皖边区政府在党的领导下成立救灾委员会,充分发挥农民协会作用,号召党政军民机关单位开展节约行动,要求每人每天节约二两粮食,为了响应号召,时任淮安县委书记的邹屏将自己的交通工具仅有的一头骡子卖了2000元捐献给救灾。经过发展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度过灾荒和发展生产双胜利。灾民说,“共产党与民主政府如亲老子一样,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想不到能度过如此严重的灾荒,共产党真的有办法”。

五,学史增志

作者在书中说:“新四军在淮安大地上书写了辉煌的革命历史,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是淮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用新四军的革命精神,“鼓舞和激励大家。发扬革命战争时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在“涟水保卫战对当今的几点启示”一节中写道:“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必须要为现实为用,才能体现价值,不忘历史,也是为了进一步着眼于今天与未来”。

我们要学习抗日烈士的战斗精神。作者在书中引用写道,这种战斗精神就是:“不忘初心,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热爱人民,忠于祖国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暴,勇于担当的英勇气概;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战斗作风;以身报国、临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种战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再现。

十年磨一剑,《哑钟余响》是作者十年心血的凝铸,是作者献给淮安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书香淮安的今天,我希望广大读者认真读一读,听一听书中响起的钟声。只有学史才知我们是从哪里来?只有学史才知我们往何处去,只有学史才能明道理,知进退。阅读永远在路上,阅读永远伴随着人生,阅读在为人生添彩。

最后,撰诗一首与作者呼应:

哑钟不哑响四方,

余响非余正当行。

抗日英雄新四军,

永载史册放光芒。

202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涟水   淮阴   抗日战争   周恩来   淮安   中共中央   灾荒   伪军   铁军   书香   山河   烈士   精神   作者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