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建设“绿美江淮”,“点绿成金”向幸福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更大力度呵护生态环境、守卫民生福祉的坚强信号在江淮进一步传递。

  5月16日上午,2023年省级林长第一次会议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省级总林长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以真招实策推动“绿美江淮”建设。

  这次会议中,有很多新看点。比如,农村重点开展以“四旁”为主的绿化,城市重点采取留白增绿、建“口袋公园”等部署为新征程上江淮各地如何进一步增绿护绿,明晰了奋斗路径;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四廊两屏”建设,对新征程上“环境优”的美好安徽如何更好地起笔,立起了新的奋斗目标。无疑,种好守好“一棵树”,将是安徽未来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重要落子。

  一棵树,牵动着安徽上下的心。善立善破、敢闯敢试的安徽,在全国首创林长制改革。经过6年多接续探索,林长制改革组织体系把根深深扎在江淮,全省不断为绿色做“加法”,森林覆盖率超过30%,生态“家底”更加殷实。林长制改革并示范带动全国推行实践,“聚木成林”的效应得以在更大范围内释放。

  种好一片“试验田”,便能带动形成一方“生态地”,其中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如今,走进江淮大地,不论是为河湖配管家、为森林、田园配“家长”,从河长到湖长,再到林长、田长,全省上下种好“责任田”,培育“责任林”,守好“责任河”,守护生态环境蔚然成风。

  大自然最慷慨,人们对生态越用心,生态就会更加反哺人类。如今的安徽,长江经济带、淮河经济带造福于民的故事越写越精彩,包括环巢湖湿地群在内的一片片湿地群扮靓了城市,更优化了生态。放眼望去,扬子鳄放归自然、野生江豚逐嬉长江、东方白鹳再现巢湖……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在江淮大地徐徐铺陈。安徽生态之变,家园之变,幸福之变,深刻揭示着环境就是民生的真谛。

  首创之地,当有首创之为。新的征程上,守护好生态“家底”,发展好生态事业,持续让绿色成为安徽最动人的色彩,是牵引全省上下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一切发展,都要以守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这也是安徽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凝练出的有益经验,更是安徽从新起点奔向新高地的必由之路。也正因此,省委书记韩俊对全省生态环境建设格外重视,强调坚定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奋力推进安徽林长制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绿美江淮”如何建?无疑,“绿”和“美”是两个关键抓手。既要守绿、护绿,还要增绿、添绿;不仅要铺展绿色,厚植绿意,还要融入意境、文化、特色,应绿尽绿、美美与共。不论是推动留白增绿,还是建好“口袋公园”,推动各层面多植树、多种花,都是“绿美江淮”建设的清晰路径。

  如果说“绿”和“美”更多体现于“形”,那么以绿惠民、以美润心,则是现实可感的幸福感、获得感。“生态惠民”也成为安徽“点绿成金”的关键施策。从全域看江淮,江淮东西南北中各显特色,不论是皖北的木质产品,还是皖东的特色经济林、皖中的苗木花卉、皖西的油茶等林业产业,都是生态环境发展带来的现实“附加值”,皆是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既增绿,又生“金”,把好山好水守护好,持续向“绿”发力的安徽,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江淮   惠民   巢湖   省委书记   福祉   家底   长江   安徽   湿地   生态环境   民生   路径   全省   生态   特色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