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天才”许晨阳,弃美回国6年后再次返美,留下3句话令人深思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 古今通读

编辑 | 古今通读

·<前言>·

2012年,“北大才子”许晨阳,留美几年后毅然归国,然而6年后,他却留下3句话后又决绝返美,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许晨阳为什么归国后又返美,他留下哪三句话,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吗?


·<年轻有为>·

2017年10月29日,一场颁奖典礼仪式正在北京举行,全球众多顶流科学家欢聚一堂庆贺盛会。

彼时,一位其貌不扬、神采奕奕地年轻人走上了领奖台,他就是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许晨阳,他获得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奖项。

许晨阳,四川重庆人,八零后资深数学家,在此之前也是获奖无数,可以说他的人生一直很开挂,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

许晨阳于1981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之家,因受家庭环境熏陶,他从小便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

尤其在数学方面,许晨阳不仅表现出极大兴趣,更是展示了过人的智商,无论老师讲解什么样的数学难题,在他脑中都能轻松消化。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他只是一个只啃课本的书呆子,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

中学时期,许晨阳更是表现出数学方面的天赋异禀,他多次参加全市奥数竞赛,而且每次都会拔得头筹。

模拟场景

1998年,17岁的许晨阳参加了四川奥数集训队,很快,他因成绩突出又入选国家数学集训队,第二年,便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

也就从那时起,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示在这个懵懂少年的眼前,自由的选课制度、宽松的学习环境、无数优秀的天之骄子……

这一切,简直让许晨阳如鱼得水,他每天不是坐在课堂认真听课,就是泡在图书馆专心看书,尤其面对每天充满挑战性的思考,更令他欣喜地感觉,原来学习数学这么有趣。

可以说,在大学期间,许晨阳尽情徜徉于数学的海洋里自由跳跃,很快与代数几何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顺利提前学完了大学的课程,随即又攻读了两年硕士。

徐晨阳(右一)

在这期间,许晨阳领悟到了更高深莫测的数学思想,为以后的锦绣前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硕士毕业后,许晨阳有了更开阔的学习思维,想得到进一步的深造,于是他毅然出国奔赴大洋彼岸,在美国普林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普林斯顿大学,是全球一流的著名学府,曾经走出过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

许晨阳决定在这里启航梦想,向着他最敬重的偶像——德国数学家格罗滕迪克看齐。

2008年,许晨阳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从此真正走向了高维代数几何的最前沿。

麻省理工学院

在博士后期间,许晨阳与著名代数几何学家共同研制出诸多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数学界大咖们的瞩目与赞扬。

这个不到30岁的重庆小伙,正一步步迈上金字塔的最顶端,而他由于成绩斐然,又接二连三地接到众多美国学校向他抛出的橄榄枝。

最终,许晨阳选择了犹他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可谓仕途顺遂,前途无量,已经在国际数学界站稳了脚跟。

犹他大学

然而有一天,众多网民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他发布的动态:“我已从犹他大学辞职并将全职回国。”

此消息一出,议论声骤然而起,许晨阳为什么要回国?他在国内又会有什么样的建树呢?


·<学成归国>·

2012年,许晨阳镀金归国,携着荣耀与光环,带着技术与实力,准备在国内开启新征程,让学术领域迈上新台阶。

其实,早在学生时代,许晨阳内心就种下一个梦想,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建设代数几何学派领域,从而使中国在这个方面得到发展与突破。

于是,时年31岁的许晨阳,毅然放弃美国优渥的条件,又回到了母校北大,被聘任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第一位教授

许晨阳是个低调内敛的人,尽管顶着教授头衔,但他依然勤勉努力,每天两点一线,除了在学校宿舍里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数学系大楼里研究课题。

在那里,他几乎每天要待上十多个小时,不是进行推导演算,就是在黑板上书写不计其数的数字公式,其精益求精的精神可见一斑。

而这一点,更彰显出这位年轻教授的独有优秀特质,那就是对所热爱事业的专注投入、心无旁骛。

2013年,许晨阳得到了“杰青”基金扶持,并获得了众多殊荣,由此也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赞颂和艳羡。

也许对于许晨阳来说,数学不仅是一项热爱的事业,更是一种自由的艺术,沉浸其中,犹如置身自由的精神王国里,轻松、享受且愉悦。

2016年,许晨阳又因突出成就,获得国际级别的年度拉马努金奖。

2017年初,许晨阳又获选“庞加莱讲座教席”,并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长达45分钟的报告。

可以说,这位名副其实的科学界天才数学家,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其创作出的科研成果总会令人刮目相看。

2018年10月17日,许晨阳又荣获科学突破奖的“数学新视野奖”,而这持续的荣耀加身,更令许多同行们无法望其项背。

许晨阳像大多数科学家一样,不喜欢热闹嘈杂的环境,而是更热衷独自待着安静的思考,当灵感出现时,他会在办公室内来回踱步,当出差时,他会在航班上闭目沉思。

不过,许晨阳也有解闷的妙招,比如听听古典音乐,或者看一两部文艺电影。

总之,他不会一味埋头于一大摞稿纸和书籍中,而是更乐意寻找工作之外的其他乐趣,从而做到劳逸结合。

就这样,许晨阳以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在北大的小天地里自由驰骋,尽管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和智商,但能让他走的更远的是源于自身的坚持和专注。

很快,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外又有多个高校开始向他伸出热情之手,希望他能去任教传播科学。

到底是走是留?许晨阳考虑了许久。最终,在经过慎重斟酌后,他决定再次赴美出国任教。

一时间,许晨阳要离开中国的的消息,如同一枚炸弹在国人心中激起不同凡响。

人们不禁猜测,这个六年前对祖国深情眷恋的年轻科学家,怎么回来后突然又离开呢?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再次返美>·

许晨阳在国内的六年里,可以说已经混得风生水起,是当之无愧的顶尖学者,据说他所教授的课几乎座无虚席甚至一票难求。

然而2018年,他还是在人们的一片质疑声和议论中辞去了北大数学系教授的职务,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尽管这是他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作为中国的年轻领军科学家,这一举动还是遭遇到了很多人的吐槽,网络上的骂声此起彼伏。

其实,不止许晨阳一个人做出了这样令人费解的举措,比如“物理天才”尹希,就曾经公开宣称:“感谢祖国培养了我,不过我宁可留在很乱的美国,也不想回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立刻遭到谩骂和嘲讽。

还有“北大天才”张益唐,他也曾说:“我宁愿留在美国打工,也不愿意接受母校邀请。”

然而众所周知,有一些老一辈科学家,像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等人都是在海外学成归来后毅然报效祖国,从没有半点私心杂念。

那么,为什么像许晨阳、尹希、张益唐等天之骄子,就会成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呢?

尤其许晨阳,当年回国时可是信誓旦旦,要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并且推动代数几何领域的突破和发展,可是才过了六年,他就出尔反尔,这不就是啪啪打自己的脸么?

此时,学术圈里对他的态度由崇拜变成了鄙视,由敬重变成了唾弃。然而,许晨阳不辩解,也不互怼,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决绝地奔赴了大洋彼岸。

当时很多人认为,也许是北大的待遇不如国外的好,才导致许晨阳“流失“国外。那么事实这样吗?

2020年,许晨阳由于在奇点理论上的突破,获得科尔代数学奖,这是代数领域的最高奖项,而他也成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当时有很多媒体采访他,其中有个记者问他,为什么当初要离开中国,许晨阳侃侃而谈说:“身为科学领域的人才,只有不断流动,才能让科学不断取得进步。我只不过想以新的眼光重新体验一下与前一次有什么不同。”

然而,许晨阳的这些说辞只是表面文章,其实早在他离开北大时,就曾指出学术界三个问题,而这也就成了他真正离开中国的原因。

第一:国内气氛太差,学风急功近利,又特别浮躁。

在许晨阳看来,国内能沉静下心,潜心研究学术的人很少,而且有很多学术界的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失去本心,在这样的氛围里待着,很容易形成一种浮躁的感觉,如此,对学术的追求就会倦怠,从而衍生出不良的现象。

第二:中国学术界以假乱真现象太过严重。

也许在国内待的这几年,许晨阳看到了很多无底线的抄袭、伪造甚至盗用他人学术论文现象,让他一度对学术界的前景失去了信心。

必定作为一名科学家,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感,才是将学术无限推广的关键,如果一味弄虚作假,终究亵渎了学术在人们眼中的神圣之美。

模拟场景

第三:国内总是充斥着论资排辈的观念,实在难以忍受。

作为一个青年科学家,许晨阳希望对于年轻人的扶持力度大一点,如果只看资历不看成就,那么后来者真的没法居上,更会让一些优秀人才失去了拓宽学术道路的机会。

此言论一出,众人一片哗然,贬褒不一,但无论是支持者也好,反对者也罢,总之许晨阳说的这三个弊端确实鞭辟入里,值得学术界人士深思。

·<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众多领域都会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而许晨阳作为数学界的领军青年,他更向往自由广阔的大舞台,也是能让人理解的举动。

不过,作为全球顶尖学科的人才,还是希望他能回到祖国,为中国的学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拉马努金奖获得者】许晨阳:念兹在兹 不忘初心-来源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许晨阳:加入麻省理工是去世界顶尖的地方看看,不代表不回来》-来源 澎湃新闻网

《新获百万美元的80后数学家许晨阳:不仅入选杰青、长江,还拒绝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职务!》-中国经济学人网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李敖憋足劲要和鲁迅一较高下,但仅此几点,就被甩开好几条街

鲁迅当年痛骂当权者,何以能全身而退?李敖:他有这个隐蔽身份

北极鲶鱼还没结果,许可馨再爆惊人言论:将赚的钱全捐给反华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犹他   麻省理工学院   北大   数学系   数学家   代数   学术界   美国   中国   几何   科学家   天才   年后   教授   学术   数学   大学   许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