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广东印发省级规划

日前,《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是一定时期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是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东将着重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廊道等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解决一批重点区域的核心生态问题。到2035年,广东生态系统将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筑牢夯实,安全、健康、美丽、和谐的高品质国土全面构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本实现。

构筑“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

广东陆海相连、河海相通、山水相望,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是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带和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近年来,广东在垦造水田、建立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方面创造了“广东经验”。

然而,广东的生态系统功能有待增强,城镇空间生态品质和韧性有待提升,农业空间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改善,应对区域生态安全风险能力有待提高,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有待健全。

《规划》提出,广东将全力构筑“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衔接省国土空间规划“一链两屏多廊道”国土空间保护格局,形成陆海联动、通山达海的网络化格局。

构筑“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态安全格局,指的是加强对以南岭山地为核心的南岭生态屏障、以丘陵山地、森林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和以沿海防护林、河口、海湾、滨海湿地、海岛等要素为主体的蓝色海洋生态屏障的系统性保护修复;依托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骨干水系,通山达海,统筹推进陆地、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修复;构筑以重要水系、森林带和海岸带为主的生态廊道,结合碧道、绿道、古驿道等线性开敞空间建设,构建满足水生生物繁殖洄游、水鸟和候鸟迁飞停留、陆生野生动物栖息迁徙等活动需要的特色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连通性。

与此同时,广东还将系统谋划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山体山脉、河湖流域、河口海湾等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实施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省共形成包括山体山脉、河湖流域、河口海湾、海岛、重点地域等39 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小田并大田”试验

《规划》中提出,广东将以国家批准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个乡镇、1个县域试点,以及省批准的 20个乡镇、1个县域试点为抓手,落实国家和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要求,用好用活各项支持政策,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在此过程中,我省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注重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不以省级试点名义占用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

立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广东将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基础,积极开展“小田并大田”试验,实现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和利用。科学规划设立流转区和自种区,依托农村土地交易所,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规划》中还提到,要建立同保共育的都市圈生态网络,严格保护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跨行政区的重要生态空间,推进都市圈生态安全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广州、深圳、珠海、湛江、汕头等中心城市生态用地维护与建设,加强都市圈跨区域生态廊道、绿道及河湖水系的衔接。

广东还将以都市圈为单元推进跨界性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建立陆海统筹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模式,共同保护和整治广佛跨界河、石马河、榕江、练江、小东江等都市圈流域水环境;建立齐防共治的跨界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强化跨界河流断面水质目标管理和考核,推进截流治污、河道整治、生态修复一体化的跨界河流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以生态价值转换引导县域绿色发展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如何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整体谋划,分区施策”为原则,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化的有效途径,协同推进国土空间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开发。

《规划》中提到,广东将构建从海向陆涵盖滨海湿地带、海堤结构带和陆域缓冲带的综合海岸带生态安全防护体系。以珠海横琴新区、湛江徐闻县、汕头南澳县、惠州市及深圳大鹏新区5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为主体,打造海岸带城镇密集地区陆海一体化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样板。

广东将以生态价值转换引导县域绿色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珠三角及周边的县域,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推动县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重要的县域,加强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筑牢全省生态屏障。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域,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在支撑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广东将实施南岭生态屏障、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提升南岭、莲花山、云开山、天露山等主要山脉的森林景观和生态质量。实施万里碧道和流域重点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主要江河流域,以及重要水源地和大中型水库集雨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

广东还将实施蓝色海洋生态屏障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海岸带保护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打造山海相连、蓝绿交织的生态景观,建设通山达海、色彩多样的魅力绿美空间。

【南方+记者】黄叙浩

【作者】 黄叙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通山   广东   南岭   东江   国土   河口   山脉   廊道   界河   生态   空间   丘陵   屏障   流域   省级   海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