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德州市陵城区各村姓氏字辈(义渡口镇河南赵村)

【村庄概况】河南赵位于镇政府驻地以南4千米处,西南距区政府驻地27千米,东邻神义路,南邻大李庄,西邻南小高村,北靠新马颊河,由交通桥与北岸陶家庄村、王家院相连。截至2017年,有142户、640口人,以汉族为主,云南嫁入的白族、佤族2人。全村耕地面积850亩。

【村庄沿革】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以赵姓命村名为赵家。因在新马颊河南岸,1983年,被陵县人民政府更名为河南赵。

民国至建国初期,属德县官 道孙区;1954年,属德县神头公社;1961年7月,属陵县神头人民公社;1965年,属陵县义渡口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属陵县义渡口乡;2010年,属陵县义渡口镇;2014年12月,属德州市陵城区义渡口镇。

【村庄往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村中曾兴起一段时间的编席热潮,成为当地小手工业中的一大亮点。编席的材料是用高粱收获后的秸秆,当地多用于铺在炕上做炕席。生产方面,多用于打水井包裹井管用。颜色黄里透白。整个工艺过程分泡秸秆—劈篾子—压篾子—净篾子—编织—收角—压边成形等几个步骤,男女老少均能参与,都有活干,适合以家庭为单位完成活计。冬天天冷时,聪明勤劳的老百姓纷纷挖地窖,利用地温度过寒冷的冬天,坚持不间断地编制,当时由于市场封闭且受到管制,攒到一定数量偷运到宁津等地售出,换回所需的生活用品以后,又购回秸秆原料,再进行下一轮的生产。隆冬时节至深夜,一家人在地窖中挑灯忙碌,尤其是用石块砸席边的声音,由村内传向野外,不绝于耳,给那个贫穷的年代、寒冷的季节平添了些许生气。民间有“当木匠的没门框、编席的睡光炕”的俗语,揭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窘迫状况。尽管如此,记忆中炎热的夏季,铺一床破席于院中,便可在上面安寝,虽不舒适,依然在蛙叫虫鸣中甜美入梦。时光更迭,星转斗移,时代变迁,生活富裕了,编席行当以及席都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留给人们的记忆依然是美好的,毕竟锻炼了一批人,养活了一批人。

【村庄经济】该村世代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靠新马颊河水源灌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以黄烟种植为主,因烟质优良而闻名县域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以木工、瓦工为主外出打工,常年有200余人活跃在东北三省及京津地区,成为农业种植以外的主要经济来源。

全村拥有大型农业机械20多部、小汽车50多辆,从事运营的5辆。农机汽车修配经营户2家,从业人员2人。全村拥有空调、冰箱、彩电、电脑等高档家用电器的户数占到90%以上,在全国各地购置楼房的有30多户。

【基础设施】该村北靠新马颊河路,东靠神义路,西有水泥路1条连接南小高村和毛李庄,村内有东西街道3条,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1984年,全村通电。2014年,安装高级路灯45盏。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户占全村总户的90%以上。

2004年,全村通深井自来水。2015年,升级改造为区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

2006年,修建村级活动场所,包括两委办公室、文体广场、图书室。

2013年,村内所有土地实施综合治理项目,建生产桥7座,铺生产水泥路2100米,打机井15眼,满足了全村所有土地的抗旱灌溉用水。

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后,村庄生活垃圾统集、统运。2016年,建垃圾池8座,配备垃圾桶25个,安排保洁员2人。村四周种植杨树、柳树、泡桐、国槐千余棵,绿化美化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6年,筹资10多万元修建了村级活动场所,集办公、党员活动和群众娱乐于一体。

【社会事业】1954年,建村级小学1处,满足本村适龄儿童就读。1985年搬迁至村东头,面积600多平方米。2003年学校合并于大李庄完小。

1967年,有卫生室1处,配备赤脚医生1名。实行新农合后,全村参合率达98%,2017年,村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

【基层组织】1951年建立党支部,时有党员5名,现有党员13名。

历任党支部书记:赵金瑞、刘万田、赵登岭、刘万里、赵登奎、赵玉俊、赵金新、赵海军、赵玉新。

1958年始,历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赵清元、赵富荣、赵元祥、赵登武、赵金新、赵长顺、赵长征、赵金顺。

【革命烈士】赵金岭(1922.11-1946.10),男,汉族。1942年4月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四野一纵三师九团,班长。1946年10月,在山海关战斗中牺牲。

【村庄人物】刘万里,男,汉族,1922年2月出生。1937年参加革命,曾参加过济南战役、大宗家战斗,隶属萧华领导的部队。在大宗家战斗中多处负伤后退役,被评定为二等残废军人,享有伤残军人抚恤金待遇。

【村风民俗】该村民风淳朴,信仰真善,尊崇孝道。民俗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泰山奶奶会”。每年正月十三,家家户户焚香立牌,恭迎“泰山奶奶”下凡,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供奉期间或颂唱或娱乐或合家团圆饮酒聚会,热闹非凡。正月十六,全村老少集结而行、敲锣打鼓、穿红戴绿、化妆歌舞、焚香烧纸,恭送“泰山奶奶”回府降吉祥。虽带有些许封建迷信成分,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希望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村庄传说】相传百年以前,村中有一“紫阳”胡同,有一老人在正对胡同的村后植一杨树。适逢雨水充沛,此树生长茂盛,数年便参天蔽日。树粗需数十人合围,树上宿各种鸟类十余种、蛇百余条,每至黄昏,成百上千只乌鸦、喜鹊等绕树冠而飞,场景蔚为壮观。晴日,方圆几十里皆可仰见其树梢,成为当时人们外出活动的标志性参照物。数年间,虽遭数次雷击,但仍枝叶繁茂、生生不息,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成为当地人们敬畏的“神树”。相传大树正对的胡同出了多名文人名士或为官或经商或教学,闻名乡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树被红卫兵以“破四旧”的名义砍伐。

【姓氏字辈】全村共有3个姓氏,以赵姓居多,另有刘、杜两姓。相传刘姓为赵姓女婿,随岳父一起由山东寿光迁入此地落户成村。

赵姓辈分排序为:三、文、志、元、成、峰、登、金、玉、长、建、圣、龙。

刘姓辈分排序为:万、天、吉。

相传杜姓老家是现该镇郭肥村杜树林,因与刘姓结亲,于民国二十年(1931),搬至该村,辈分排序为:明、全、玉、学、宝、军。

【文字资料截至2017年,部分图片取自赵匡胤(铁腿三)的美篇,表示感谢,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留言补充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渡口   陵县   德州市   汉族   泰山   村内   辈分   全村   河南   姓氏   秸秆   村庄   实录   党员   城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