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考上清朝社科院,却为这件事,研究炸弹毒药培养女刺客搞暗杀


他是清朝考神,17岁中秀才,18岁设馆教书,22岁中举人,23岁考上贡士,25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本来大好前程,弃之不用,投身革命大潮,提倡女权,潜伏在幕后,研究毒药炸弹,培养女刺客,谋划多次暗杀事件。

他就是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民主进步人士,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他是民国历史名人,名字家喻户晓,但他的人生要比我们从《觉醒时代》等电视剧中了解到的要精彩纷呈许多。

在电视剧中,蔡元培支持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帮助他们承担政治压力,促成新文化和五四运动,似乎是一位可亲的长者和可依靠的长辈。

但历史上,蔡元培不只是一位知识分子,他还是一位女权斗士,是一位曾经搞过暗杀的革命激进分子,

让我们走近这位民国名人,看看他的别样人生。

壹·放弃前途,搞教育去

蔡元培是光绪十八年的进士,进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先让他在翰林院学习,经过考察之后,再授予官职。

清朝翰林院相当于现在中央党校和社科院的集合体,同时还是朝廷顶级中央秘书机构。

两年之后,蔡元培通过馆试,被点为翰林院编修。

别小瞧翰林院编修只是七品官,主要职责却是诰敕起草、史书编纂等,是重点培养的秘书人才。

想要做京官或者是外封封疆大吏,都必须是翰林出身。

而蔡元培28岁就坐上这个位置,相比较54岁中举的范进,真是同人不同命,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大呢。

就是这样一位顶级学霸兼考神,未来无限前途的帝国官员,却因为甲午战争爆发,开始接触西方先进学说,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正是这样的选择最终成就了他。

也许是因为年轻,蔡元培不像那些老大官员一样保守,因为甲午战败,老大帝国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消息传到北京,有志于爱国图强的一千多名举子发动“公车上书”,希望让自己的国家能够效法日本变法维新,改变落后局面。

可是,轰动一时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被慈禧太后亲手扼杀,维新人士遭到屠杀,光绪皇帝被圈禁。

这都深深刺激了蔡元培。

蔡元培不想做混吃等死的官员。

他开始反省,只是从制度上进行变法,只是治标不治本,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还是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不如做好教育,启发民智,从根子上教化百姓,当整个社会开始睁眼看世界,如戊戌六君子一样的人越多,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他深刻地认识到,清朝现在是一艘破船了,迟早要在风浪中沉没,而他要做的就是提前下船。

于是,他离开了翰林院,下海去南方搞教育。

贰·女权斗士,革命先锋


不是每个都能像蔡元培这样坚定的做取舍的。

偌大的前途说丢就丢了,就只是为了心中那个虚无缥缈的理想?

这就是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因为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执行力,当然还有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持久力。

蔡元培是新学的接受者,也是践行者,甚至是我们国家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

因为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昭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封建妇女,日益接受新学熏陶的蔡元培在思想上与王昭存在矛盾。

他不愿意让自己的妻子喊自己老爷,提倡夫妻平等,反对女子裹小脚。为此,他还专门撰写了《夫妻公约》,阐述自己在当时与众不同的夫妻之道。

在王昭死后,娶第二任妻子时,特别强调只娶不裹脚的女人;死后,妻子可以改嫁;如果觉得不爱了,妻子可以提出离婚。

他将女权思想还发扬在教育上,他在各地创办女学,在1920年,公开允许女生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在同年秋天正式招收女学生,开中国公立大学招收女学生的先河。

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

可是,人所不知的是,蔡元培除了是一位新学教育家,还是一名革命激进分子。

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在北京和上海策划两次暗杀活动均失败后,找到了蔡元培。

当时团里均是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希望找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做领导。

而蔡元培是大清进士,留过洋,有学问,有学识,正是合适人选。

蔡元培同意采用暗杀和暴动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觉得暗杀团名字太血腥,改名为光复会,方便吸收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陈独秀,还有章太炎、秋瑾、张恭、徐顺达、赵声、柳亚子、陈去病、熊成基等人都是光复会的成员。

蔡元培就是这样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老大。

叁·研究毒药,制作炸弹

蔡元培充分发挥女权主义思想,他利用教育家的身份,吸收两名化学女教师加入光复会。

为什么是化学老师呢?

因为他想制作毒药和炸弹,但蔡元培不懂化学方面知识,吸收化学老师进入有利于研究制作出毒药和炸弹。

光复会在蔡元培的努力,制作出了一种清酸毒药,后来他甚至自己亲手去制作炸弹。

因为不懂这方面知识,他对着化学书记穿模,多次失败,甚至还打扮成日本人,去外国药房里购买材料,还真搞出了威力大、体积小的炸弹。

在他的策划下,吴樾在1905年在北京正阳门车站,用蔡元培制作的炸弹,伪装成奴仆,炸伤了当时准备出国考察的五位大臣,光复会声望达到顶峰。

蔡元培还特别注重培养女杀手。

在我们理解中,女子比较柔弱。

但也正是因为这点,女杀手成为被容易忽略的一点。

蔡元培认为女杀手只是看起来杀伤力比较低。

于是,他特别注重培养女杀手,给女校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开过专门的杀手培训班,教授物理和化学知识,甚至是催眠术。

后来,光复会与孙中山的同盟会合并,成为同盟会成立的基石。

但是,因为和孙中山在部分理念上不和,退出了同盟会,结束了自己的暗杀生涯。

也正是这样搞暗杀的经历,让他不畏惧在北大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手枪炸弹的威胁;也正是他坚定的革命理想,让他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也正是他不断接受西方学说,让他成为一代教育家。

蔡元培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加深了对革命的理解,不变的是对祖国的爱,希望国家能告别落后和屈辱,真正站在国际社会之中。

蔡元培的传奇人生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思,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翰林院   同盟会   清朝   毒药   炸弹   光复会   女权   教育家   社科院   刺客   妻子   化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