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抢夺儿子王位,周懿王活活被气死,女人出现改写历史

戒备森严的王宫大内,病重中的周懿王突然回光返照,可当他睁开眼睛,看到王宫内全是披甲带刀的武士时,顿时惊恐万分!。

“哈哈哈,皇侄,你终于醒了!”说话的是周懿王的亲叔叔姬辟方。“王侄,你不要害怕,这些人都是来保护你的,不过经过大臣的商议,你的王位已经传给我了!不过你放心,等我死之后,我再把王位还给你儿子,哈哈哈”。“你,你,你这是篡,篡---”,“篡位”二字还没说完,周懿王两脚一蹬,气绝身亡!


这是公元前892年,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起国君篡位事件!这位篡位者名叫姬辟方,就是后来的西周第七位国君周孝王。那么,明明是篡位,可周孝王为什么要说“等我死之后,我再把王位还给你儿子”呢?是戏谑还是另有隐情?这要从周懿王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说起。

周懿王姬囏是周共王之子,西周历史上的第七位君主。由于周懿王性情比较懦弱,继位以后,政治上日趋腐败,国势也不断衰落,致使戎狄不断威胁侵扰,连首都镐京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周懿王无计可施,对此很多朝中大臣不满,百姓更是怨声载道。

公元前897年的一天,西周发生了日全食现象,一天之内出现了两次天亮,史书称为“天再旦”。周懿王惊惧不已,认为对首都镐京不吉利,于是选择迁都,这直接损害了王公大臣在京城的利益,朝堂上下怨声载道,诸侯各国与王室离心离德。在此背景下,周懿王日益忧li心,身体终于熬不住了,一头栽倒,昏迷不醒。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周懿王不能管理朝政,由谁继位就成了周朝上下急迫解决的问题。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国君去世,应由太子继位,但是周懿王的长子燮是偏妃所生,自幼桀骜不驯,周懿王一点也不喜欢他,而王后王伯姜又一直没有生育,所以周懿王就一直没有立太子。到底由谁继承王位,诸侯和朝中大臣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宗法派,他们根据周朝制度,坚定支持大公子姬燮;而另一派是对现实不满派,他们支持王叔姬辟方,理由是姬辟方既是懿王的亲叔叔,又是周共王的哥哥,是三朝元老,有治国理政才能和威望,也具备匡复周室的能力。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大有兵戈相见之时,一个神秘女人出现了,经过她的斡旋,巧妙地化解了双方的分歧,最终确定了王位继承人,改写了历史。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前面提到的周懿王的王后--王伯姜。她首先找到叔公姬辟方,陈述厉害,提出“先借再还”的构想,就是先由王叔继承王位,整顿吏治,收复河山,待功成名就后,再将王位传给侄孙姬燮,这样既能富民强国,又能避免同室操戈,同时也能规避祖宗的宗法制度,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然后王伯姜又找到公子姬燮,晓以利害,最终以“姬辟方与懿王同庚”(暗示年龄大,活不长)为由,成功说服了姬燮。可以说王伯姜既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忠厚长者,也是一个有智慧的政治家。

9年后,周孝王去世。去世前真的把王位交还给他的侄孙姬燮,史称周夷王,也就是后来烹杀齐哀公的周夷王。周夷王赐周孝王谥号“孝王”,可见对姬辟方当政时期的所作所为是认可的。孝王死后,西周王位继承又恢复了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司马迁《史记》只记录了一句话“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王位   国君   侄孙   宗法   周朝   怨声载道   西周   王宫   王后   大臣   叔叔   儿子   女人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