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发现蓄水宝地,柴达木有望成世外桃源

三江源通天河上游沱沱河盆地,是一处得天独厚的蓄水宝地,下有可可西里山脉把关,出水峡口小于600米,峡口海拔4375米,在此筑坝160米,蓄水高程到4530米,最大蓄水面积378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560亿方,蓄水量是青海湖的2倍。最高蓄水位在唐古拉山镇青藏铁路(海拔4536米)之下,不影响青藏铁路、公路。

通天湖流域图(由图新LSV生成)

因沱沱河属于通天河的一部分,又是长江的最高处,我们暂且称作通天湖。其淹没区环境恶劣人烟罕至,几乎不存在拆迁成本。


可可西里峡谷模拟淹没图

湖区的主要河流有,君曲、莫曲(年径流量12亿方)、冬布里曲、然池曲(年径流量1.3亿方)、当曲、布曲(年径流量46亿方)、沱沱河(年径流量9.2亿方)等(部分河流年径不明),积水流域约6万平方公里,当前每年可入湖水量约70亿方(是青海湖的2倍)。

通天湖预测景象


通天湖湖面略小于青海湖,年蒸发量最多不超过30亿方,大约相当于青海湖的蒸发量。蓄满水库只是时间问题。截流后随着蓄水面积扩大,湖泊效应就会越来越显著,年温差及日温差都会逐渐缩小,冬春冰期也会缩短。一旦水库形成后,通天湖每年入湖水量有望增加到100亿方。

通天湖预想景象

在青藏高原河流,大半年的时间都是枯水期,到了冬、春季节完全干枯。四千米以上的水源对流域来说基本是负担。冬春季枯水时,他是干河,夏季他有水时,又要防洪。如何利用好高原之水,是藏水北调的关键问题。

将成为旅游圣地


高原上生存环境恶劣,藏民多数生活在四千米以下。四千米以上无人区更适合高坝蓄水,要把更多的高原水源拦截在高处水库内,水库库容要按可调水量的100%规划,方能满足调水需求。

通天湖愿景

青海湖是维系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与祁连山共同构筑了西北生态屏障。 如果在三江源西侧荒原之上,再造一处大型水体,就能增加一道生态屏障,巨大的湖泊效应将使三江源西部生态得到显著改善,以湖涵养水源,确保中华水塔水源旺盛。因库区是盆地,水汽不易散发,长期积累有可能进入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状态。

梦幻通天湖

引通济柴工程规划年调水5亿方,远期也只有10亿方,这对严重缺水的柴达木盆地来说,真杯水车薪。只能确保生活及经济活动用水,完全无法顾及生态补水。有了通天湖的稳定水源,引通济柴工程就有了水源保障,可以直接打通昆仑山隧道,每年调50亿方水到温泉水库。通过长期生态补水,柴达木有望恢复生态,成为高原天府。柴达木若能恢复生态,就能把西北干湿生态线向西推移500公里。

柴达木将成为高原天府

通天湖将发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季节及供水的巨大作用。后续工程无论是滋养柴达木,或是保障西线调水,都可以发挥显著效益。对柴达木生态恢复、改善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可以作为蓄能水库,让在青藏高原用新能源发电抽水蓄能兼西线调水成为可能。

关注老杜侃江山,有更多雄伟蓝图讨论。《21世纪十大超级工程》《黄河大运河》《辽河倒流再造蒙古》《通天湖抽水蓄能兼西部调水》《东北大运河三省大动脉》《西线调水的困局及迷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柴达木   通天河   天湖   可可西里   青海湖   径流   西线   宝地   世外桃源   水源   水库   生态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