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山城”:祖上是中国海盗,被洋人追击后隐于山林

“中国海盗在菲律宾历史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例如明朝时期率领五千士兵下南洋的林凤,差一点就赶走西班牙军队入主菲律宾”。

在华菲联谊会干事林仙眼中,菲律宾教科书虽然剔除了这部分记载,但民间依然有大量与中国海盗有关的传闻,而吕宋岛西部的碧瑶市,则流传着另一批中国海盗的传说,且大部分市民的祖上都是海盗。

碧瑶市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地处中央山脉交错点,平均海拔在1400-2100米之间,1898年美国打赢美西战争,第一任菲律宾总督威廉·塔夫托将年均18℃的碧瑶定为殖民地“夏季首都”,于1903年正式规划​建城,建造了第一条通往马尼拉的山区公路。

在菲律宾历史中,碧瑶建市时间被认为是1903年,但实际在16世纪就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当时的建城者就是林仙干事所说的“中国海盗”。

这批海盗的首领叫林道乾,广东潮州人,年轻时主管潮州府海上贸易,因贪污走私而被朝廷革职,遂招揽渔民和农民与官军对峙,逐渐势大。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林道乾率五十余艘船四下劫掠,被抗倭名将俞大猷驱赶至中国台湾,明军总兵张元勋得知林道乾在台湾大肆造船后一路追击,林道乾只能带着3000潮闽人和100多艘船逃往柬埔寨。

行至南海在吕宋岛补给淡水,此时的西班牙驻军刚刚经历过林凤海盗事件,误以为林凤离而复返,仓惶中开炮驱赶,一路逃亡的林道乾盛怒下令与西班牙军队作战,将其逼退至马尼拉王城内,由于装备弹药不足,林军被赶来的西班牙援兵冲乱阵型,只得退至碧瑶山林。

张元勋收到消息后赶来剿匪,结果吃亏的西班牙驻军谎称“其已落水而亡”,只能无功而返,实际却是林军分散碧瑶山村与当地人同食同作,三年后林道乾再度招募军队时,近千潮闽海盗已在当地成家落户,只有不到300人随林道乾远渡暹罗北大年(泰国与马来西亚交界处)。

林道乾逃走后,留下的潮闽海盗虽然全部改名换姓,但仍然有不少人被洋人发现并追杀,好在碧瑶山势陡峭林深丛密,历经多年追杀后逐渐聚居在碧瑶山腰,凡遇洋人追击,山下牧民就遥唱民歌示警,山腰潮闽人听声便遁入山林,这就是​碧瑶城区建在山腰和“山城”之名的由来。

等到20世纪初美军到来时,碧瑶潮闽人已与当地部落联姻十数代,虽然口口相传祖先是中国潮闽人,却担心美军会驱离外族而自称“伊巴洛伊人(碧瑶土著)”,直到二战结束,美军才发现相当一部分碧瑶居民仍有过春节、中秋节、拜妈祖和关公、舞龙舞狮等等中国传统习俗,经调查后于1965年公布​:碧瑶总人口13.7万,有中国血统的居民超过9万,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潮州和福建泉州​。​

到了2020年时,碧瑶总人口已稳步增长至36万,虽然菲律宾不再统计华菲血统和人口数据,但碧瑶依然被称为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菲律宾城市”。

由于华人占多数,碧瑶与菲律宾其他城市相差很大,例如治安,2018年被评为“东盟地区最安全城市”;碧瑶特色之一的华人警局连续多年被评为“最佳城市警察”。

还有相当融洽的宗教文化,市内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佛教、道教等等各式宗教建筑130余座,相互之间不仅友好来往,每逢节庆还会送礼祝福,甚至有天主教包下电视台黄金时段庆祝佛教“观音宝诞”、道教协会为穆斯林出资捐建清真寺​等等名场面。

暑去寒来三百年,此时的碧瑶早已甩去农牧为生的落后局面,物换星移成为菲律宾最著名的避暑名城,虽然金银铜铁等矿物储量丰富,却在90年代逐步减少工业开采,大力发展教育成为菲律宾“最年轻城市”,36万人口有学生近10万人(小学46所、中学22所、大学8所)。

21世纪又转型开发旅游成为“吕宋岛十大必游胜地”之一,每年接待外国游客基本都在300万人次以上。

(碧瑶景点观光和华菲生活习俗,留待下一篇展示)

#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马尼拉   中国   海盗   天主教   道教   菲律宾   潮州   碧瑶   东南亚   西班牙   祖上   山城   洋人   山林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