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暑邪”伴“湿邪”,小儿手足口病近期高发!医生提醒→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雷雨天气增多,“暑邪”与“湿邪”相互纠缠,诱发不少传染性疾病,包括小儿手足口病。据统计,小儿手足口病在春夏之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厦门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黄建山说,与西医不同,中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也常辅以中医外治法,如刮痧、放血疗法等。

  季节更替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刚进入立夏,市民朱女士就急急忙忙带着4岁的女儿佩佩(化名)到医院看病,佩佩不仅出现了低烧和干咳,口腔和手掌内侧还出现了泛红的小疱疹,日常进食都成了问题。经过一系列检查,佩佩被确诊患上了手足口病。

  四五月后,随着季节更替,雷雨连绵,气温起伏较大,不仅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肠道传染病也逐渐进入发病高峰。每年这个时节,手足口病这种儿童常见病也会进入高发季节,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5天,病程在7-10天左右。手足口病被厦门市疾控中心列为今年需要格外注意的疾病之一。

  影响进食

  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黄建山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为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具体表现是嘴痛、厌食、低热、手、足、臀等部位出现疱疹样皮疹。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沈彤介绍,手足口病的皮疹疱壁比较厚、泡液少,不痛、不痒、不结痂。疱疹出现的顺序,多是口腔黏膜疹比较早,主要位于舌头及两颊黏膜,比较容易影响幼儿进食。

  普遍易感

  容易在幼托机构流行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通常为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而感染。黄建山说,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大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临床上以儿童感染为主,尤其容易在托幼机构的儿童之间流行。

  手足口病在一次感染后是可以获得免疫力的,但抗体持续时间不明确。黄建山说,可引起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种类较多,不同种类间的人肠道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交叉抗体,因此感染过手足口病的患儿仍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交叉感染。

  中医疗法

  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原则

  和西医对症处理不同,黄建山介绍,在中医看来,手足口病属于中医学“湿温”范畴,往往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基本原则。

  轻症治疗以宣肺解表、清热化湿为主,常选方药为甘露消毒丹,内含薄荷、连翘、藿香等清热化湿方。如果症状较重,中医常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湿为主治疗,常选方药为清瘟败毒饮。除中药汤剂外,该病也可以使用其他疗法,如中成药,常用中成药包括开喉剑喷雾剂、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还可以辅以中医外治法,如刮痧、放血疗法等,都能有效治疗调理。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用品勤消毒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黄建山说,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到病人。要及时对儿童的日常用品、食具、衣物等进行消毒处理。对于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衣物等,应及时进行消毒,衣物洗干净后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开窗通风。

  此外,疫苗接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接种EV71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全程接种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保护率在90%以上,保护期可至少持续5年。“手足口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孩子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2剂接种,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黄建山说。

  【支招】如何辨认手足口病

  医生说,手足口病辨认的方式比较多,主要通过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或者相关检查等进行辨认。

  1.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明显的临床症状为手、足或者口腔出现疱疹,伴有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咽喉疼等不适。口腔部位水疱多出现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部位,痛感剧烈,可能伴随溃疡。另外,患儿的手掌、脚底或者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通常无瘙痒,有些皮疹中间呈现水泡。

  2.传播途径:手足口病多发生在4月-6月或者10月-11月,孩子不小心和带有手足口病毒的人或物体接触,被传染,出现发热或者疱疹等症状,可初步判断患有手足口病。

  3.相关检查:手足口病主要是感染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想要确定是否为手足病引起的水泡,首先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判断。其次,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判断。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会伴有明显的升高。

  注意事项:1.建议家长要注重患儿衣物和床单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洁并进行消毒;2.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文/厦门晚报记者 兰云丝 通讯员 倪晶莹 漫画/小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手足   小儿   厦门市   皮疹   肠道   疫苗   疱疹   衣物   症状   口腔   近期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