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4万招阿姨?没必要为真伪不明的事争来争去

街谈

“伺候太太需要跪式服务”“活不累,但家里规矩比较多”“自尊心很强的不要”。近日,一条“上海太太月薪14万招保姆”的微信朋友圈引发了舆论热议。有媒体联系了网传图中的家政公司,对方表示该招聘信息属实,网传图片中的“中间人”Lisa则拒绝回应,表示由于涉及客户个人隐私无法透露太多。

以所谓“上海太太”来指称新闻的主角有些不妥:其一,现有报道材料无法推定存在这么一位女性,换言之,新闻真正的主角可能只是烂俗营销的一个“点子”;其二,哪怕确有此人,“太太”也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带有俯视意味的称谓,接受这个称谓是一种自我矮化。称这位未必存在的“金主”为“招聘方”也许更加准确。

对这则真实性严重存疑的新闻,既然有网友已经吵起来了,就不妨先置身舆论漩涡的核心,讨论“财富和尊严孰轻孰重”;再走出来,思考面对这则新闻,为什么许多网络意见都是“抛开事实不谈”。

“跪式服务”的“招聘方”来势汹汹,要以14万月薪的天价来试探网民自尊心的底线,这自然得到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响应:一方主张生而为人的尊严,发言里都带着一股“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豪气;另一方选择屈从于来自生活的压力,表达出应聘的“意愿”,似乎认为这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前者在道德观上的守正之举值得肯定,后者的言辞里带有多少玩笑的成分也犹未可知,但财富与尊严是否真的势同水火呢?显然不是。谁能放心地把对富足生活的追求交托给一份折辱自己的工作?谁又敢于信任一个要求“跪式服务”的“招聘方”的口头支票或者“不平等合同”?

一些饱尝生活压力的网民当然可以拿“跪着也要挣百万年薪”作为情绪的纾解。但如果由此萌生出“可惜不是我”“有钱就能为所欲为”之类的念头,那就是万万不应该的了。

冷静地看,在财富与尊严之辩面前,“招聘方”的真实性似乎不值一提。要强调的是,媒体在中介方“涉及客户隐私”的阻拦下没能接触到“招聘方”本人,读者也就只好听凭家政公司大放厥词。

然而,或许为假的新闻却激起了必然为真的讨论,人们为什么按捺不住表达的欲望,甚至可以“抛开事实”吵个痛快呢?因为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论辩选手、信息环境、表达规则都真实地改变着。过去,没有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本领是未必敢发言的,理性、逻辑是评判发言者的标准;现在,机器语法要求表达者少说话、说怪话,甚至说胡话,情绪越直白流量越好——这未必是坏事,但这是我们都在经历的变化着的现实。

近几年挑动地域矛盾、阶层矛盾的网帖层出不穷,对治理方而言要重拳出击,治理各种“搅浑水”的网络乱象,不该任由一些营销“精英”和他们的“如椽巨笔”来点拨、染指和摆弄舆论情绪。 张晨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倚马可待   月薪   中介方   怪话   嗟来之食   称谓   自尊心   真伪   上海   舆论   网民   阿姨   尊严   太太   情绪   财富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