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林彪专机黑匣子,存在与否大约“三种可能”


自从30年前写了那本有关林彪的小书,本不淡定的生活就面临恐吓、追踪和辱骂,几十年从未间断。但我不是“拥霖反衡派”,也不是“反霖护衡派”,只是专注事实本身的考证,在正史、亲历者诉说和各派专家分析之间,捕捉那一种接近真相的可能。所以,我同许多关注林彪事件的人一样,也特别关注那个看似在迷雾之间若隐若现的飞机黑匣子!

“9·13事件”事发当时的256号专机主件

今天专门说“9·13事件”林彪所乘坐的三叉戟飞机的黑匣子,也就是飞行记录器。因为在现代技术发展的今天,它作为一件事件真相的记录仪器,对于实证学做基础的历史学至关重要。可以说,它是事件的“母迷”,找到它可以解开许多“子谜”,可它在哪里呢?



“9·13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人们似乎还不像现在这样关注飞行事件的黑匣子。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坐飞机的少之甚少,也不了解飞机。可能在中国知道黑匣子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那么几个人在当时并没有很好的说话生态。不像现在,飞机还没有栽下来,哪怕就是出点纰漏,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黑匣子!许多现在的观念,和那个时候并不是一个等同概念。

毛主席偶尔坐专机并同专机组亲切合影

应当说,最早可以接触到黑匣子的,是到达温度尔汗的我驻蒙大使馆的人员。这几年出来说的较多的是孙一先、沈庆沂等人。比较有学术价值的,是他的现场观感,以及用蒙文记录的《飞机坠毁原因的调查报告》(正文15页,物品清单2页),本人在林彪集团的案卷中见到过复印件,没有黑匣子一类的记录。因为使馆工作人员不是航空专家,谈黑匣子在猜测之列。但提到他们在到达之前,也就是9月15日苏联专家已经到过空难现场,并且从现场“拿走了一些东西”,这一点至关重要

林彪习惯于专机最后同256一起葬身

人们真正开始关注黑匣子,是1994年之后。因为澳大利亚记者彼得·汉纳姆,找到前苏联国防部法医实验所所长托米林等人,继而证实克格勃经过前苏联领导人勃列尔勒夫的批准,介入了林彪飞机事件,并从现场挖掘死者头骨,通过牙医记录比对,证明林彪就在飞机上。这篇报道发表在《美国新闻周刊与世界报道》,留下了伏笔,是等有朝一日黑匣子公开才能真相大白。

空军专门负责林彪专机保障的胡平(中)

再回到事发地。如果真的有黑匣子,内蒙古共和国也不会放过。但开始他们并没有提,而是到了2007年,内蒙古历史研究所所长朝伦·达西达瓦写了一本小册子,叫做《林彪元帅之死》,除了讲述机毁和外交处置经过,特别提到苏联人拉走的一些东西,进一步证实“把坠毁飞机的黑匣子也取走!”这个消息应当更进一步引起关注。

林彪专机外逃路线

本人注意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奥特根扎尔嘎勒中校认为取走不行,但是朝克将军还是把黑匣子给了苏联人。”这就是说,黑匣子还似乎真正上过台面。可惜这本书它不是公开出版物,“仅印了300本”,且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透露出来,不一定是原始版本。有意思的是那本“书”,与署名“云南出版社”盗版本人小册子的书同名,有多处表述相似。这让笔者也不好判定这本书中事实的真伪。

林彪专机坠毁之后可见256编号

真正引爆黑匣子问题的,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几年前,网上突然出现“在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给一间会议室”的公开课。桌子后面坐着何仁义和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会议厅里坐满记者、学者、中国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何仁义播放了录音,里面是时间长达5分钟的256号黑匣子录音。多人对话的中心意思,是林彪专机的机长受非乘机人指令,把飞机开到外蒙,而飞机上安装了炸弹,最后以爆炸为结尾。得到这个消息,我托在美国的老尹去收集证物,就连图书馆的也不知此事。国内外大多数历史专家认为,公开课好像一场恶作剧。

10多年后仍然可收集到飞机残骸

现在看来,所谓加州大学“爆料”的意义,是引发人们对这件事的思考。时至今日,也就是事情发生了半个多世纪,前苏联解体已经30多年,几乎档案都已经公开,那个若明若暗的黑匣子该出来了。而对于“9·13事件”本身产生的疑问,似乎黑匣子承载人们的好奇和希望。有人甚至认为,这个黑匣子不仅是林彪事件的“黑匣子”,可能还是了解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起源和破产的一把钥匙,这就增加了找到和公开黑匣子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但不知人们想过没有,如果这个黑匣子根本就没有呢?



本人关注和追踪林彪事件30多年,保持着对历史事实的敬畏,总觉得这样的事还是需要有专门心智和专门训练的人来做。而在多年前,我我就欣赏那一种冷眼看历史的人,知道一点儿的别乱说,无法证实的事实绝对不要说,如果要说站在接近中立的立场去说。所以,我个人也是秉持这一种态度,对当前黑匣子存在与否的问题做一些分析。

第一种情况,是从现象和逻辑去分析,可能的确有黑匣子,但现在还没有浮出水面。

历经风波之后的中央专机师师长时念堂老人(健在)

产生某一个概念的依据,是对某一种权威的折服。要说对有黑匣子的折服,是来自于中央专机师师长时念堂,因为懂飞机的还是开飞机和管飞机的人。几年前,时念堂在《民主与法治》发表了一篇文章,从空军飞行的角度谈到黑匣子。他否定了256号飞机“导弹击落说”和“人为爆炸说”,但立起了“黑匣子存在说”。

时念堂介绍,一般飞行情况记录仪主要在于两个部件:一个放在机头,是飞机语言记录器,包括人们谈话;一个放在机尾,是飞行状态记录器,包括数据。他从整个公开的飞机残骸来看,这两处都在飞机解体中没有受到大的损害,应当保存完好,用专业眼光判断,那个黑匣子不是没有找到,就是还存在某个地方。

这位专机师师长是笔者的好友,在林彪事件之后的审查中负领导责任,当时处理过重。本人也向军委有关部门转呈了他的申诉。笔者还针对他提到的专机驾驶员潘景寅后来的政治结局,调查了后来案件审理的人员,此事主要来自于一位领导人在接受外国记者访问的时候,翻译误将“专机飞行员潘景寅”和“直升飞机飞行员李修文”弄混所致,他现在已经释然。

历经风波之后的林彪卫士长李文普(健在)

第二种情况,是从非常态和特殊性去分析,可能原有被拆除,或数据无有效信息

这个观念的产生,来源于数十次笔者对林彪身边的卫士长、秘书和公务员的采访。公开发表的有《林彪卫士长李文普不得不说》(《中华儿女》),以及收入刘源将军推荐学习参考丛书的文章。因为这些采访中,大家都披露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林彪对于接见外国记者和使用外国交通工具极为敏感,认为缺乏安全保密。有关部门专门对此事采取了措施。

与之相佐证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发生了所谓的“窃听事件”。这件事虽然后来给予平反,但当时对领导同志使用的交通工具,又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都坚决给予拆除。毕竟在“阶级斗争”的年代,这个记录仪是最敏感的。

林彪的三叉戟飞机,是一架进口旧飞机。购回之后进行了“中国化”的大改造,是否对这架飞机的记录仪拆除?即使没有拆除,是不是采取了有效屏蔽?毕竟这一种记录和那个“窃听事件”是一样的的性质。按照澳大利亚记者的说法,前克格勃将军扎格沃滋丁对记者透露:“黑匣子上没有谈话的记录”。

驾驶256号专机的机长潘景寅

第三种情况,是从飞机当时技术水平和制造标准来分析,黑匣子根本就不存在

2014年,史学界有一本刊物,在它“史实辨析”的栏目,刊登了一篇关于林彪座机上有无黑匣子的分析文章,在圈里炒得很火,外界人知晓的不多。这是一篇非常专业的学术性论文。 作者是国内一流的航空机械专家,笔者同这一位蒋姓作者沟通,他给出的结论让人大跌眼镜。

作者查到这一架飞机的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商和运营商。他明确给出的结论,这一架三叉戟飞机,是并入霍克·西德利公司的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发制造的第一代飞机,1964年才获得英国航空注册局颁发的适航证。《国际航空》将此新产品187个部件结构示意图公开,但其中根本没有提到 FDR.(飞行数据记录器),也没有提到 CVR(机舱话音记录器)。原因是这两个系统当时不是标配。而国际特别是欧洲要求装配这两个配件,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就是“9·13事件”之后。

可以反证的,是从1972年到1975年,我国先后订购35架三叉戟第二代和三代机。无一例外的没有装备黑匣子。空司科字第45号规定,是“在1985年后,我国所有飞机要装飞行数据记录仪。”作者还提出传统的黑匣子介质,即一种古老的钢铂磁带,记录后读取还需要体型较大的地面专用设备。但从巴基斯坦再进口和我国空军专用设备来看,都没有提到这套附属设施。所以,作者的结论很明确:256号专机没装黑匣子。



综上所述,关于人们对256号专机黑匣子的关注,包括它的有无,现在还似乎很难给出准确的结论。但从唯科学主义的角度出发,没有经过实证的科学,都是建立在主观的猜测,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有专家拿出技术论文的情况下,我们还只能相信它根本没有装配,或者装配了没有找到可早已拆除。

这个结果恐怕令有些人失望。但如果回过头来再看,对于林彪事件的调查,从上一个世纪70年代初庐山会议之后,就由毛主席带领叶剑英元帅结合陈伯达的问题进行调查;在“9·13事件”之后,又组织全国性的“揭、批、查”运动,包括成立专家组对专机进行深入调查;1980年,结合拨乱反正再一次组织全国性的“两案”审理,以特别法庭的判决达到案件终结,应当是给予了国家性结论。真理允许怀疑,但也不允许建立在没有事实根基上的怀疑。

林彪案件整个调查工作长达十年之久,这在国际上也属于少见。为什么“树已静,而风不止”。笔者个人认为,这同涉案人亲属说话前后不一,亲属和亲属之间出现不同观点有关。本来是家庭不同其见,后来被相关利益人推至社会,许多本已结论的事情,再一次被怀疑和放大。这就是这件事情结案已定,风言不止的原因。

笔者作为一个关注者认为:对于世界上一些风云人物相关的事件和死亡,历来都有一种“后议症”,包括德国希特勒之死、美国肯尼迪和日本安倍被刺杀等,尽管给出了一定的结论,但坊间信息来源、价值认知和利益喜好不同,有一些街谈巷议,社会应视为正常才是正常。但这恰恰是给了史学和史学界的空位,文史部门应当担起历史的责任,包括有效破解“黑匣子”之谜。随着历史的沉淀,人们应当听到以史资政、服务于民的更多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黑匣子   专机   文化大革命   苏联   记录器   记录仪   前苏联   扑朔迷离   笔者   结论   事实   飞机   记者   事件   作者   历史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