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中国内政,要与中国脱钩,立陶宛遭欧盟抵制,如今欠债想到中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政府无视中国外交部的多次交涉、抗议和严正警告,悍然宣布:

允许台湾当局在其设立“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企图模糊台湾的国际法地位。

这显然是公然插手中国内政,挑衅中国底线。

这则消息宛如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国际舆论。

各方纷纷好奇,作为受害方的中国,接下来会有何种应对方式。

当天,中国外交部就宣布将两国外交关系降级为最低一级的“代办级”。

以此强硬回应立陶宛的无理挑衅。

让人疑惑的是,立陶宛这么一个国土面积仅有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百万的弹丸小国,为何会突然如疯狗一般触碰中国的外交红线?

立陶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其突然化身“反华急先锋”的背后又有哪些隐情?

或许这一切还要从这个国家刻在骨子里的民族属性说起......

历史逻辑下的反华基础

公元10世纪左右,波罗的海附近的民族开始分化。

立陶宛民族也就在此时开始逐渐形成。

但直到12世纪,立陶宛人的文明都还很落后。

他们只是形成了松散的部落联盟,大抵处于奴隶制社会的水平。

又经历一个世纪后,转机来了。

当时的东欧地区大多信仰基督教。

尽管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但终究同是上帝麾下的“同门兄弟”。

可立陶宛却是个异类。

在一众基督教国家的包围下,其悍然维持着多神信仰。

立陶宛的“标新立异”大概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为了让上帝的“福音”覆盖整个东欧平原,西欧的天主教势力在立陶宛北部集结起“利沃尼亚骑士团”,开始对异教徒的圣战。

面对外敌的入侵,原本松散的立陶宛爆发出惊人的团结力。

在战争的洗礼下,立陶宛民族终于完成了整合,并击败了强大的入侵者。

随后,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立陶宛人开始疯狂向四周扩张势力、

其先后用兵上百次,一时间成了东欧第一强国。

1236年,一代雄主明道加斯在征伐中统一了立陶宛各部,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国。

登基伊始,他就利用蒙古人西征导致天主教势力无暇他顾的机会,彻底驱逐了“利沃尼亚骑士团”。

同时,明道加斯还向东南方向用兵,吞并了大量东斯拉夫人的土地。

一时间风头无二。

在这种背景下,教皇为了集中力量对抗蒙古人,被迫同意将明道加斯加冕为国王。

以此来稳住他。

立陶宛雄主-明道加斯

结果得到王冠的明道加斯不到十年就反戈一击。

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清算天主教徒。

立陶宛之民族性可见一斑。

16世纪中叶,立陶宛迎来了其历史的顶峰。

通过多代的政治联姻,立陶宛与波兰合并成联邦。

全盛期的“波立联邦”接连打败了包括瑞典、奥斯曼土耳其在内的传统强国。

甚至一度向东,打穿俄罗斯,攻占莫斯科,并扶植起一个统治数年之久的傀儡政权。

如今网友们调侃的“平独镇露大波波”,其实也有立陶宛的一半功勋章。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立陶宛人一直有一种极度的民族自豪感。

但随着立陶宛的衰落,这种自信心逐渐演变为一种无理的自负。

正所谓,盛极必衰。

随着周围列强的不断崛起,再经历18世纪末期,沙俄、奥地利和普鲁士先后三次瓜分波兰后,波立联邦最终灭亡。

立陶宛也尽数归入沙俄。

对于这样一个曾经在东欧大地纵横捭阖、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而言,自然不可能心甘情愿地给沙皇当顺民。

因此,自并入沙俄以来,立陶宛始终起义不断。

可以说他们与俄罗斯民族之间,早已结下了难以化解的血海深仇。

1926年,立陶宛境内的纳粹分子通过政变上台,“反共”的基因就此埋下。

二战期间,立陶宛一度为了反抗苏联,积极倒向纳粹德国。

1944年,苏联红军反攻之际,立陶宛境内仍然组织起名为“森林兄弟”的大规模反苏武装。

以此抵抗苏军。

直到五十年代,苏联调集重兵,重重围剿才大体上压制住反抗势力。

后来,尽管苏联向立陶宛倾斜了大量资源,将其建设为苏联内部较为富裕发达的地区。

但仍然不能抚平两家之间的仇恨。

迫于立陶宛地区强烈的反苏氛围,苏联又试图通过移民解决问题的方式。

但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直到苏联解体,立陶宛境内,俄罗斯移民比例也不足人口的一成。

等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历来“反骨”的立陶宛在“民主化改革”的幌子之下,积极策划分裂运动。

并最终于1990年,第一个宣布脱离苏联。

这无疑给了俄罗斯人致命一击。

纵观立陶宛的历史,他们突然对中国做出恶劣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制霸东欧的辉煌过往,他们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民族自信心。

在这种自信心的驱使下,他们从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及自身如今的实力。

蜉蝣撼树般的挑衅中国也毫不奇怪。

同时,他们数百年刻在骨子里的“反共”基因,也让他们对中国天生带有敌意。

立陶宛的历史给了他们“反华”的逻辑基础。

一旦被别有用心的外国势力利用,做出什么不智之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欧美羽翼下的美好发展时光

从苏联脱离以后,立陶宛积极拥抱欧洲,并在2004年先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在欧美的庇护下,小国寡民的立陶宛的确迎来一段美好的发展时光。

得益当地介于大陆性和海洋性之间的独特气候条件,立陶宛夏季较长,且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

在加入欧盟后,为了适应欧洲经济的整体布局,立陶宛开始集中资源大力发展农业。

从而有效发挥其作为“东欧粮仓”的功能定位。

立陶宛的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

其中种植业又以谷物、蔬菜和马铃薯为主。

为了有效向西欧出口粮食,立陶宛着重加大各类麦子的种植。

据其经济部门的统计,为了适应欧洲内部的需求,相较于2011年,2015年立陶宛国内的小麦、黑麦和荞麦的种植量就分别提升了51.7%、29.8%和35.9%。

而在畜牧业方面,在西欧平原大量蓄养牛羊的情况下,立陶宛另辟蹊径地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业。

凭借其低饲养成本的优势,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禽类出口国。

为了扶持立陶宛,欧盟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大力补贴立陶宛农业。

根据官方数据,立陶宛2015年的所有对农业“直接支付”中,有超过九成来自欧洲农业担保基金。

算下来,每名立陶宛农民可以获得每公顷约46欧元的补贴。

在欧盟的补贴之下,立陶宛凭借农业出口获得了大量利润。

同时,为了进一步融入欧美经济圈,立陶宛在脱离苏联后,就开始了积极地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立陶宛通过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废除价格管制以及涉及金融、税收在内的多方面体制改革,来逐渐实现经济体制转变。

即,从苏联时代的计划经济向欧美自由主义经济体制。

1991年,立陶宛颁布了《初步私有化法》。

至此,他们开始了将各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和各种国有资产在内的全民资产逐步私有化。

其涵盖的领域包括商业、公共服务、工业、农业和医疗教育在内的几乎涉及立陶宛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货币和银行业的改革。

1992年,立陶宛彻底退出卢布区,转而使用临时货币塔朗。

同时,其开始大规模引入欧盟的通用货币欧元。

为融入欧元区做了货币上的准备。

而银行业的改革则更为彻底。

立陶宛彻底取消了对外国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限制,积极引入外资收购国内原本的国有银行。

截至1999年,立陶宛国内商业银行中,外资控股的占比接近50%。

立陶宛如此出卖国家利益,自然获得了欧美强权的青睐。

他们为立陶宛提供了充足的投资和各种福利补贴政策。

抱上欧美大腿,并十分“明智”地做好规划定位的立陶宛,经济的确取得长足的发展。

2020年,这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小国人均GDP突破两万。

也正是这种经济上的成功,似乎让立陶宛找回了昔日东欧大国的感觉。

他们开始在国际事务上屡屡大放厥词。

因此,飘飘然的立陶宛在背后势力的鼓动下,将矛头指向中国。

谋求稳固地位下的反华急先锋

理性来讲,立陶宛突然扛起“反华”大旗,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小国莫名“失心疯”。

实际上,从成熟的政治角度出发,立陶宛的惊人之举存在内在合理性。

我们都知道,立陶宛在苏联解体后,游刃有余地腾挪于欧美之间,左右逢源获取利益。

除此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身上“反俄、反共”的标签。

正是因此,其能很好充当意识形态对抗的棋子。

再加上,立陶宛处波罗的海沿海,扼住俄罗斯西出咽喉。

这才让欧美对其如此重视,以至于不计代价地提供经济上的援助。

因此,从立陶宛的角度来讲,为维持这种利益,就要不惜一切代价,证明自身存有价值。

那么,作为美国如今头号对手的中国,就理所应当地成了立陶宛“展现自我”的新对象。

更何况,单从立陶宛本国来看,其与中国的经济绑定程度并不大。

或许是他们想着,即便得罪中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不仅如此,还反而有可能得到欧美主子的“奖赏”,获得更多利益。

基于这种动机,立陶宛才开始其一系列的“反华”表演。

其先是在2021年,以“制造了欧洲内部的分裂”为理由,宣布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建立的“17+1”合作机制。

随后,立陶宛政府又大打“台湾牌”,试图在红线上挑衅中国。

今年(2023年)4月5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更是直接在美国电视媒体面前,嚣张放话:

“我们有勇气与中国脱钩。”

但是,一个小国在无冤无仇的情况下。突然得罪一个大国毕竟于理不合。

因而,这其中必然存在第三方势力的暗中推动。

那么在当前局势下,有动机、有能力做这件事的,毫无疑问就是美国了。

要知道,当“台湾驻立陶宛代表处”正式挂牌后,立陶宛便接到美国赏赐的6亿美元出口信贷协议。

更何况,站在美国的立场,其推动立陶宛攻击中国,也算是一石三鸟之计了。

其一,可以利用一个对自身无足轻重的立陶宛去给中国制造麻烦。

在将自己摘出来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消耗中国的实力和精力。

其二,此举还能牵制欧洲。

通过立陶宛这么一个欧盟国家,来制造“另一种声音”,打乱欧盟内部整体的对华战略。

从而让纷乱中难以整合意见的欧洲,最大限度地受其影响。

其三,也是美国用心中最险恶的一点,那就是利用立陶宛离间中欧之间的互信关系。

尽管欧洲在惯性上作为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怀有敌意和歧视。

但双方整体上,依然保持和平友善的外交关系。

中欧之间的经贸合作,更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因此,在对华战略上,欧洲一直处于一个左右逢源的状态,令美国头疼不已。

如果能利用立陶宛有效松动这一关系,那么对美国而言将是莫大的收获。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立陶宛行为的背后,是有着缜密的实现逻辑和一整套行动预案的。

可谓是,有备而来。

但结果证明,立陶宛看似“霸气”的发言,对中国乃至欧盟都无关痛痒。

首先是我国方面,面对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我们向来不手软。

2021年11月21日,我国外交部网站发布声明,宣布将与立陶宛的关系降为代办级。

而针对其“脱钩言论”,我国也只当是跳梁小丑,完全没有理会。

不过对此,欧盟倒是反应激烈。

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来中国进行访问。

回国后,他立马作出声明:“欧洲坚决不能和中国脱钩。”

另一边,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紧随其后表达立场:“欧盟也完全不赞同搞脱钩断链。我们要和中方加强交往对话,开展互利合作。”

结语

大国之间的竞争,终究以实力说话。

历史大势更不可能被一些宵小之辈所影响。

立陶宛总统

美国妄图用立陶宛打乱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计划的图谋,也必然不可能产生实质上的影响。

一切阴诡之计,不过是历史眼中的笑话。

而立陶宛呢?

一个横跳于大国之间,试图获取不义之利的鼠辈。

最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小丑而已,并最终要为其不义之举付出代价。

在中国的贸易制裁大棒挥下后,原本以为无关紧要的立陶宛惊讶发现。

一旦中国禁止与立陶宛有关的任何商品,都不得进入中国后。

大量的欧美企业被迫撤出立陶宛。

这无疑给立陶宛经济造成重创。

立陶宛外长

如今网传,立陶宛逾期外债已经高达470亿美元。(但就立陶宛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债务额度约为314亿美元,外债额度约为188.3亿美元

虽然真假我们不能轻易判断,但能看到的是,立陶宛国家经济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而这时,或许是看到其已没有利用价值,美国和本就自顾不暇的欧盟也压根没有打算帮忙。

辗转之下,立陶宛又转变嘴脸,希望恢复与中国的关系。

并以租借本国最大港口克莱佩达港给中国为条件,借款200亿美元。

当然,如今对于此事,我国方面还没有任何官方表态和声明。

毕竟,立陶宛是一个曾妄图损害中国利益的宵小。

杀鸡儆猴,正当如此!

参考文献

《立陶宛农业研究》 曲春红 《农业世界》

《立陶宛经济转型中的私有化改革》 王忠培 《经济研究导刊》

《波罗的海三国》 李兴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立陶宛   沙俄   波罗的海   中国   明道   立陶宛人   欧盟   东欧   苏联   欧洲   内政   美国   势力   欧美   农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