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5G进村 新基建为皖北乡村注入新动能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组织的“新国企新基建新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切身感受到5G新基建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安徽太和县大新镇张路口村邢寨自然村,一望无垠的绿色麦田里,一杆杆颀秀的麦子长势喜人。在田埂旁,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一位农户正忙着给身边的无人机添加农药,在智能手机的操控下,满载农药的无人机从地头快速起飞,在麦田的上空按照预设航线来回穿梭,均匀地喷洒着,机身后一条雾状“丝带”,如绸布一般拂过麦田,泛起了层层麦浪。短短几分钟,一片麦田就喷洒完毕,无人机也回到了起点,科技感十足。

“现在气温越来越高,尤其经常下雨,小麦很容易发生赤霉病等病虫害。往年都是人工施药,效率低还会错过施药时间,现在村里有了5G信号,用上了无人机,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不少成本。”邢寨村种粮大户邢东晓种了500多亩小麦,他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笔账:通过5G智能手机操控无人机施肥、施药,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30倍,每亩地可以节约20%的成本。

邢东晓所居住的邢寨自然村常住人口有2000多人,近二十年来,因为没信号,称得上是座“信号孤岛”。

“有几十户村民在家里手机没有信号,对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时任大新镇张路口村党总支书记徐立德接受采访时说,由于和外界沟通不畅导致村里种植的几十亩草莓市场信息滞后,有时一斤少卖好几块钱。还有村办木材加工厂,接不到客户下单电话,耽误了好几笔生意。

手机信号畅通成了乡亲们翘首以盼的事。徐立德介绍道,去年7月,村民邢东晓根据乡亲们尤其是孩子们的建议,在人民网向太和县留言反映了这一情况。得知此事后,太和县政府立即安排太和县经信局开展调查工作,并邀请铁塔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查勘、检测信号、寻找问题根源。经检测,邢寨村及周边部分区域处于信号覆盖盲区,需要在村中新增一处通信基站,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中国铁塔阜阳市分公司迅速入场,协同三家运营商,经过勘察选址、搭建地基等系列流程,开始紧锣密鼓地统筹建设安装。

今年1月,一座45米高的5G通信基站在邢寨自然村西王竹园拔地而起,解决了当地多年来的手机信号弱覆盖问题。“信号通,财路也通了!村里的药材、草莓和板材工厂的市场越来越大,有的村民还在田间地头开起了直播卖货。”徐立德面带笑容地说。

如今,这座5G通信塔正变身为服务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息桥”。

“截至目前,已建设5G宏站6581个,开通5G设备6295套,5G用户数达267万。各县区政府均成立了5G协调小组,并出台了支持5G发展政策。”中国铁塔阜阳分公司通信发展部经理孟兆平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阜阳市已实现市城区及县城室外连续覆盖、乡镇及景区重点覆盖、重点场所及住宅区室内有效覆盖,有效支撑各行业5G应用需求,形成“政府主导、铁塔统筹、行业协同、社会支持、共建共享”的5G建设新模式。

张路口村邢寨自然村麦田上空无人机正在作业 图片来源:阜阳铁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太和县   阜阳市   大新   阜阳   无人机   自然村   作业   动能   铁塔   基建   麦田   村里   中国   村民   乡村   信号   记者   通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