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王涘海:由青少版图书《半条棉被》想到的

由青少版图书《半条棉被》想到的

文/王涘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100多年前,梁启超就发出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呼喊。青少年思想行为极具可塑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修养尤为重要,这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这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负能量的阅读很难开出艳丽的正能量的花朵。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摆在青少年面前的阅读选择也是令人目不暇接,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误入歧途。我国的文化教育机构、出版传播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少年阅读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

我们应该为青少年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把青少年推向什么样的阅读轨道?

湖南是红色沃土,“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七步之内,必有芳草”。“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在1934年的红军长征途中,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度”专题陈列馆时指出,“半条被子”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当年红军缺吃少穿、生死攸关的时候,还想着老百姓的冷暖,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半条被子”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自带“理想、信念、奋斗、奉献”的流量,把这样的故事讲给与革命历史疏离、对革命历史缺乏了解、生活在温室中的青少年,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极为有益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立足本土,在电影《半条棉被》的基础上,针对青少年联袂组织编写的青少版图书《半条棉被》,正体现了他们牢记历史重任,积极面向时代、未来的责任和担当。

“半条被子”的故事真实而深刻,可谓感天动地。但往往很多感人的革命故事在写作者手里变得味同嚼蜡,一个生动的故事结果变成了简单的政治说教,不但没起到正面教化的作用,反而让人心生反感,怀疑故事的真实性,甚至导致很多青少年读者对此类题材的图书望而生厌。青少版《半条棉被》却不然,出版者、编写者针对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精心策划图书、讲述革命历史故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次饕餮的精神盛宴。

青少版《半条棉被》至少在三个方面可圈可点。一是图文并茂。全书绘制了19幅插图,再现了当年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故事中重要的场景、人物。这些插图简约,以黑白为主,但红旗、五角星、红袖章等却以红色呈现,既暗喻了图书的红色主题,也使画面更生动形象,这些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加深了阅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二是少年视角。与很多其他“半条棉被(被子)”故事版本不同的是,这个故事中有两个少年一个儿童的加入。重点塑造了坚强勇敢的小战士四娃和在革命精神感召下最后加入红军的瑶族少年海伢子两个少年人物形象,且以海伢子的成长为线索铺开故事。这样的设计很容易留住青少年读者的目光,让他们共情入戏,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三是小说笔法。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但时间久远,很多当事人都已去世。很多细节无法考究。如果完全追求真实,那这个故事只能是片言只语,很难给人深刻的印象,这反过来也会损害故事本身的真实性。编写者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大历史观原则,大的历史事件、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保证真实,次要人物、一些推进故事的细节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虚构。同时编写者精心构思,取材有度,巧设悬念,使得“半条棉被”的故事圆融丰满,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对青少年读者来说,青少版图书《半条棉被》既是一本很好的思想品德教材,又是一本优秀的文学读物。因为出版者和编写者的用心,这本图书甚至对成年人来说,也有很强的感染力。就像出版者在“引”中所说的“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会为之感动,无论是过去,今天,乃至未来,这种感动将是永恒的存在”!也正因如此,这本图书也是对那些“为开创自由和幸福的新中国而战的革命先烈们”最好的纪念!

王涘海,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版图   棉被   伢子   编写者   出版者   湖南   插图   红军   这个故事   被子   青少年   书评   少年   真实   故事   图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