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滕加贵的“礼物”:日出云岭,光耀爨乡

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评判一个“好人”,应该要用什么标准呢?

家住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永清村滕加贵,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

季羡林先生语录: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就是好人

在滕加贵的认知中,自己这些年的一路走来,得到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太多帮助,于社会而言,扛起一个家,已经耗尽了他太多精力,他已经没精力再为社会做什么回馈,他算什么“好人”?

于家庭而言,岳父岳母以及妻子,在30多年前接纳了他,让他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一双可爱的儿女,而他,现在做的一切,无非是在回报而已。

可是,滕加贵不知道的是,一个“好人”,从来不觉得他自身是一个“好人”。“好人”滕加贵从来只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在1989年,腾加贵从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纳章镇方郎村入赘到陆良县小百户镇永清村。和孟鸭焕组建了一个温暖的小家。

在那个时代,可能大多观念都觉得,男人最重要的事业是传宗接代,上门女婿是不得已的选择。

可是,滕加贵却不这样觉得,他只觉得自己应该上辈子积德了,有了家,有了妻子孟鸭焕温柔贤惠,“岳父”孟东和视自己为己出。

新婚后的第一年和第三年,又喜添儿子和女儿,凑成了一个好字。

那个时候的滕加贵,走路带风,每天有使不完的劲,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

在新中国的大跨越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滕加贵一家三代同堂,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爱是一道光,温暖别人,照亮自己

时间来到2015年,如同中国大多数家庭一样,在土地里拼命耕作的滕加贵夫妇,还在谋划着如何建设新房,如何供养子女,这么也得让一双听话的儿女走出农村。

2015年前的滕加贵,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高尚,在他的认知中,一个成年人,就是不要给国家添乱,不给社会添堵,不给家庭添忧,不给亲友添烦,过好赡养好父母,养育好子女,就足矣。

但这些认知朴素的底色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好人”的逻辑。

2015年之后,滕加贵一家平静的生活,忽然起了波澜。

滕加贵一直记得,在2015年的那一天凌晨5点多,原本还在计划着农忙完,带父母和妻子去陆良县城逛逛,买点衣物。

可是,半梦半醒之际,忽然就被妻子痛苦的呻吟声吵醒。慌忙抱住妻子的他,发现孟鸭焕已经大小便失禁、说不出话来。

腾加贵一下失神了,极力压制住内心的慌乱,在同村人的帮助下,把妻子送到了医院。

“是脑溢血,医生说很严重,就算是医好也有可能是植物人。”在妻子被推进手术室时,腾加贵的精神一直处于恍惚状态。

恍惚中的滕加贵,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救人”。开始掏出手机到处打电话借钱。

卖完洋芋,家里还剩五千块,拼拼凑凑后,滕加贵凑齐了八万元费用。

手术后的第二天,腾加贵终于在医院重症监护室见到了妻子。看着枕边人剃光了头发,戴着头套,身上插满了管子。滕加贵忍不住哭了起来。

孟鸭焕刚刚恢复意识,不能讲话,她睁大眼睛望着眼前的丈夫,眼眶里也全是泪水。就这样,两个人泪眼相视,无语凝噎。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语言

也是从那一刻起,腾加贵暗暗发誓:“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一定不再让她受苦。”

康复出院后,孟鸭焕落下了后遗症:左侧肢体偏瘫、语言障碍,以及癫痫等。病情不稳定时,癫痫一天会发作一两次。一次,因找不到筷子,腾加贵担心发病的妻子会咬断舌头,竟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妻子的嘴里。等妻子恢复意识后,看到丈夫手上的伤,内心哽咽难抑。

生活的压力腾加贵独自咽下,即便孟鸭焕什么也做不了,但他说:“只要看到她好好的,我心里就高兴。她在,家就在,既然选择了她,就要对她负责。”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滕加贵并不认可这句话。

滕加贵朴素地认为,“夫妻应是同命鸟,灾难临头一起飞”,此后的8年,滕加贵就像当初带女儿那样,每天照顾好妻子的饮食起居,在去地里忙活。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20年春,正是洋芋播种时节,腾加贵的岳父孟东和旧疾复发,高血压、脑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多种疾病,已经严重到无法下地走动的地步。

一头是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的妻子,另一头是生病住院的岳父,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落在了刚过大衍之年的腾加贵肩头。

《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那段时间压力真的太大了。”这种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体力上的,更多的来自精神上和经济上。看病需要花钱,但对于以种地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土地无人打理,也就意味着这一年的收入打了水漂。

陆良县人民医院距离永清村约半个小时路程,腾加贵经常骑着他那辆电动车往返于医院、家中、地里。时常是安顿好妻子,再赶去医院照顾岳父,给他换洗衣物、擦洗、按摩、翻身……做完这些,再去地里干农活。

不管多忙多累,在岳父住院的日子里,这样的“三点一线”日常几乎从未间断过。

同病房的病友们对孟东和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夸赞他找了个好姑爷,每当这时候,孟东和总是回答道:“我这个‘儿子’,可比亲儿子还要亲!”

半个多月后,孟东和康复出院了,而腾加贵的体重则掉了10斤。“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照顾老人也是应该的。”腾加贵说。

在滕加贵的观念中,人生的老天爷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人与人的相聚也是缘分和礼物。

所以我们出现在其他人的生命中,不应该是负担而应该是礼物。

滕加贵不但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有时候,但孟鸭焕情绪崩溃的时候,滕加贵常常开导她,现在虽然你身体不好,但别想着是拖累我和子女,要知道,你给我生育儿女,让我从马龙到陆良有了一个家,你是上天给我最好的礼物。要留机会给我珍惜回报你。

子女在看着我们,父母也需要我们,人生中,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你只要好好养好身体,现在国家社会政府都记挂着我们,医学越来越发达,一切会好起来的。

是啊,何谓“好人”,或许从滕加贵身上,就能得到答案。那就是——“礼物”。

碧草之芬,幽兰之馨,“好人”的“礼物”,在山野乡村,如日出云岭,留下温暖无尽!

爱出者爱返,福出者福往。当我们出现在社会上,出现在他人的生命中,是惊喜的“礼物”,其实就是一个好人。

就像现在的永清村,因为有了滕加贵一家的存在,农村老话说的,“没有榜样有比样”,整个村子村风家风都好了许多。

2022年,在云南省文明办开展的“云南好人”推荐评议活动中,腾加贵被授予了“孝老爱亲好人”模范称号。

随着他的事迹传开,何尝不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重新审视婚姻和家庭,给现在动辄就离婚的小年轻,更多的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

生活中,腾加贵不善言辞,但他的“礼物”人生中,却也并不都是苦难,也有着巨大的幸福收获。

如今,他的两个孩子也都相继成家立业。大儿子在昆明市的一家药企上班,小女儿在红河州当小学老师。

他们在帮着父亲扛起生活的重担,孝敬老人,照顾母亲中,也在潜移默化中被父亲的孝和爱感染着。

6月,腾加贵的儿子腾利兵的小家就将迎来新生命,一家人的感情和睦,儿媳每隔两天会给腾加贵打视频电话嘘寒问暖。

“父亲经常跟我说要对我的妻子好,就像他对我妈那样,两个人既然结了婚,不管发生什么都要照顾好对方。所以,我妻子跟家里的老人感情也特别好。”腾加贵的儿子说。

“在我心中,我的爸爸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他虽然不识字,但却践行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朴素道理”,现在已经是老师的腾丽霞说。

一个好人,不但让自己趋于更好,也能让社会趋于更暖

事物都有两面性,或许人们大多看到的是滕加贵一天的连轴转,家里家外一起忙,但在滕加贵看来,他的人生,却因为妻子的需要,才显得“责任”重大。

滕加理解的“责任”重大,其实就是人生真正的价值,说明我们的人生的“礼物”,是别人所需要的。

孟鸭焕出院两年后,剃光的头发慢慢新长了出来,滕加贵自学理发、编发。每天早上给孟鸭焕梳头发、扎头发,这些年他从未落下过。齐刘海、低马尾,跟34年前两人初见时的发型一模一样。

门外,电动车响起,是腾加贵回来了。为了照顾妻子,这些年他从未出过远门,即便是下地干活,也是每隔一个小时就回来一次。“把她留在家里,我出门心里老是会担心,想着她会不会摔倒?是不是该上厕所了?口渴不渴……看见她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互相牵挂的心灵,都是甜蜜的。 疾病、贫穷确实令人无奈和遗憾,但深情不及久伴,或许,“好人”滕加贵留给我们太多思考:在他眼中,父母妻女是都是上天馈赠他的“礼物”,他必须要好好珍惜,但是,他何尝不是家人的“礼物”,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礼物”。 叶文圣、马雪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陆良县   云岭   曲靖市   永清   好人   云南省   礼物   头发   岳父   日出   子女   光耀   妻子   家里   父母   家庭   人生   社会   滕加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