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激情2分钟视频”曝光,冲上热搜:放纵的人生,太可怕了

前几天,一条新闻上了热搜。


在五一期间,成都一辆高铁上,一位女子竟被当众掌掴。


施暴者被人制止,仍然不依不饶。


什么人可以如此嚣张?

事情的源头,始于一个熊孩子。


当时女孩坐在前座,后座三个位置坐了2大2小。


后座的孩子玩游戏时,不断撞到女孩的椅背。


女孩忍耐多次后对方却毫无收敛,于是她转身提醒对方,“不要撞椅背了,要有礼貌一点哦,家长也不管一下。”


但对方却置之不理,一切照旧。


女孩多次劝说,希望家长可以约束孩子。


没想到对方家长反而开始理直气壮的骂她:

“小孩子至于嘛”

“瓜婆娘”



女孩气不过,回骂“傻逼”。


对方持续加大输出,甚至要求女孩道歉。


争吵之中,没想到小孩妈妈直接一巴掌扇到女孩脸上。


冲突升级,女孩还手反击,而对方家长始终维持着那样理直气壮的蛮横。


甚至列车长来了,都毫无收敛。


他们对女孩大吼,似乎声音大就赢了。


不知是否之前也用这种方式让别人屈服过。


但这种方式,或许一次两次会有人怕麻烦而避让,却不会一直有用。



家长动手打人后,附近一位东北大哥都看不过去,走过去仗义执言:


“我听的很清楚,你哪有理?”

“骂是你先骂,打也是你先打!”

“只许你录人家,不许人家录你,还摔人手机”

“三个人吵一个人!”

“有小孩并不代表有理”



东北大哥最后获得周围乘客一片掌声。



后续双方报警处理,女孩表示:不和解,也不要赔偿,只想打人者有该有的惩罚。





其实类似的事件,近年频频发生。


高铁这样公共却又封闭狭小的空间更是重灾区。


有孩子在高铁大声背乘法口诀,声音传遍整个车厢。


脚上还不断踹前座。


在被乘客和乘务员提醒后,孩子消停了十分钟,又故态复萌。



而家长却全都视而不见,一直纵容孩子。


还有的小孩似乎把身前的桌板当成玩具,像骑自行车一样用双脚轮流踩踢,持续时间还不短。


家长一直在旁边,却置之不理。



还有小孩全程尖叫,嚷了一路。


有乘客提醒家长,家长却说:


“没有法律限制我们喊吧”

“嫌吵你们去坐高级车厢”



其实,在这些场景中,最让人愤怒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家长”。


视频中能看出,很多孩子已经到了可以沟通,能听懂别人说话的年纪。


可家长却放纵孩子骚扰他人,又把责任推的干净。


他乘客抗议提醒,他们就反过来责怪别人:

“小孩子是这样啦”

“别跟小孩计较,怎么这么小气”

“你们去别的地方吧”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熊孩子背后,常常站着一些熊家长。


他们总是觉得,因为是小孩,其他人都理所当然要迁就他们。


但对其他乘客来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也是在旅程中疲惫奔波的旅客。


“孩子还小”本该是引导和教育他的理由,而不是放纵他的理由。


小孩并不会天然的“长大了就懂事了”,放纵才是真正害了孩子。


今年1月,河南优衣库发生了一次事件。


一名女子正在优衣库里试衣服时,突然有2个男童多次猛推帘子,幸好店里人不多,她才没有走光。



女孩去制止,没想到反过来被对方家长辱骂。


一开始对方骂她“没素质”:“怎么能跟2岁的孩子计较”。


但孩子身高已经到成人腰部,不可能只有2岁,在场店员推测应有5岁左右。


可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拿“小孩”推卸责任,仿佛他们可以永远“2岁”。


后来看到女子年轻漂亮,就直接转为骂她看上去就“不正经”,“不检点”,造谣她从事特殊职业。


难道觉得这样就可以正当化孩子的行为?


这些家长做错事的第一反应,永远不是认错道歉,而是把锅甩给别人。


明明自己孩子做错,却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就是我骂你”,还扑上去抢女生的手机。


在这些人眼里,错的永远都是别人,他们是不会有错的。


上海迪士尼也发生过相似的事。



一名年轻女子称被一位8岁小男孩“咸猪手”,女孩上前理论。


没想到对方母亲开始发飙,开始疯狂推搡打骂。



另外还有两个同伴加入,甚至把女子推在地上打。


视频中出现多处被消音的辱骂,内容还是熟悉的配方。



还有熊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把主人的口红涂得柜子上、桌子上到处都是。



家长却以一句“小孩子不懂事”就打算糊弄过去。



主人都还没要赔偿,只是要孩子道歉,对方就开始倒打一耙。


“不是没多大事吗?”

“我忙”



道理讲不过,就开始用身份压人:


“我是长辈,你说话要注意”



最后,又是那一招,污蔑女孩职业。



于是在她口中,一切反而变成女孩买口红的错,反正她孩子是不能道歉的,她是没空教育孩子的。


从许多的案例中,能看出熊家长胡搅蛮缠的套路:既然道理讲不过,就不讲道理。


他们不会就事论事,只想用尽办法逼退对方,大吼、谩骂、人身攻击、污蔑造谣。


都行不通,就动手打人,抢手机砸手机。


有这样的家长,也难怪会出现那么多熊孩子。


他们把“孩子还小”当做万能的免责金牌,但没有人可以永远“免责”。


小问题不教育,大问题犯错的成本更高。


有小孩因为好奇孕妇被推倒会不会流产,就猛推一位怀孕4个月的孕妇。



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楼外装修,吵到他看《喜羊羊》。


他就用小刀把工人下方的安全绳割断。


工人在半空悬挂了40多分钟,后来双手都脱力,幸好最后被消防人员救下。



还有小孩无故用脚踢公交上的乘客,碰上了暴力分子,被乘客暴起摔打。



有些孩子甚至养成了“我还小,反正不用负责”的思维,明知犯法也不怕,最后毁掉一生。



都说太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因为他们总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最前面,忽略自己的感受。


但是反过来,只关注自己,忽略别人的感受,就走了另一个极端。


婴儿都是自我中心的,但在小孩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就要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基本的换位思考,明白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不讲道理的纵容,辛苦养大的孩子,也不过是一个个“巨婴”。


他不懂尊重他人,别人也就不会尊重他。


他不懂考虑别人的感受,身边的人就会逐渐远离他。


他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么对他。


就像那句话说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希望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投票。”


每一次对熊家长的抗议,对熊孩子的教育,也是在为一个更文明友善的社会投票。


少一些蛮横和暴力,才能多一些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希望未来出行时,我们不必再担心遇到熊孩子、熊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猛推   椅背   置之不理   蛮横   后座   理直气壮   乘客   小孩子   没想到   道理   小孩   家长   女子   激情   孩子   女孩   人生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