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驻文莱大使肖建国:去年双边经贸额再创新高 “一带一路”推动文莱经济多元发展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自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始终保持较快增长。

5月9日,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同比增长16%,增速高出全国整体10.2个百分点。

文莱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与中国合作成果同样丰硕。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文双边贸易额30.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近日,中国驻文莱大使肖建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文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双方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与文莱“2035宏愿”对接,全面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可喜成效。

从1991年建交,到2013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再到2018年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文两国关系不断提质升级。在肖建国看来,中文双边关系呈现出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务实合作持续拓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以及多边协调合作良好等特点。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在中文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关系一定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启新未来。”

肖建国。资料图

中文关系是合作共赢的典范

《21世纪》:1991年中国和文莱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您如何评价中文关系,双边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

肖建国:中国与文莱是隔海相望的近邻、相互信赖的朋友,共同发展的伙伴。建交32年来,中文关系健康发展,树立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回首过去两国关系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两国高层交往频繁。高层交往对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十分重要,发挥了战略引领作用。建交以来,中国历任国家主席均访问文莱,文莱苏丹先后12次访华或来华。中国国家领导人于2018年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与苏丹哈桑纳尔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个人友谊。去年11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与苏丹哈桑纳尔在泰国曼谷出席第29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会晤,这是两国领导人在新冠疫情以来首次线下会面。双方就中文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二是务实合作持续拓展。两国建交以来,特别是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拓展。2022年两国经贸额达到30.8亿美元,同比增长7.5%,比建交之初增长了200多倍,创历史新高。恒逸石化进入文莱极大助力了文莱油气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是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为推动文国民经济及经济多元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摩拉港、海世通渔业等“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项目也蓬勃发展,实现双赢。

三是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建交以来,中文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地方和青年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抗击疫情中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升华了两国传统友谊。目前,随着中国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和文莱被列为中国出境团队旅游国家名单,相信两国人文往来将更加密切,中文关系的民意社会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四是多边协调合作良好。今年是中文建交32周年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关系一定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启新未来。

双边投资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1世纪》:中国是文莱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之一。我国对文莱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中国和文莱共建“一带一路”,给当地经济、民生、交通等领域带来哪些影响?

肖建国:2018年中文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及相关合作规划,文莱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双方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与文莱“2035宏愿”对接,全面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可喜成效。刚才我谈到了双边贸易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下面我着重谈下投资方面的合作。

中国对文莱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石化、港口、金融、通信、水产养殖等领域,中文投资合作为促进文莱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创造就业、培养人才、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已实地走访调研了多家在文中资企业,这些企业建设的项目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文莱政府和百姓的称赞认可。

一是中文合资企业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该项目是文莱最大的单一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被写入2018年中文两国联合声明。项目于2019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三年多来保持满负荷、安全、稳定生产,综合效益良好,为延长文莱油气产业链、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发展和就业、培养本地专业人才、促进文莱经济多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方统计,2021年恒逸项目出口占文莱出口总额的52%,项目产值占文莱GDP超过7%,被文政府称为其经济发展的“游戏改变者”、开启工业化进程的“钥匙”,成为文莱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二是淡布隆大桥(苏丹奥马尔·赛福鼎大桥)。

三是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摩拉港合资项目。

四是“健康文莱”疫情响应平台系统。在文莱发生疫情后一周,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逆行抵文,协助文莱成功建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疫情应急响应平台“健康文莱”,帮助文莱政府实时监测、追踪和发布疫情信息、掌握人群健康状况、提供决策分析和支持,为文莱抗击疫情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莱政府对此高度赞赏,多次在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称赞该平台系统,并作为抗疫经验与他国分享。目前,该平台功能还在不断完善,已逐步成为文莱全民健康管理系统,堪称“智慧文莱”的新典范。

合作填补文莱产业空白

《21世纪》:2023年是中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周年,文莱政府正在实施“2035宏愿”,推进经济多元化,打造更加友好、便利的营商环境。在您看来,中文两国如何进行战略对接?

肖建国:众所周知,中文两国关系堪称战略对接的典范,突出体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方面,前面已或多或少谈到。我再重点谈谈促进文莱经济多元化。文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高度依赖油气产业。结合文莱实际和经济发展规划,双方的投资合作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也互利互补。刚才谈到的恒逸石化项目、摩拉港项目都是发挥各自优势、互利双赢的例子。结合文莱政府鼓励投资的行业规划,中文之间的多个合作项目填补了文莱产业空白。例如,中国养殖企业海世通助力文莱渔业发展实现“三个首次”——育苗供给首次本地化、建成首个外海海洋牧场、养殖海水鱼首次出口海外;葫芦岛(文莱)钢铁有限公司填补了文莱油套钢管和太阳能钢管生产空白;安航海运作为文莱第一家国际航运公司,帮助文建立起国家船队,对文莱航运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华为5G于2022年底在文莱实现商用试运营。新冠疫情暴发后,两国投资合作进一步拓展,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健康文莱”疫情响应平台系统,还有中国华大基因在文建成东南亚首个移动气膜火眼实验室,大幅提升文莱核酸检测能力,为文莱抗击疫情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文莱基础设施建设,承建的东南亚最长的淡布隆跨海大桥、大摩拉岛大桥、特里塞-鲁木高速公路、乌鲁都东水坝、苏丹奥玛阿里赛夫汀大桥等工程,成为文莱当地靓丽的“中国名片”,大摩拉岛大桥还荣获东盟杰出工程成就奖,展现了高质量的“中国建设”水平。总之,在文中资企业在中文两国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中文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文经济发展战略,在拓展企业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推动文莱经济多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1世纪》:今年3月,中国已试点恢复对文莱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这将如何影响文莱经济?您如何看待中文两国在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前景?

肖建国:新冠疫情前,两国旅游领域交流合作密切,2018年中国成为文莱最大的外来旅游客源国,达到65563人次,文莱的王宫、清真寺、水村、森林公园等都是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知名景点。2020年双方以“中国-文莱旅游年”为契机,克服疫情影响开展了线上交流和系列活动,有效增进两国旅游合作及人民间相互了解。

今年疫情政策优化调整以来,两国人员往来逐渐频密。3月,文莱被列为中国出境团队旅游国家名单,为双方旅游交往注入活力。7月,北京、上海到斯里巴加湾的直航将复航,预计还会有更多城市恢复同文莱间直航。相信随着上述举措进一步落地,将会有更多中国游客来文莱观光旅游、访问交流,也会有更多文莱朋友到中国参观访问、探亲访友。中文两国在旅游领域交流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文莱   宏愿   双边关系   经济   疫情   大桥   中文   中国   新高   大使   专访   经贸   去年   领域   战略   关系   项目   政府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