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非法侵占我国藏南,建成全球最高双车隧道,可随时为印军补给

越南、菲律宾在南沙群岛非法侵占的我国岛礁上搞事情的时候,印度在藏南地区也开始了搞事情,别看越南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上占领了我国几十处岛礁,但是这些岛礁加一起和印度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我国和印度在藏南的争议地区,总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虽然这部分领土的主权归我国,但是现在全部被印度所控制,并且印度在此地建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并送入大量移民,还派驻了大量的军队驻扎在此处,防止我军重新将此地夺回。

对于这一片区域,我国也很无奈,因为当年印度出兵趁机占领的时候,我国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守下来,解放军曾夺回过这里,后又因后勤保障能力不足被迫撤出。虽然我国当初的军事实力也不见得就弱了,但并不足以对印度形成碾压。如果说我国要坚守这一片地区的话那么就需要派驻大量士兵,而这些士兵的粮食和弹药供给都需要从内地进藏运输,但是当年我国只有一个长春一汽,全年生产的车辆也不过就900辆,即便将这些汽车全部用来运输进藏的物资都不够;更别提当时我国的汽车技术还不够先进,西藏地区的环境太恶劣,运输一趟的话起码要报废一半的汽车。

(图为我军用运20运送武器)

像当年我军和印军,在上察隅方向进行了交战,我军后勤发动当地老百姓忙花了3个月,历经千辛万苦,才将只够1个月粮食和弹药送到前线。如此一来我国还是坚持要守的话,无疑会极大程度上消耗我国国力,甚至拖垮我国的经济建设,为了大全考虑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这一地区,选择恢复经济继续发展。如今发展过来的我国已经修建起了多条进藏线路,甚至在西藏的米林机场,都能够起降运20、伊尔76等大型运输机了,如果发生冲突的话,解放军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兵力快速投送到战场,交通、运输、后勤方面的问题已经被全部解决,所以现在我国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契机到了马上就能收回该地区。

(图为印军在运送补给)

印度方面对此自然也很着急,虽然当年仗着地理位置优势,非法侵占了藏南地区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印度在这些年的发展速度,相比较我国并不快,特别是在基建上的发展印度可以说是在原地踏步,印度本土的基建都十分拉胯,更别提在藏南地区这种环境恶劣的地区了。所以即便是有着大量的印度驻军存在,他们的士兵补给也是一个问题,每年都能看到大量的汽车通过一条小路,艰难地往前输送粮食,甚至经常会出现补给不及时士兵饿肚子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加强在藏南地区的防守,印度现在就需要对此地进行基建,让印军的粮草和弹药能够及时地送到士兵手上,所以在达旺通往色拉山口方向印度打通了一条隧道。如今这条隧道即将竣工,按照印度方面的说法,这条隧道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双车道隧道,将会加强印度军队的准备。

(图为我国的盾构机)

既然是挖隧道,那就少不了盾构机这种大国重器,虽然这玩意大家看着体型笨重,但是技术含量很高,能掌握这种设备制造技术的也只有中、美、德、日等几个国家,印度并没有制造盾构机的技术;而印度为了能够基建,也开始采购盾构机,在几年前曾向我国购买了8台,有了这8台盾构的印度,在进行基建的时候速度就得到了翻倍提升。因此对于这次印度在藏南地区的隧道打通,不少人就都认为是印度使用我国的盾构机打通的,认为我国不应该给印度出口这种东西。

但实际上,这次的隧道打通和我国的盾构机可能还真没太大的关系,虽然使用盾构机挖隧道的效率得到了翻倍提升,但盾构机也不是万能的,针对硬度较高的山体盾构机就不行了;盾构机只适合那种软土,而藏南地区的地质环境又属于硬岩。另外盾构机要根据买家的需求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制造才行,特别是对使用环境的报告,这些都要上报给卖家,卖家才能够把设备出口,也就是说这个盾构机要用到哪,我国是早就知道的,因此我国是不可能让印度购买我国的盾构机,去挖藏南地区的隧道的。所以说印度这次的打通隧道采取的应该是爆破法,这种技术难度不高,但却简单粗暴,是对付藏南地区这种硬岩地质的最好方法了,之前印度在打通色拉隧道的时候,采用的就是这种爆破法。

对于这条隧道的建成,实际上我国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虽然该隧道能够对印军进行补给,但我军的补给能力显然比印军更强,并且还有多种不同方式进行补给;解放军也有远程导弹能够摧毁印度的这条隧道,在战时必定能有办法将其根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印度   南沙群岛   隧道   菲律宾   盾构   我国   越南   弹药   基建   我军   后勤   士兵   当年   环境   地区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