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学习”真的有效吗?解答“超前学习”的三个迷思

“超前学习”是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学校正式授课之前提前学习学科课程内容,二是学校加速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提前进入期末或者学段的总复习阶段。这二者又会交互促进,教师考虑到学生已经提前学习而加快教学进度,学生因为教学进度快担心跟不上而提前学习,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但是,“超前学习”真的有效吗?有何风险?结果真能让孩子“超前赢”?解开“超前学习”的迷思,我们也许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超前学习”的迷思一:

内容覆盖重于深度理解

“超前学习”的一个内隐假设是将学习看作是接收知识,因而提前接收完成预定的知识就占了先机,再通过反复的复习就能够达到强化记忆、巩固知识的效果。与之相应的另外一个假设是,学生接收了更多知识(有时未必)就占得了更大的先机。似乎这样超前学习、超多学习的学生就能在考试中胜出,其实这种观念和做法是从根本上假设学习与考试就是储存知识、提取知识。

对于事实性知识和部分程序性知识而言,获知和巩固是有效的学习方法,纸笔考试也重视这些知识的再现和在相同情境中的应用。但是,对于教育而言,学科知识的重点是知识结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思维方法等,而这些方面(新版课程标准中以“学科核心素养”加以概括)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与建构、方法的摸索与体验、实践的参与与反思,这样的深度学习最终方能达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在学习科学看来,“学生如果参与到和学科专家工作类似的日常活动中,他们就能学到更深层的知识”(R.KeithSawyer)。“真实实践”也成为一些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创新所示的学习形态。美国教育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将学生能够“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作为理解的六个侧面,或者说六项标准。达成这六项标准远非通过快速地覆盖知识内容——如“超前学习”通常做的那样——就能够达到,而需要学生深度投入、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甚至需要经历反复的努力、曲折迂回的尝试,方能实现概念转变、方法领悟、思维品质提升,并在学习进程中学会学习,习得学习方法,感受学习与发现的乐趣。

采取加速学习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较为注重直接教学和反复操练,很难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新知探索以达成充分理解,因而存在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囫囵吞枣、知识理解表层化甚至错误的问题。而学生初始学习阶段的掌握不足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发现和弥补,又带来了学习方式单调、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此外,学生个体的“超前学习”行为,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觉得自己已经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知识,从而缺乏探索热情和学习动力,感觉课堂乏味,听课也会变得敷衍。

在当前的实践中,学习、评价(考试)和发展的内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发展学习能力和对于学科知识方法的深层理解,而后以这些能力和理解为基础解决包括出现在试卷上的题目和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若奉“超前学=超前赢”为圭臬,不仅会在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中留下隐患——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缺失,甚至在常规考试和升学中也捉襟见肘。

“超前学习”的迷思二:

学科知识学习才是学习

学科知识学习才是学习什么是学习,什么才是有效的学习?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成为我们思考和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概述学习研究最新进展的研究报告《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提出,人们通过在这个世界上的行动而遇到各种情境、问题和观点并深度介入,获得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身体的经验,并因而适应,这种经验和由此产生的适应塑造人的能力、技能和发展倾向等,从而影响着、组织着个体进入未来的思想和行动,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遭遇和应对各种情境、问题、观点并产生多个方面的经验进而产生改变和适应,学习的这一核心机制发生于人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之中。对于孩子来说,玩耍、运动、交往、游历、自由探索世界等,这些都可以是很有益的、有效的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理解真实世界中的人、物、事,感受一切的发生、发展、变化,参与其中,形成观点、与人交流互动;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有更多的基于共同兴趣和相容秉性的交往,会一起琢磨感兴趣的主题,参与或者筹划一些活动,甚至在一些领域深入探究和创造。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得以丰富其对于世界的认知,并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等。因而,这种学习和由此带来的多方面发展,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而“超前学习”将孩子的活动主要局限于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学习部分,甚至局限于与升学考试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的学习,置孩子的全面发展于不顾,打破了人的发展所需的丰富的、均衡的环境。事实上,由于“超前学习”带来的超重负担,剥夺了学生原本应有的通过其他活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使得学生的活动变得单一、生活变得单调、发展变得单薄,形成了“只有学科学习才是学习”甚至“只有考试成绩才是发展成果”的迷思。

在学校教育中,考试科目的学习不是学科学习的全部,学科学习也远不是学校学习的全部,跨学科学习、选修课程、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社团等,有些已明文列入国家课程方案,付诸实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法定任务,有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或者学校的特色发展,教育者当致力探索、适当拓展。如此,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才能实现。如果仔细考察那些办学质量高、学生发展全面、深受社会和家长好评的学校,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往往有着更为丰富的课程和活动、更为多元的学生发展空间、更加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学校发展理念。

固然,学生很多方面的发展还没有充分进入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但是,必须看到,教育评价的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不断深化,更何况,现有的考试又何尝不是综合能力的比拼?学生的见识见地、经历经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志向和学习动机、思维方式(比如灵活性)和水平(比如批判性、创新性)、学习方法(比如元认知、寻求社会性支持)、具体学科内容的学习(知识建构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因而也影响着包括考试成绩在内的多种评价结果。

“超前学习”的迷思三:

“超前学习”体现因材施教

学校提前学习、加速学习的另一种可能辩护是自己学校生源好,学生学习能力强,因而提前学习是一种因材施教的安排。也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比较聪明、早慧,因而可以因材施教地早学、快学、多学。社会上也流传着早慧的天才儿童的传说,不过大家总是忘记《伤仲永》的教训。

确实,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条件存在着差异,每一个年龄群体中会有一定比例的孩子是早慧型的,能够比普通孩子更早地具备学习能力。在资优教育的模式中,加速模式也确实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一些国家在高水平的高中学校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本质上就是“超前学习”。

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现在存在的“超前学习”现象,远非学校和家长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而做出的定制化支持,相反,实施“超前学习”的学校(初中和高中不在少数)往往是整齐划一地提前学习,事实上超越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水平甚至发展阶段,使得他们疲于追赶,或者成为“后进生”。

学校在完成学段的课程内容学习之后,常常组织一轮又一轮的复习考试,也并未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支持学生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就如在一场赛跑中率先冲线的选手在附近停下或者原地打转。

家长选择“超前学习”也许是在晕轮效应之下真心觉得自家的孩子天资聪明,但更多的是出于“因恐后而争先”,集体进入“内卷”旋涡而最后造成“剧场效应”。若此,就造成集体性的超前竞赛局面,而且是在同一个方向上的低水平竞赛,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在“超前学习”潮流的裹挟下,学生既缺少本可以享有的丰富课程或活动以支持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又在竞相加速前进的征程中无法根据自己的个体需要调整学习的速度和安排。

“超前学习”体现的是一种窄化、表面化的学习观,是将这种学习观用于应试指向的教育而采取的短视行动。这种状况的大范围出现,将对整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生态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可能使得很多重要教育目标的实现付诸阙如。为此,学校、家长、社会和政策制定者要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和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和学习进程,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4月刊,原标题为《“超前学习”的三个迷思》

作者 | 郑太年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 | 周丽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迷思   超前   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   学科   深度   家长   能力   课程   经验   孩子   学校   知识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