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强奸”被判枪决,十年后真凶落网,法院:对不起,杀错人了

20岁正是一切都刚刚开始的花样年纪,本该有着美好的未来

可是对于聂树斌来说,生命却走到了终点。

他因为强奸、故意杀人罪被判处了死刑!

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新闻之后,会觉得像这样的人触犯了法律,就是属于罪有应得。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正当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案件却发生了180度的大反转。

一、歹徒王书金

2005年1月18日,河南荥阳警方抓获了一名穷凶极恶的歹徒王书金,他可谓是一个亡命徒。

1982年就曾经因为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可是在监狱中并没有让他悔过自新。

反而在出狱之后,依旧我行我素,接连再三的犯案。

在1993年到1995年,仅仅3年的时间就又开始了一系列奸杀劣行。

最让人震惊的是在审讯他的过程中,他为了获得减刑,竟然主动交代了11年前一起冤假错案,承认了一起奸杀案自己才是真凶。

而这起奸杀案在当时已经结案了,并且当时认定的凶手是20岁的聂树斌,并已经执行了枪决。

王书金交代了自己11年前这起奸杀案的经过,据他描述自己曾经强奸多名妇女并杀死4人。

这4人中就有“聂树斌”案中被奸杀的一人,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在场的警察都感到非常意外。

据王书金回忆由于小时候童年的一些不幸,母亲对他教育的失败,让他从小就对女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他的童年更是他人生糟糕的开始。

噩梦般的童年,让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扭曲。

对女人的渴望也变得越加的强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手里拿着女人的衣服都能让他兴奋。

随着年龄得增长,体内荷尔蒙变得旺盛,这种欲望也愈加的强烈。

很多时候都不能控制自己,而聂树斌被误会杀害的“康菊花”就在这个时候走进了他的视野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康菊花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经过了一片玉米地。

见到她独自一个人,王书金便起了歹心,兽性大发实施了强奸

后来完事之后,害怕她报警告发自己才痛下杀手,将其杀害。

最令人发指的是,已经没有了气息的康菊花他也没有放过,又实施了奸尸。

这件事情之后王书金并没有落网。

于是心存侥幸的他又开始,持续的作案。

并沉浸在这种扭曲的快感中不能自拔,一次次犯下大错。

二、郑成月的发现让人震惊

听着王书金对于11年前这起案子的描述,让当时负责主抓这起案子的郑成月意识到此事并不是他的信口雌黄,很可能会另有隐情。

如果一切真的像他所想的那样,那这件事非同小可。

毕竟这件事情关系着一个20岁年轻男孩子的清白,也就意味着聂树斌是被冤枉的,公安局抓错人了,法院也判错案了。

想到这郑成月眉头紧锁,做为一名公安战线上的老民警,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不允许有冤假错案的存在。

想到这他开始一遍遍的看着王书金的审讯笔录,然后又托人找到了10年前“聂树斌”案的审讯笔录进行对比。

这一对比他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竟然发现了王书金的笔录和“聂树斌”案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而让他确认“聂树斌”是冤枉的关键,就是查看聂树斌案时,他发现关于这起案件的卷宗有很多漏洞。

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人证物证缺失,含糊不清,这可是办案中的大忌。

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冤假错案,而办案民警当时也肯定会为了尽快结案而采用了极端的方式进行审讯,才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一个年仅20岁男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成了真凶的“替罪羊”。

三、回顾“聂树斌”案

时间回到1994年8月5日,案发的那一天晚上,西郊孔寨村一个村名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在玉米地里发现了一句女尸。

当时给这个村民可真的是吓够呛,稳定了情绪了之后,马上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察接到了报案,迅速出警。

女尸?一起大案就此拉开序幕。

为了尽快的找到凶手,警察也是分工合作,通过对女尸的特征的比对,调查走访,发现石家庄液压厂一名绘图员失踪。

康菊花,一个性格外向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死在了玉米地,死前还遭受到了性侵,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这个谜团围绕着每个办案民警。

于是办案民警开始从情杀、仇杀等方向去确认康菊花的死因,在调查中发现康菊花感情很简单,没有什么混乱的男女关系

排出了情杀?难道是仇杀?

可是通过了解康菊花和同事、上级的关系都很好,并没有什么仇家,也很少与人发生口角。

据说在她失踪后,厂子里曾组织100多人进行大面积的寻找,可是并未寻找到。

那么她又是如何和聂树斌扯上关系的呢?

聂树斌怎么就成了强奸杀人案的凶手呢?

四、锁定“嫌疑人”聂树斌

警方锁定聂树斌为杀人凶手,跟一辆蓝色的自行车有关,就是这辆自行车将他当成了“嫌疑人”。

当警察对他进行抓捕的时候,是聂树斌在下班的路上,当时他也是感到很意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你是否有一辆蓝色的自行车?”

“有的,是我用去年的工资的买的。”

简单的对话,就确定聂树斌是凶手吗?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有群众反应曾经在案发现场看到过有个男人骑着一台蓝色的自行车。

那么就凭这一点就能定聂树斌的罪吗?

难道聂树斌不会否认吗?

他当然会,毕竟不管是谁被冤枉了都不会承认的。

聂树斌也是这样,坚决否认自己曾经做过这件事。

可是最终他没有抵得过暴力审讯,在当时的大环境,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是很平常的。

再加上破案人员有破案时间的限制,一时间也没有什么新的证据发现,为了急于破案,不得不草草结案。

可以说当时的聂树斌就是全体破案人员的希望,虽然在后续他们也进行了调查。

但是先入为主的可怕思想,让聂树斌早早的就被扣上了“强奸杀人犯”的帽子。

所以调查的线索也都是从如何定他罪展开的,自然而然他也就成了强奸杀人犯。

就这样一个20岁的男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就被屈打成招成为了枪下亡魂。

要知道这个男孩子才刚刚在鹿泉县冶金机械厂工作一年,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却是一个很勤奋的年轻人。

他孝敬父母,从小就很懂事,也懂得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去给父母创造美好的生活。

谁也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就让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0岁。

五、父母的心痛和无助

当时聂树斌的离去,就像是晴天霹雳,让他的父母老泪纵横。

父亲拿着判决书,他不相信儿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因为儿子从小就患有口吃,能够短短的在几个小时内把做案的细节说的如此完整这怎么可能?

做为老百姓来说,在当时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看着儿子的骨灰,可怜的两位老人,只能默默的捧着儿子的照片回忆儿子还在世时的点点滴滴。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以这样冤死的方式离开人世,换成谁都是不能接受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已经很可怜的两位老人,还要忍受邻里的指指点点。

儿子因为强奸杀人处决之后,以前关系不错的朋友,见到老两口都躲得远远的。

村里人开始闲言碎语起来,“聂家的儿子是个杀人犯”“他家的孩子强奸杀人”……这一句句话,就像是刀子一样,一次次的撕开那本已经很痛的伤口。

“我要替儿子讨回公道”老两口决定替儿子讨回公道,即便是儿子死了也要还儿子一个清白。

就这样老两口开始上诉,可是由于家里不是很富裕,他们只能一边打工一边上诉。

本来以为会等到可以上诉的机会,可是当听到回复的结果时让两位老人的心一下子跌入到了低谷“证据确凿,犯人已枪决,不能上诉”。这短短的几句话,却压倒了老两口心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老两口的心态也开始有些崩溃,他们经历了太多,真的是太累了也太苦了。

聂父承受不了这巨大的痛苦,直接喝下了一瓶安眠药,想以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的儿子在地下相聚。

还好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可是却落下了终身偏瘫的毛病。

看着病床上的聂父,真的让人感到心疼。

而做为聂树斌的妈妈,这个朴实的女人,也只能看着自己的老伴默默的掉眼泪。

六、沉冤得雪让人唏嘘

正义它会迟到,但是它不会缺席,但对于聂树斌一家来说,这个正义来的有些太晚了。

郑成月就是带给聂树斌一家正义的那个人,十年后王书金的落网就是最好的开始。

时间回到2005年,一个举报电话打破了日常的平静。

王书金也因为这个举报电话,在郑成月紧追不舍下在当地的砖窑厂被缉拿归案。

归案之后,就对这个穷凶极恶的歹徒进行审讯,也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也揭开了聂树斌被冤枉真相。

当郑成月出现在老两口的面前的时候,老两口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真的吗?太好了,郑警官您可一定要还我们清白啊”。

可是帮助聂树斌翻案,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特别是在联系当时负责过此案的警员时也是难度极大,首先是很多办理过此案的警员都已经退休了,很难找到人。

还有就是想要让一个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更何况是这件冤假错案还杀错了人。

所以当郑成月在翻案的时候,可谓是处处碰壁。

不过做为郑成月来说他不会轻易的放弃,也正是他的这种执念,才最终搜集了很多的线索,也找到了很多的漏洞,找到证据,才可以将聂树斌案翻案。

可以说他是聂树斌翻案的大功臣,没有他就没有聂树斌的清白。

终于迎来了重审的开庭之日,聂家的父母真的是高兴极了

可是谁曾想感刚刚点起的希望,就又被无情地现实所浇灭。

在审讯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案件时间太长,王书金很多做案的细节都不能如实的回答。

法院在这种情况下,给出了判决结果“王书金判处死刑,而他与聂树斌无关”。

这对于聂家老两口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想要给儿子翻案怎么就这么难。

与此同时此案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关于聂树斌是被冤枉的说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要不怎么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或许是就是群众舆论的力量起了作用。

结语:

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异地复查,这个消息对于聂家老两口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通过了2年多的调查取证,聂树斌案也终于真相大白,老两口获得了国家268万元的赔偿。

一些相关的制造这起冤假错案的警员也受到了惩罚,关于聂树斌这起案件也落下了帷幕。

而这起案件背后引发的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中国的司法体系要如何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呢?

公平、公正,体系完善,才能真正的守得住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冤假错案   老两口   真凶   杀人犯   笔录   女尸   警员   此案   清白   凶手   民警   案件   法院   儿子   发现   时间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