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撰写《蒋介石传》第一人杨树标教授告别会昨天在杭州举行!他是如何走上蒋介石研究之路的

青史留“杨”!

昨天(5月10日),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杨树标教授的告别会在浙江半山安贤园礼仪厅举行。他生前的亲友、领导、学生、同事100余人参加仪式。

来自浙大历史学院的消息,杨树标教授,于2023年5月1日上午9时14分在杭州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杨树标同志1938年1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60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并留校任教,曾任杭州大学校长助理、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2001年退休。

杨树标同志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大陆撰写《蒋介石传》的第一人。

杨树标长期以来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与研究。1989年他出版的《蒋介石传》,采取分析的态度来研究这位民国政治舞台上的关键性人物。

他著有《蒋介石传》《宋美龄传》《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合著)等重要著作,在蒋介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杨树标常说:“我们这种人,打个比方,就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他说,“历史是由世界史和中国史组成的,我只懂得中国史。中国史有古代近代现代,我只懂得现代。现代里有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我研究人物多一点,研究人物方面,我又研究蒋介石多一点。所以我是铁路警察,绝对不可能管一段,只能管一站,而且是个非常非常小的站。”

杨树标简介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1938.1.16-2023.5.1

杨树标教授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38年1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60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同年前往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进修,1962年起在杭州大学任教。历任杭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杭州大学校长助理、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并担任浙江省档案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批博士生导师资格,2001年退休。

杨树标教授是如何成为中国大陆撰写《蒋介石传》第一人的?

杭州文史研究会《杭州文史》杂志,曾详细梳理了杨树标教授的自述研究之路。

橙柿互动从杭州文史馆得到授权,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传奇的“文史人生”。

《我是这样踏上蒋介石研究之路的》

周佳整理、杨树标口述

“机缘巧合”踏上蒋介石研究之路

1956 年,我考进浙江师范学院。一开始读的是政治系,1957 年政治教育专业解散,我转到中文系。读了一个多月后,由于我酷爱历史,就转到了历史系,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史学钻研之路。1960 年,我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进修。在近代史研究所学习时,我先后参加了两个课题组,一个是田家英同志主持的《中国通史》现代史部分的编写,另一个组就是以何干之同志为首的蒋介石的相关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央下达要编写一本蒋介石传的任务,据说这项任务是陈毅同志倡议的,交给了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系主任的何干之负责。何干之同志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著名现代革命史专家。毛泽东 1937 年在陕北公学讲《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干老曾在这个学校里讲“中国革命史”。当时参加该课题写作组的有贾维诚、丁原英、夏良才、陈宁生和到研究所进修的我。那年我只有 23 岁,是 5 人中唯一的中共党员。

课题期间,干老先拟出写作大纲和细目,让我们大家一起讨论、反复修正,然后分工编写专题资料长编。我承担“蒋介石是怎样上台的”这一专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后来也成了我的《蒋介石传》第一章。干老提示我可从江浙财团的需要、蒋自身的才干、孙中山的支持和中共党内陈独秀的让步等四个方面着手考虑。

为了搜集、整理扎实的专题资料,我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如中科院图书馆馆藏的为纪念蒋介石 70 岁台湾出版的蒋介石言论集上、下本,和《黄埔训练集》《东征训话集》《庐山训练集》《峨嵋训练集》等资料,还去全国政协文史委拜访了东北军、西北军的老将领,听取了他们对孙中山、蒋介石的看法。干老随后又带领我和其他四位写作组成员,对一些重要的历史见证人进行了访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我们在一年内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访问了大量有关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前国民党军政要人,整理出每个人的回忆录,请干老批评、斧正,最后收入资料长编。在同干老朝夕相处的一年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史料,如何对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精准考证,同时也为一位老革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所感染。

“文化大革命”期间,干老受到了严重的迫害,他的著作同其他宣传马列主义的著作一样,被诬为“毒草”,遭到批判。但庆幸的是,这本蒋介石传的大部分稿件被保存了下来。但书稿还没来得及出版,干老就于 1969 年 11 月 16 日在北京郊区因心脏病突发而溘然长逝。粉碎“四人帮”后,他的夫人刘炼同志开始着手整理、修订,使得这本历经近二十年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终于问世。(当时有人认为替蒋介石立传不妥,于是将书名改成《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实际上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蒋介石传》。)

△ 何干之遗著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

大陆撰写《蒋介石传》的第一人

大陆最早出版评述蒋介石的政论著作是陈伯达的《人民公敌蒋介石》。正所谓“追悼会上无坏人,批判会上无好人”,这本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中产生过广泛影响力的书,全面否定了蒋介石。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蒋介石研究的教学与写作,很早就萌生了写作一本关于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籍,“四人帮”垮台后,这种写作意愿更为强烈。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我开始着手整理和写作。

由于当时家中太小,4口之家仅十几平方米住房,于是我以教研室为工作室,将要看、要用的书铺满室内,边查阅资料、边进行写作。这本大约近百万字的书,于 1989 年编成并正式出版,书名就是《蒋介石传》。

编写《蒋介石传》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即不是一味地贬低蒋介石,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其政治生涯中的各个历史阶段。

秉承这一写作原则,我在《蒋介石传》中肯定了蒋介石确有的一些功绩,并第一次纠正了原有著述中 40 多处不实,其中在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关系问题上突破最大。

过去我们提及蒋介石,一般是“流氓”“草包”,只会骂“娘希匹”。但作为打倒北洋军阀、为统一中国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蒋介石不可能真的只是“流氓”“草包”,我们要正确认识蒋介石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干。正因为蒋介石是一个强大的敌人,打败他需要智慧和力量,这才说明共产党的真正伟大。

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说是蒋介石骗取了孙中山的信任,是“两面三刀”“好话为先生说尽、坏事为先生做绝”,其实不然。蒋介石的上台与孙中山的支持密切相关。孙中山曾把自己同蒋介石的关系说成是“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意思是好像人的身体与手臂的关系,战马同马夹的关系。他评价蒋介石是“昂昂千里之资,虽夷险不测,成败无定,而守经达变,如江河之自适,山岳之不移”,大意是说蒋介石有很好的天资,即使前方的危险捉摸不定,但是他既能遵守经典的规律,坚定原则,又善于变通,富有策略的灵活性,就好像江河自由流淌,基业稳如泰山。可见孙中山对蒋介石的评价非常之高。

《蒋介石传》一经出版,得到了来自政界、学界的不同评价。台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见到《蒋介石传》后,来信称赞大陆能出版这样的书“十分不易”,作者能这样写“可敬可佩”。这封信的原件我至今还保留着,在《蒋介石传》再版时已对外公布出来。

△ 杨树标著《蒋介石传》

国民党党史专家蒋永敬先生于 1994 年在台湾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蒋永敬评 :杨树标著〈蒋介石传〉》,里面写到“著者(杨树标)把蒋在大陆上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依照这五个阶段对蒋分别加以肯定和否定。其肯定与否定的标准,大致以对中共的态度而定。总体的结论,说蒋‘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前进’。所谓党同伐异,自古有之。以中共党的立场,来作论人评事的标准,使得本书充满了为政治而服务的色彩”。其意思是敌人反对的就是我拥护的,敌人拥护的就是我反对的,说明我出版这本书是为中共服务的。其实,蒋老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史学前辈,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曾多次在相关学术会议上亲切地交流。他对我书“中共的政治色彩很浓”的评价,我认为也非常中肯,毕竟史学研究脱离不开政治,大陆和台湾的史学研究者“立场”不同,我是红旗下长大的,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历史研究者,研究的目光当然与他们不同。

△ 《蒋永敬评:杨树标著》

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蒋介石传》连续印刷了 11 次,发行量多达 31 万册。后来浙江大学出版社再版时,将《蒋介石传》分为上、下两部,即《蒋介石传》和《蒋介石传(1950—1975)》。《蒋介石传(1950—1975)》是我对蒋介石在 1949 年后的研究成果,连续印刷了 9 次,也很不容易。我至今还保留着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对出版两本书的评价,认为“该书作者以严谨的学术精神,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蒋介石 1949 年以前的人生经历,并以此为轴心,较为简明完整地展示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促进民国史研究、了解当时中国国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为客观评价蒋介石这个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有学术价值的专著。作者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客观展现了蒋介石的后半生,介绍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多方面情况。对于读者了解我国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互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历史由世界史和中国史组成,我研究中国史。中国史有古代、近代、现代,我懂得现代史。现代史中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我研究人物好些。历史人物的研究中,我又研究的是蒋介石。民国史相较于古代史研究,本就多有“敏感”“不便”之处,更何况蒋介石这一民国政治舞台上的关键性人物,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呢?但好在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我始终能够秉持历史的真实性,把握适当的尺度,如何对待共产党的历史,就尽可能如何对待国民党的历史。当然,中途也遇到过许多波折与磨难,但正是数十年的累积和实干,我才成为中国大陆撰写《蒋介石传》的第一人,我的人生经历才因对蒋介石的研究而格外“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杨树   蒋介石   教授   中国史   史学   台湾   杭州   中国大陆   国民党   文史   中国   同志   昨天   政治   人物   历史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