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孔村的“新图景”丨乡村振兴“新图景”:蝴蝶效应,“后进村”变身“示范村”

五月的修文县六桶镇海马孔村,绿意盎然——

枇杷园里,一片绿意,一串串“金果果”挂满枝头;一户户独具特色的庭院让人眼前一亮,村民房前屋后绿意盎然、花团锦簇。

“要是没有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现在的这一切简直是想都不敢想!”海马孔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说。

王平口中的何家洞凿山引水工程,是顺江村(注:现为海马孔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从2002年到2008年,历时7年“接力”凿开大山腹部而得到的一条“通天渠”——它不仅让海马孔村告别了“守着乌江为水愁”的窘境,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从“为水所困”到“因水而兴”,海马孔村变了!变的,不仅仅是村里的产业类型和村民鼓起的“荷包”,还有村容村貌、生活环境品质。

如今,走进海马孔村上寨组,家家户户的房屋都披上了一层“新装”,房前屋后绿意盎然、花团锦簇,俨然一幢幢农家别墅。

对于这些变化,焦开希“最有发言权”——海马孔村上寨组近70户村民家的房屋“美容”工作都是由他完成的。从16岁开始,焦开希就在贵阳各地打工,练就了一身砌墙、装修的本领,“村里人的荷包鼓起来之后,就一家接着一家的请我回来帮他们改造房屋。”

王平说,在村民自己花钱改造的同时,村里也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大幅提升村容村貌;同时,还动员村民推进治水、治垃圾、治厕等。

初步统计显示,2022年,海马孔村人均收入已超18000元,已从“后进村”蜕变成乡村振兴示范点,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徐徐展开。

记者 侯绍华 实习记者 黄菊 潘朝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乌江   乡村   修文县   贵阳   源头活水   花团锦簇   图景   蝴蝶效应   绿意   村上   荷包   村里   村民   记者   房屋   产业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