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神秘的“短命村”,村民大多数活不过40,专家一句话道破真相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您讨论转发,继续关注每日优质内容~

|云景史记

编辑 | 云景史记

«——【·“短命村”·】——»

广东省有这样一个诡异的村落,这里有着自然原生态的美景,矿产多种多样,水利资源也异常丰富,但是它却是远近闻名的“短命村”。

这里的百姓最多活到40岁就会离奇死亡,有的孩子甚至活不到3岁就会夭折。

村庄里本有115人,几十年下来竟只有现今的36人了。

更为凄惨的是,这些死去的村民,死相都异常狰狞,七窍流血,口吐白沫,腹痛不止。

整个村子都笼罩着一层雾霾,甚至有村民说村子被下了诅咒。

然而,等到专家前来考察之后,真相却被一语道破。

那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村子里的村民如此短命呢?

«——【·被“下咒”的村庄·】——»

这个村庄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当地名叫斜塘村,阳山县不仅有自然保护区还有旅游风景区,但是斜塘村位列其中,不仅一点光没沾上,反而非常的贫穷落后。

几十年来,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去世,甚至一些年轻气盛的青壮年也早早去世,村里的平均年纪都不超过40岁。

几十年的发展,不仅没有繁衍生息,反而人口凋零到只剩下三十几口人。

青壮年去世,一些刚出生的孩子他们的家人都会害怕自己的孩子甚至活不到青壮年。

村子里死的死病的病,家家户户都在与病魔作斗争。这也就导致了村子里没有劳动力,经济上不去,平常也没有人在外面闲逛,整个村子都阴沉沉的感觉。

斜塘村是这种光景,然而附近的村子却是截然不同。

他们正常的生活,到处都是一片悠闲自得,这就更显得斜塘村“与众不同”。

久而久之,就有人认为这个村子被下了诅咒,稍微科学一点的人说这个村子的人有遗传病。

总之,众说纷纭,谁都不知道“短命村”背后的秘密。

«——【·艰难生活的村民·】——»

村子里没有多少人家,所以年轻人想要结婚几乎是很难的,而村子里的姑娘想要嫁出去,外面的人一听是斜塘村来的姑娘,再好他们也不敢娶。

同理,小伙子也一样,邻村的村民都不肯将姑娘嫁过来。

这就相当于整个村子变成了圆形,就一直在这个圈圈里原地踏步,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循环。

现在,村子里只有36个村民,村子也从11户减少到7户,4户人家都已经绝户。

面对这种情况,村民们一开始也想过要改变,但是他们求过神,拜过佛,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可是无济于事。

时间久了,村民们就已经看淡生死一样。

但是,村子里有这样一位村民,显得和村子里的其他人格外的与众不同。

九十多岁的黎阿婆生活在斜塘村,在一众短寿的村民中,她格外扎眼。

作为村里唯一一位长寿长者,她今年已经94岁,村里有五户人家都是她的子孙。

但是,她四个儿子早早的就去世了,之后孙媳妇、孙子、孙女也相继离世,徒留她一个老太婆留在这世间孤孤单单。

村里的村民找不到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这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可怜的阿婆。

村里人说是阿婆克死了自己的子孙,她身上不吉利,还连累了整个村子。

阿婆什么都不知道却承担着所有人的骂声,只能整天以泪洗面。

这个时候村长发话了,动员村民集体搬迁换个地方,或许换个地方生活就会好起来。

可是天不遂人愿,即便换了环境,还是不断有人去世。

没了办法,村民们又搬了回来。

生活继续过下去,村民们整日惶惶不可终日,难道真的要沦落到村子没有一个活人才算停止吗?

«——【·专家到来道破玄机·】——»

村里的人已经躺平,开始听天由命。

但是,村中还是有年轻一点的人接触过网络,为了解决围绕在斜塘村多年的谜团,也同样为了自救,他们集体给当时权威的南方医院寄了一封信,信中表明了现在斜塘村发生的一切。

医院收到信封后非常重视,针对斜塘村的事情立马展开了会议,最后决定由院长宋于刚亲自带队,心内科、消化科、肾内科等14个科室的各位专家教授陪同,一同组成医疗队前往斜塘村调查事情真相。

到达斜塘村后,他们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随后团队便开始走访,了解村子里的环境以及大概情况。差不多了解过后,专家队伍分成两队分头行动。

一队负责查看村民们的猪圈、水田、水井等村民经常活动的地方用来采样,另一队则是在空旷地支起帐篷,开始为村民们看诊。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原来这里的村民基本上人人都身患疾病,并且都是一些肺病和消化系统类的疾病,最重要的是村民们的寄生虫感染率高达了93.1%。

一个或两个人身上有疾病也就算了,整个村子没有例外全部身患疾病。

这就不得不去从整个村子开始怀疑了。

正好在这时,另一队勘察环境的队员传来了消息。

他们勘察水源时查到了村民们常用的水井,却发现他们的饮用水里亚硝酸盐、锰严重超标。

为了数据的真实,还专门采集了水井里的水送去了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检测。

数据没有出错,确实是两项物质严重超标,在斜塘村已经超过了人正常吸收的3倍和6倍。

大家应该清楚,这两项物质都不可过量。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就可导致死亡。

过量摄入锰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损害,长期摄入会使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的症状。

村民们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了几十年,所以才会使他们活不过40岁。

而造成他们元素中毒的原因,也正是他们那风光无限好的地理环境。

一进入斜塘村,就有专家发现,斜塘村的地理位置就像一只碗一样。

四处环山,斜塘村处于最低端,地势低洼,每当下雨的时候,就会有雨水顺着山体流到斜塘村。

而斜塘村又是石灰岩地质,不易渗水,这就导致了村子里容易积水,很难排出去。

当问到村民平常的废水如何排放时,村民的回答也是更加佐证了他们发病的缘由。

原来因为村子比较落后,所以大家都是采用的人畜同居的方式,生活用水和牲畜的粪便直接排入了村民挖的大坑。

每次下雨,牲畜粪便还会顺着雨水流出来,更严重的是山上的脏东西也会顺着山体流下来。

可想而知,时间久了,村民们常饮用的地下水也就被污染,整个村子都变成了大型的细菌培养皿。

村民们身患疾病、寄生虫感染率高都是因此而来。

至此,“短命村”背后的真相也被解开。

«——【·村庄重建·】——»

原因被专家们解开,村民们皆大欢喜,因为生病还有得治,如果真的是“诅咒”,那他们无可奈何。

得知原因之后,医疗队也开始着手准备药品,为村民们医治。

南方医院还组织了队伍为村民们带去了价值1.7万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并且向上级广东省“健康直通车”委员会作出了报告,详细说明了斜塘村的环境不适合村民在继续生活下去,并提出了斜塘村集体搬迁的建议。

在医疗队出发斜塘村之时,上级就一直关注着这件事,所以上书没多久就同意了建议。

委员会工作人员为了让村民住得好、生活得好,尽心尽力地准备搬迁事项。

还联系了深圳金威啤酒有限公司和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为斜塘村捐款20多万元用于新村的重建。

当地的共青团组织也进行了募捐,总共筹集了2万多也都用于重建后的设施安装。

很快,经过各方的努力和支持,“金威健康新村”就此建成。

新的村子不再地势低洼,道路全部宽敞平坦,整个村子占地3000多平方米,交通便利。

房屋也都是崭新宽敞的,里面还配备了电视、自来水和卫生间。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村民因为饮水问题而早逝。

2002年9月20日,斜塘村全体村民搬进了他们的新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斥着欢颜,开始在这里过上新的生活。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在想办法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养殖业、农家客栈接踵而至,没多久,斜塘村就摆脱了贫困,再也不是贫穷落后又战战兢兢生活的“短命村”了。

斜塘村的村民都很感激,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而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共产党,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新的生活。”

几十年,斜塘村经历了人丁凋零到人丁兴旺,曾经的“短命村”也脱离了这个称号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通过他们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遇到事情,要相信科学,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短命   云景   水井   村民   医疗队   亚硝酸盐   专家   青壮年   阿婆   广东省   广东   村子   村里   村庄   真相   疾病   神秘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