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价值创造 匠心赋能美好生活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申能集团申能股份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绿色电力先锋为“美丽中国”贡献申能力量

武川风电项目风机叶片超长设备扬举车在运输中。

临港海上风场员工在机舱内分析变桨故障信息。

2005年,上海申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申能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伴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应运而生,其涉及的业务包括风电、光伏的项目开发、投资建设和生产运维,注册资本25亿元,控股装机容量达424万千瓦,所属71个场站遍布20多个省市,逐渐成长为规模宏达、实力雄厚、业务遍布全国的新能源行业生力军。

2017年,在立足上海的同时,申能集团放眼全国,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旗下申能股份先后成立申能新能源(青海)有限公司和申能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2022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新能源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和复杂的市场变化,申能新能源公司实施“三合一”整合管理。近年来,该公司聚焦多元发展清洁能源,不断领跑市场,形成了氢能发展的“三纵三横”战略布局,为上海乃至全国“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贡献申能力量。

4年业绩增长11倍

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申能新能源公司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与合理布局,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员工职业成长和企业4年业绩增长11倍的“双丰收”。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全国碳市场开市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升级,申能新能源公司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海上风电及深远海风电开发,积极推动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发,深入探索新能源发电与制氢、储能、源网荷储等多种类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各地开发建设了一批发电效益优良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至2022 年末,在运场站达到近百个。

此外,申能新能源公司不断加大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相关产业,紧紧依托申能在氢能、储能电力科技、金融产业的系统优势,成为申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关键龙头,形成了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我们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优选消纳条件好、电价水平高、建设条件优的区域,以完整的战略谋划布局、灵活高效的市场开拓模式、丰富多样的资源储备,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努力创建资产优质、效益显著、管理先进的国内一流新能源公司。” 申能新能源公司管理层表示。

“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 申能新能源公司以一体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风光储信息平台和高效的区域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公司在全国设立6个开发中心,按级分类精准瞄准开发重心,形成全员参与的项目滚动开发模式;各类资源向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形成攻关项目重大节点的基建模式;设立十个生产单元组向一线延伸和下沉,统一标准化生产运行管理模式;逐步探索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薪酬体系优化和激励方案,充分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安+”工会品牌激发职工干劲

179位职工,平均年龄36岁,其中党员67人,研究生学历22人,本科学历116人,高级职称15人……这是一支年轻有活力、高学历高素质、勇于创新、团结拼搏、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5年来,在员工的努力下,申能新能源公司装机规模增长约8倍。2022年,发电量7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碳近600万吨,主营收入34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纳税1.8亿元,打造出资产优质、效益显著、管理先进的国内一流绿色电力先锋企业。

“随着公司项目在各地全面铺开,申能新能源人有汇聚也有分散,但我们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围绕核心价值观,打造核心竞争力。”申能新能源公司表示,他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共识,依靠广大干部职工,以精简高效的区域化、集约化管理模式,持续提升管理能效,充分发挥员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把企业建设成为新型清洁能源发电的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的动能,申能新能源公司工会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中心任务,以“安+”工会品牌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安+康、安+新、安+家”等工会主题活动,营造安全、舒心、暖心、温馨的工作氛围。

在加快项目开拓的过程中,工会发挥“大学校”作用,推进“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业技能发展模式,充分激发广大员工改革创新、建功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会立足6大项目开发中心,深入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和“安康杯”竞赛等,培育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形成全员参与的项目滚动开发模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自2013年起,公司9年内6次获得上海市安康杯优胜单位称号,公司党总支获申能集团2022年度优秀党建品牌称号。

“当前是电力行业机遇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申能新能源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电力产业,努力打造绿色先锋电力版图。”申能新能源公司表示。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奚英涛:清华博士岗位成才 申能集团申能股份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运行部经理

2015年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后,奚英涛就怀揣梦想、投身基层,进入申能集团申能股份下属的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他从一线运行巡操岗做起,在基层岗位不断实践和磨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管理人员,先后在申能股份下属淮北发电、吴忠热电、外三发电的主要生产、经营部门担任管理岗位。

奚英涛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面对“双碳”目标下煤电企业的新挑战、新考验,主持、参与了一系列相关技改、研究项目,为煤电企业更好地完成低碳转型、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做出了积极贡献。担任生产部门负责人后,他通过完善制度、措施、强化运行分析,不断夯实安全基础。2022年3-6月,外三发电按照要求实施24小时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期间,他及时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部门及外委单位250余人无一人发生感染,保障生产运行工作有序开展。

担任发电运行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期间,奚英涛紧抓党建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支部一线战斗堡垒和前沿阵地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闯得出来”的过硬团队。他积极培育支部特色,推进“对标赋能,提质争先”竞赛,通过树立班组典型形成示范效应,营造各运行班组“比、学、赶、超”的氛围,促进机组各运行参数指标保持稳定和优化。

吴磊:“节能先进”初心如磐 申能集团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站线扩建项目董事会秘书

吴磊,上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站线扩建项目董事会秘书,曾任申能集团投资管理部经理。他深入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基于申能“城市主要供能者”和“重点用能单位”的双重特点,在集团系统逐步建立并完善节能环保管理体系,不断推动系统节能降耗工作更上一层楼;协调推进系统各项节能环保项目,包括区域集中供能、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火电机组超净排放等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开展研究并负责编制洋山岛冷能综合利用示范区方案,荣获“上海市十三五节能先进个人”称号。

吴磊全身心地投入重大工程建设,在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的平台上,充分发挥其在行业政策、专业技术、投融资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以时不我待的闯劲干劲推动项目往前冲,于2022年迎来项目沪浙两地核准、正式开工建设的重要节点。他牵头负责集团首个创新实践项目——LNG接收站反输改造项目,边学边干边摸索,促成了国内首次保税LNG反输加注业务的落地。

在集团立足能源主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吴磊参与过一线生产、行业规划,如今承担起项目管理的重任。变的是岗位职责,不变的是十多年如一日的踏实刻苦、锐意进取。面对双碳目标擘画的能源前景,他初心如磐、永葆热情,在民生事业中不断播撒光和热。

陈忠:点燃“蓝焰”,“申”情为民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总部工会主席

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陈忠务实勤勉、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作风严谨,促进申能集团工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不断增强工会工作活力,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水平,开创集团工会工作新局面。

陈忠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是职工的“贴心人”。2021年,申能集团联合市总工会启动“申情为民 竭诚赋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三年内为全市550户退休劳模家庭提供燃气安检、隐患整改、安全用气宣传以及更新燃气用具等系列服务。这项活动由申能集团工会牵头组织,上海燃气公司工会实施,陈忠作为分管负责人,积极统筹协调,在他的调兵遣将下,燃气公司精锐尽出,很快,一支由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为骨干的100人的“蓝焰服务队”成立了。在服务过程中,陈忠带领集团工会积极沟通协调,主动做好后勤支持,共同保障了服务劳模先进全过程的高效优质。截至目前,蓝焰队已服务329户劳模家庭,有效改善了退休困难劳模的生活品质,在社会上赢得广泛赞誉,真正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陈忠重视工会特色宣传报道,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团队风采展示、职工先进典型、当代劳模工匠选树等方面,讲好申能故事,传递申能声音。他善于用好激励“工具包”,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在集团系统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力推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企业、进班组、进岗位。

张忠华:一颗匠心守护万家烟火 申能集团上海燃气浦东销售有限公司第三营业所张忠华工作室班组长

“练习、失败、坚持练习、成功。”张忠华说,这是他26年来追求的工匠精神。张忠华在精准排故、暗管隐患甄别和避障维修方面拥有精湛高超的技能,在燃气行业里小有名气。

为主动适应上海燃气规范化、标准化转型,他大胆提出在小陆家嘴管辖区域内试行集居民安检、检修、调表、新装和隐患整改为一体的“五岗合一”一站式服务新模式。推行以来该区域的安检入户率、一次修复率、严重隐患整改率等各项指标节节攀升,居民好评不断。他还带领成员探索管线维护技改创新,研发多项实用新型工具,5项已获国家专利;攻关技术难题26项,优化作业流程125项,提升了燃气标准化操作管理的综合水平;创新编写《五系统安检法》《居民检修工》等培训教材,在上海燃气安检、检修上岗培训课程中得到广泛运用;构建的数据可视化平台和零件库存管理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方式打开了新思路,助力智慧燃气发展;积极发扬“敬严专精”的工匠精神,投身于公司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树中,累计培养高级工25人、中级工3人、专业技能人才29人,带动行业整体技能水平大幅提升。

张忠华初心不改,守护上海万家烟火,曾获2022年“上海工匠”称号。“张忠华技师创新工作室”获2022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李晨辉: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弄潮儿” 申能集团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研发总部总经理

李晨辉,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研发总部总经理,证券行业科技监管专家库专家,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企业导师。

李晨辉在证券行业深耕30余年,带领团队获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牵头构建公司集团化风险管理体系,并斩获长三角职工劳动竞赛上海地区一等奖。近五年内三次获得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多次获得沪深交易所金融科技优秀奖、上海市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及上海市金融创新奖等市级荣誉称号。

凭借坚实的科研实力,他率先完成证券公司集中交易系统实施,推动东方证券成为首家推出全国统一客户热线并完备集中电话委托的券商。他在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业务管理等领域,持续坚持以自主研发来引领业务模式的创新转型,推出多种创新融合机制,推进证券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金融科技产品落地。

他始终以敢于创新、踏实钻研的姿态积极拥抱变化与挑战,勇做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弄潮儿”,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版撰文/王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匠心   先锋   劳模   上海市   工匠   新能源   美好生活   上海   燃气   工会   职工   价值   业务   项目   集团   行业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