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新星”到贪腐书记,揭秘重庆前市委书记孙政才终于落马

孙政才生于1963年,是山东莱阳市五龙嘴镇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从“政治新星”到落马。

孙政才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他曾担任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北京市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吉林省委书记、重庆市委书记等职务。

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他曾被评为“三个优秀”干部(即思想政治素质优秀、业务水平优秀、作风形象优秀)和“两型”干部(即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以改革创新为主)。他的能力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也受到了下属干部的尊重和爱戴。在他任职北京市顺义区期间,他曾获得了“最受欢迎领导”称号。

然而,孙政才的政治生涯并不完美。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据法院查明,孙政才在担任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农业部部长、中共吉林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期间,共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7亿余元。

其中,孙政才在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收受贿赂金额最大,达到1.34亿元。他曾帮助某公司中标重庆市某项目,并收受该公司负责人给予的巨额贿赂。此外,孙政才还涉嫌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谋取利益等行为。

孙政才的落马并非一蹴而就。2017年7月,他被调查,随后在2018年5月8日被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这其中,反腐斗争和法律审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18届三中全会后,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了加强。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和惩治,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反腐败国家立法制度、加强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加强监察体制改革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政才被迅速调查和处理。

孙政才的案例表明,中国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不容小觑。然而,反腐败工作仍面临着很多挑战。一方面,腐败行为层出不穷,依然存在一些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另一方面,反腐败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失职渎职、纵容包庇等。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工作机制,加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和调查能力,提高司法机关的审判公正和执行力度。

此外,公众参与反腐败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公众可以通过举报线索和舆论监督等方式,帮助打击腐败行为。在孙政才案中,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贪污行为一旦曝光,就会受到公众的谴责和压力。因此,民众要积极参与反腐斗争,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进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总的来说,孙政才的落马案例揭示了中国反腐败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反腐败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提高执行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度,使反腐斗争持续深入推进,实现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重庆   莱阳市   顺义   省委书记   新星   政治   吉林   北京市   中国   腐败   舆论监督   力度   书记   作用   干部   能力   优秀   孙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