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路9号寻访原日照县委大院那些往事



望海路与海曲路同为日照城区核心区域东西向道路,西起最早的陵园西路后来的西环路,东止于营子河。

1994年11月版《日照市志》记载,望海路建造于1983年,一块板沥青路面,长965米,中间快车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5米,双面暗渠排水,共安装47个雨水井。

日照县委办公楼,原来位于海曲中路北侧原市武装部院内,1958年春建成,砖木结构,高2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是新中国建立后日照县第一座砖木结构楼房。至于县委何时从何处搬迁至此办公,邑君暂未见到记载资料。

1978年,县委在金阳路西望海路北交叉处建设办公楼,即后来的望海路9号市委办公楼。砖混结构,高3层,单面房间,水刷石墙面,混凝土面。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

日照县委大院即后来的县级地级市委大院早已拆迁进行房地产开发。

记忆中,大院坐北朝南,面向望海路,大院门正中朝南。整个大院分南北两大区域。

办公区位于南区,县委三层办公楼位于南区北侧正中,正前方左右对称座落着会议室。县委办公室和领导在二层办公楼办公。


南区东西两侧分别有四排石砌平房。

县档案馆后来的市档案馆即在西侧最北一排平房办公。政法委等单位在第二排平房办公。宣传部等单位在第三排平房办公。统战部、党史办等单位在第四排办公。

办公区院子东侧从南向北,团委和妇联等单位在第一排办公。组织部等单位在第二排办公。纪委和县机关党委在第三排办公。东侧最后边是县委机关食堂。

宿舍区位于整个大院的北区,坐北朝南共七八排平房,每排九家,基本上每家三间平房加一间小伙房,独立成院,居户多为县委机关干部职工家属。

家属院大门位于金阳路西南侧,方便住户进出。


随着县级地级日照市的设立,这里成为新的市委大院。

1993年12月15一20日,市政府机关由海曲中路原址搬迁至位于海滨六路现北京路日照港务局房地产总公司大楼办公。

1994年6月16日,市委机关由望海路原址搬迁至位于海滨六路现北京路日照开发区办公大楼办公。

市委机关搬迁后,市检察院搬迁至此办公。市检察院搬迁至新市区办公后,整个大院由东港区委区政府接收。

后整个大院建筑物拆除进行房地产开发,成为东港区直机关宿舍区。

据公开出版的日照党史资料记载,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日照县委员会成立,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安哲任县委书记,郑天九负责宣传工作,陈雷负责组织工作。

这是根植于日照地区的第一个县委,是日照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其成员全部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知识分子。

1929年初,因山东省委遭叛徒告密被破坏,日照县委与省委失掉联系。直到1931年秋,通过中共青岛市委俞启威介绍,与省委恢复联系。

1932年2月,省委将日照县委升格为中心县委,辖日照县及莒县、沂水、诸城等县党组织。

1932年10月24日“日照暴动”失败后,党组织遭到极大破坏,12月下旬,县委恢复成立,之后又改为中心县委。

1933年2月底又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党员与组织失掉了联系。

1938年12月中旬,日照县委在小曲河村正式成立,对外称“八路军驻日照办事处”。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948年4月4日,日照全县重新获得解放。以后的历史脉落,不再重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日照   海路   县委   日照市   大院   东港   平房   南区   坐北朝南   党史   办公楼   省委   市委   往事   机关   单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