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抵德不到24小时,朔尔茨就公开指责中国,中方苦心不该被辜负

秦刚外长抵德后不到24小时,朔尔茨就公开指责中国,中德合作前景或暗藏隐患;中方苦心不该被辜负,德国政府更需要三思而后行。朔尔茨为何选在此时公开指责中国?又为什么说中方的苦心不该被辜负?

据外交部消息,应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之邀,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已于日前开启了自己的柏林之行;秦刚外长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即将举行的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做准备”,“为未来一个时期各领域务实合作做出全面规划。”

简言之,秦刚外长此行就是奔着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关系去的,是为了向欧洲诸国继续分享中国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红利,是一次诚意满满的“惠德”之旅。但谁能想到,秦刚外长抵德后不到24小时,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在一场活动中公开指责中国,称“中国的行事方式越来越像欧盟的对手和竞争者,而非合作伙伴。”

作为去年11月份就曾率先积极来华访问的欧洲国家领导人,朔尔茨却在访华半年之后改口,将中国定性为“对手和竞争者”,专家认为,这着实是一件既出人预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说出人意料,是因为朔尔茨曾明确表态“即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的重要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将德国拒绝对华脱钩这一立场摆到了桌面上,公然“违逆”了美国的战略意图。除此之外,朔尔茨还直言愿同中方“增进了解互信,努力稳定、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也就是愿意与中方结成合作伙伴,深化政治、经济等领域合作。

由此看来,至少半年前的朔尔茨政府还是认可中国的合作伙伴地位的,但如今从朔尔茨公开指责中国的表态来看,其对华立场可以说是颇有摇摆不定的意味。

至于说情理之中,则是因为近几个月以来,德国政府没少在俄乌问题、台海问题上造谣威胁中方;上个月赴华访问的外长贝尔伯克也在回国后公然发表了“中国变得更有侵略性”、“中国是欧洲的一个系统性竞争对手”等负面涉华言论。

如果再结合G7外长会期间一众西方国家对中欧关系的“唱衰”之言,不难发现德国政府在涉华问题上的态度早就在不断转向美方了;所以朔尔茨会说出“欧洲与中国的对抗色彩日渐浓烈”,“应当进行‘明智的去风险’”这种话,也就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从中德外长会晤期间,贝尔伯克施压北京在乌克兰危机中采取明确立场的举动中也不难看出,如果德方不能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审视中欧、中德关系,那么两国关系可能将面临严重冲击,届时,中方的一番苦心就要被辜负了。

秦刚外长带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共同发展”目标与德方深化交流的诚意是不该被德方辜负的。因为不论是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还是在中欧合作问题上,中方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换言之,德方所担心的“对华依赖风险”并不存在,因为中方给德方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危机,是合作不是对抗,是稳定不是动荡,是保险不是风险”。

中方始终坚持以谈话合作代替竞争博弈,以深化交流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复苏,就是为了营造一个互利互惠的国际环境,摆脱“新冷战”和地缘政治的桎梏,与各国一道走上一条共同发展的多极化道路;而这对德国来说同样是大有裨益的,也希望德方不要辜负中方的良苦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苦心   中方   中国   中欧   贝尔   德方   欧洲   德国   外长   情理之中   立场   合作伙伴   风险   小时   关系   政府   秦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