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业带就业 拓宽增收路

原标题:贵州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产业带就业 拓宽增收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孖生河潺潺流过,小窗外鸟鸣环绕。吊脚楼里,民宿运营者林水艳正在精心摆放着各种民族饰品,她说:“我要把这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游客住得舒舒服服。”

近日,林水艳所在的榕江县乐里镇本里村孖生寨打造的民族森林体验民宿开始试营业。依托民宿产业,孖生寨盘活了闲置资源,修建了休闲栈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产业兴旺,就业稳当。今年,我省持续加大力度发展产业、拓宽就业,着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目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入住43.17万户192.08万人,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涉及41.27万户99.74万人,已就业41.27万户93.74万人,就业率达93.98%。

就近就业,既守家又做工

守家就业,不再“候鸟式”外出打工,是册亨县贵州省启航服饰有限公司员工陆木贞的心愿。“就在家门口工作,现在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我很满意。”作为一名搬迁群众,陆木贞一边说一边熟练地踩着缝纫机制作迷彩服。

产业就在家门口,解搬迁群众就业难。在离册亨县巴纳布社区4公里外的香蕉产业园,搬迁群众王仁美这几天忙着在产业园里移栽香蕉苗。去年12月,她在这片土地上种植木耳。

农忙时,社区就组织群众来到这里务工。“离家近,孩子就在家对面上学。我来这里种植香蕉,每天100元。”灵活的就业方式让王仁美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冬种木耳春种蕉,一年四季有钱赚。册亨高洛街道香蕉产业园通过“蕉耳轮作”模式,利用冬闲土地种植木耳,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多用、蕉耳两收等多重效益,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持续的就业帮扶。如今,册亨以现代农业园区和就业帮扶车间、街道铺面等为载体,积极把搬迁群众就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安置的搬迁有效劳动力人口17498户44595人,已就业17498户42954人,就业率达96.32%,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发展特色产业,拓就业兴乡村

茶林绵延,牛羊茁壮,瓜果飘香……一座座青山间,一片片沃野上,一处处大棚里,贵州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收益。

四月,正是锦屏县钟灵乡寨稿村甘蓝采收好时节,农户忙着采摘、搬运、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依托特色资源,去年钟灵乡利用秋冬种时期种植甘蓝300余亩,预计亩产量4000斤左右,预计总收入达72万元左右,目前已出售近1.3万斤。

在玉屏自治县麻音塘街道双龙村金鳞渔业养殖基地,一个高位池生态养殖桶整齐排列,制氧管、排污管、温度监控器为桶中的鱼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依托双龙村优质水资源和天然的水流高低差,2022年,麻音塘街道引进贵州双龙金鳞渔业有限公司,发展设施渔业。

“该项目利益联结了2100多户的脱贫户,并吸纳了10名村民在基地长期务工,让农户尽可能多地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地方受益。”麻音塘街道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毅说。

麻音塘街道通过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大力盘活乡村闲置土地资源,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从而增加灵活务工岗位,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扶持“头雁”,促增收惠民生

“再把两只‘猫耳朵’做好,这个手工编织的发箍就做好了。”在从江县广龙社区黔东南州优凤手工艺品厂里,每天有40多名附近村民和社区搬迁妇女到这里做手工活,制作发箍、发卡、发圈、别针。

“美丽”的诞生离不开优凤工厂的负责人石明鲜。她在参加了从江民族手工艺的培训后,利用搬迁社区门面自主创业开办手工作坊。

从设计、出样品再到编制完成、发货,优凤工厂的生产井井有条。石明鲜在培训中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姐妹,她说:“我想带着她们一起把这个厂做起来,一起赚钱。”订单多时,优凤工厂会有100多人工作,除了固定到厂里来上班,大家还会将针线和未完成品带回家里继续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各地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以业安人、以业稳人、以业增收,让搬迁群众端好就业饭碗。

“在家门口就能创业,何必远走他乡?”曾在广州打工十余载的凤冈县熊韵内衣公司负责人李波2019年回到家乡,在凤翔社区创立公司,为周围搬迁群众提供固定岗位80余个。他说:“只要够细心、会做针线活都能进车间务工,做得多,工资也就越多。上个月,工资最高的员工拿了6000多元。”

为了吸引和鼓励外出游子返乡创业,凤翔社区实行厂房租金优惠、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给予创业奖励和场租补贴等扶持政策,吸引投资者入驻。目前引进了11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所有企业主均为凤冈本地人。

如今,凤翔社区就业创业园依托创业、就业、产业,为社区创收100余万元,为社区及周边400多名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贵州   凤翔   册亨县   册亨   贵州省   产业   甘蓝   木耳   渔业   香蕉   村民   乡村   街道   群众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