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古城文化交流增进“中法情”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文/郝王乐 王泽 吕梦琦)古城,书写历史,也记录时代。当开放的中国和浪漫的法兰西在古城保护上携手合作,便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文化之旅”。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风雨无阻,中法古城一起守护人类文明的璀璨结晶,也见证着绵延半个多世纪的“中法情”。

一对中法“忘年交”因城结缘

“我会再给你们写信,但今天我是多么想念平遥,想念你们一家人。我很喜欢在平遥走走,骑自行车,哪怕静静地站在那里……”

今年春节前夕,伯纳德在英文邮件里向他的中国朋友王晓俊一家人诉说对平遥的思念。

75岁的伯纳德是一位法国画家,与49岁的王晓俊是“忘年交”。他们的友谊始于平遥古城。这是一座完整保留中国明清风格的古城,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王晓俊在平遥古城里经营一家民俗客栈,至今已有21年。

伯纳德曾先后6次来到平遥古城,每次都住在王晓俊的客栈里。王晓俊一家不仅带他逛古城,帮他买车票,还帮他洗衣服,给他过生日,甚至有一次还抢救过他。伯纳德则抽空教王晓俊法语,送他们自己的画作,给孩子们买各种礼物。一次次相聚,一次次分别,然后期待下次再相见,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每次来到平遥古城,伯纳德除了在房间里安静地画画,其他时间大多是穿行在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他喜欢中国的剪纸、佛像、银器、瓦当……他说,他喜欢在不同时间来到平遥,感受不同季节的平遥风情。

伯纳德总是喜欢对自己的朋友们说,平遥是他在中国的家。每次从平遥回法国前,他总要留下一两件东西让王晓俊替他保管,说等下次来了再取。

上次伯纳德离开时留下的几件衣服,仍整齐地摆放在客栈的衣柜里,王晓俊的孩子们常常问她:“伯纳德什么时候再来?”闲暇之余,爱好文学的王晓俊将这种惦念写成散文《朋友,等你再来》。

1月16日,伯纳德通过邮件向王晓俊一家表达了新春祝福,并告知2024年再来平遥的计划。

这段发生在平遥古城里的感人故事是中法友谊的一个缩影。对于很多法国人来说,这座位于中国山西的千年古城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窗口。正如法国前驻华大使高毅在给平遥的留言中所说:“平遥对中国和法国来说,是一个双层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两国友谊的宝藏。”

古城“姐妹花”牵手20年

法国画家伯纳德在平遥古城找到了在中国的“家”,平遥古城也在法国找到了自己的“姐妹城”普罗万——一座位于法国巴黎以东大约80公里的中世纪古城。

“双方商业重镇的历史、珍贵的建筑遗产等,吸引着两国人民。”平遥县文联原主席赵永平说。

2002年4月6日至8日,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和夫人来到平遥古城旅游。他们住在古城一家民宿客栈,睡土炕,吃莜面栲栳栳、拨烂子、猫耳朵等当地特色饭菜。

“德斯坦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客栈老板娘雷彩玲回忆说。

同年11月6日,平遥和普罗万政府签署了《平遥古城与法国普罗万合作交流备忘录》。两年后,作为2004-2005年度中法文化年重要项目之一的《历史的重叠》摄影展在平遥古城展出,分别展现了“中国人眼中的普罗万”和“法国人眼中的平遥”。

2005年,平遥与普罗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缔结为友好城市,首开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合作交流的先河,成为中法文化年的重要成果之一。正因如此,双方喜欢称彼此为“姐妹城”。

赵永平至今清晰记得2014年参加普罗万中世纪节时的情形。他和同事们随身携带了许多平遥古城的照片和国画、皮影、刺绣等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专门制作了中英法三种语言的说明牌,取得了很好的展览效果。

曾在中国留学、工作33年的法国人白美仙,也积极推进平遥古城和普罗万的文化交流。她通过微信告诉记者:“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些奔走于平遥和普罗万的日子。”

白美仙喜欢摄影,曾多次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2015年,她将自己拍摄的平遥古城照片带到普罗万参加中世纪节,并带着普罗万的照片在同年举办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参展。由于精通中法两国语言,她也曾在两座古城官方交流活动中担任翻译。

“我很高兴可以为中法交流充当桥梁,多交流能使两个地方变得更好。”白美仙说。

如今,这对古城“姐妹花”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先后互设旅游宣传展示区,不断扩大旅游市场影响力。

每年到平遥古城旅游的外国人中,法国游客的人数是最多的。据统计,2020年前,平遥每年接待法国游客超过3万人次,约占平遥古城入境游客数的30%。

“法国游客认为在平遥找到了他们心目中的古中国。”平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侯世俊说,不仅旅游人数在上升,法国对普罗万等古城的有效保护,也为平遥古城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如今,双方已将每年9月15日定为“平遥·普罗万日”,开展为期7天的城市文化交流周。

携手保护祁县古城

山西省祁县古城目前正在进行一项耗资6.78亿元的保护项目,已基本完成管网入地阶段建设,这是法国开发署贷款支持的中国首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祁县古城又称昭馀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古民宅近1000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2万余间,古衙署、古寺庙、古书院等排列有序,是典型的中国明清北方县城格局。

祁县古城法署项目办副主任闫殿政说,祁县虽然在1994年就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保护理念方面还需要完善更新,资金和技术面临较大困境。尤其是古城和整体县域联系不足,保护后劲乏力。

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长期以来祁县保护修缮的资金有限,古城内很多房屋都已老化,排水、电力、供暖等基础设施也不便利,越来越多居民搬到城外生活。据了解,祁县古城人口已由原来的2万多人减少到3000人。

2017年以来,中法双方就祁县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示范项目不断完善更新合作备忘录,并于2022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双方协议,法国开发署提供7000万欧元贷款帮助祁县古城进行开发保护,贷款期为20年,祁县政府自筹资金约1.39亿元人民币。

闫殿政介绍,这笔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与道路系统改造、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三个方面。最先实施的基础设施与道路系统改造工程将在今年6月全部完工,届时将实现集中供暖,旱厕也将改造,不仅有照明路灯,还将实现街景绿化。

69岁的史师傅在古城开了两间小门店,一年能赚三四万元。为了住得舒服,这几年他铺上了地板砖,用上了节能灯,现在最想解决的就是取暖和旱厕的问题。

“我对这个项目挺期待的,将来我想接地暖,这样冬天就不受冻了。”史师傅说。

据了解,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将进入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阶段。闫殿政表示,目前古城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0余处,通过这一工程,古城内大部分的国有产权文物将得到修缮。“第三个阶段将重点提升原住户、社区、政府管理者、项目办等人员的保护意识。”

据介绍,祁县古城集古街道、古寺庙、古民居、古店铺于一体,砖雕、木雕、石雕十分精美,特别是蕴藏以万里茶路为代表的晋商文化,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受到法方认可。

祁县晋商研究所所长田建表示,法国开发署资金的注入为祁县古城保护打开了一扇窗,通过人才和政策的协同,可以在先进经验和保护理念上互通有无。(参与采写:王学涛 王皓 赵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平遥县   祁县   平遥   古城   中法   开发署   友谊   普罗   法国   文化交流   文化遗产   中国   客栈   时空   项目   喜欢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