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进士的别样人生

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废除,对古代读书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随之破灭,让他们感到痛苦、徬徨和无奈。随着大清王朝的土崩瓦解,那些已进入“天子堂”的举人、进士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结果,亦同样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陈绍虞是新平参加清末最后一批科举考试的生员之一,也是新平历史上取得文科进士功名的唯一一人。在改朝换代的历史大背景下,好的成绩并未给他带来好运,随着大清王朝的覆没,其功名利禄亦化为泡影。好在他虽然接受的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教育,但思想并不迂腐,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从而开启了自己一个清末进士的别样人生。

陈绍虞,字际唐,汉族,云南新平大阿秀人。清同治六年(1867)出生,民国三十四年(1945)病逝,享年78岁。中进士后,曾先后就任四川直隶州判、新平民团团总,云南省参议会议员,云南省行政咨询员。

据陈姓姓氏考源,历史上把河南宛丘(今淮阳)当作陈氏家族的发源地。陈姓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为最,人口数位列全国姓氏第五位。清宣统二年(1910),陈绍虞赴京应试,返滇前曾到应天府(今南京)柳树湾石门坎寻根。听闻入滇先祖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征讨云南,官拜游击将军。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消灭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最后抵抗势力后,改元代“路”一级行政区划为府,设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掌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理刑律)、都指挥使司(管军事),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建水先置临安卫,分为五个千户所,共有兵士5600人,外加眷属逾2万人。这些官兵大多来自南京应天府、江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府、凤阳府、常州府、山西平阳府、陕西凤翔府。

同年,明王朝改临安路为临安府,把府治从通海迁至建水,领四州五县十长官司:即建水州,石屏州,阿迷州(今开远市),宁州(今华宁县);通海县、河西县(今通海县河西)、嶍峨县(今峨山县)、蒙自县、新平县;纳楼茶甸长官司(今建水县官厅),教化三部长官司(今文山县),王弄山长官司(今河口县),安南长官司(今屏边县),八寨长官司(今马关县),亏容甸长官司(今红河县),溪处甸长官司(今红河县),思陀甸长官司(今红河县),左能寨长官司(今红河县),落恐甸长官司(今红河县)。明永乐五年(1407年)在临安府(今建水)曲江北设箐口关巡检司,永乐九年(1411年)设曲江驿。新平陈氏先祖自明代入滇后即居于建水曲江陈家营。陈绍虞返乡后,将到南京寻根问祖的情况禀告父亲陈锦阳。时隔不久,陈锦阳便带领陈绍虞及一家孙到曲江陈家营,将一世祖陈舜道入新平定居一事合盘托出,陈氏族人将祖先牌位开启后,合上了陈舜道先祖们的名讳及族谱记录,从而确定新平陈氏来自于建水曲江陈家营。

陈绍虞为陈氏家族到新平大阿秀定居的第六代孙。始祖陈舜道为陈家祿次子,清康熙年间生于建水县曲江镇阎家坡陈家营。成年后,于雍正年间携带家口迁入新平大阿秀,屯田垦荒。二世祖陈起龙(陈舜道长子),被官府赐予“乡饮耆宾”,特批准其可以在祖坟前立标杆,大门上挂扁,文曰“扶杖桑梓”。三世祖陈国瑛(陈起龙长子),一生谦逊做人,去世后被乡人评为勤勉谨慎的楷模。四世祖陈岱(陈国瑛子),诰授奉直大夫,陈岱一生克勤克俭,治家有道,教子有方,拥有良田数百亩,家道富裕,子孙繁衍。父亲陈锦阳(陈岱次子),清国子监生员,在爷爷治家的基础上继续把家业发扬光大,他艰苦朴素,省吃俭用,治家井井有条,对子言传身教,成为新平治家立业的典型,在他手上使大阿秀陈氏家族一跃成为新平城南首富。

陈绍虞幼年多病,父母非常疼爱他,整天不让他离其左右。年少时,只要一有时间父亲陈锦阳便亲自教他读书认字。清光绪四年(1878),年已十一岁的陈绍虞进入新平书院就读,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通过县试取得邑庠生(秀才)资格。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陈绍虞前往昆明求学。他志存高远,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力图进取。不幸慈母仙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又经过岁考和科考两试,考列一等,取得廪生资格,可享受廪膳补贴。但他并不满足于此,继续前往省城学习深造。先后参加了三次乡试,都没有中举。没过几年,朝廷实施“戊戌变法”,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己酉科,清皇特颁圣旨,告谕拔贡考试依旧进行,让一心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仕途命运的广大读书人又看到了希望。宣统元年(1909),陈绍虞参加己酉科乡试选中拔贡,宣统二年(1910)又赴京参加朝考,中进士。被皇帝钦封直隶州州判,吏部分工时,把他安排到四川任职。陈绍虞赴四川任职期间,正值国民革命军取得节节胜利,晚清政府处于摇摇欲坠之机,社会动荡,人心不稳,陈绍虞感到前途渺茫,便请长假返乡。没过多久,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新平县长宋廷勋奉令举办乡团,委郑德彬、陈绍虞为正副团长,团局设城外东岳庙后。按照城市村落大小分派团兵名额,编联完毕后即开展训练,办了十个月,后因经费短缺而停办。民国三年(1914),新平县长李金荣到任,把筹办乡团作为当务之急,紧急召见团总陈绍虞,商议遵照保卫团条例暨施行细则将全县划分为十团,每团委任团总一人,并成立保卫团。城区为第一团、扬武为第二团、罗吕为第三团、磨沙为第四团、谷麻为第五团、戛洒为第六团、斗仑为第七团、太和为第八团、慢干为第九团、新化为第十团。要求挨家挨户进行调查,每户挑选壮丁一名,编入团册。以十家为一牌,置牌长一人,十牌为一甲,置甲长一人,五甲为一保,置保董一人。互相清查县民有无窝藏土匪、勾结土匪、自身为匪的情况存在。各团设有常备团兵,又编联预备团及联合团,如果有枪弹不足的,准备货款到省里购领一部分补助经费,超出预算的回原地筹捐,从猪肉捐、牛马驮捐等税收中弥补不足。

经过众人的努力,新平城乡团保规模始具。陈绍虞履职期间,率领民团外御强敌,内除匪患,效劳桑梓,保境安民,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民国八年(1919)四月,浪广股匪王老么率匪三百余人入境,县属王秀与之暗通,骚扰石头村,杀猪、劫物、索财、捆人,无恶不作,知事符廷铨接报,派西区团首李有富会同游击队及团兵追缉,出境至嶍峨矣则接战三小时,团兵死伤四人,游击队死伤二人,匪方死伤三十余人,不久,缉获王秀正法示众,肃清匪患祸源;麻粟湾巨匪普呐梭率众劫抢,害人无数,经上峰两次派兵严缉未获,是年,知事符(廷铨)探实该匪养病在家,派游击队擒获斩之;民国十年(1921)二月初七日,正逢夏历过年,老百姓正忙于料理杀鸡敬神,忽然看到叶(荃)逃兵八百余人从东北牛肩头坡向县城走来,人民惊惶失措,知事李清华闻报,一面派团警速将城闭,力为看守,一面召集员绅陈绍虞、郭万来、张保初会议,没过多久,逃兵已临城下,经派员接洽,与叶军约认,供军需粮秣,不准入城惊扰,叶军一一答应,城中百姓逃过一劫。

民国己未年(1919),父亲陈锦阳不幸辞世,陈绍虞一再呈请辞职奔丧,上级都以匪患严重,没有合适人选为由,不予批准。陈绍虞在团总任上一干十三年,且身兼多职,公务繁忙,责任重大。他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态度,经省府委派视查员考核后,予以肯定。如,民国四年经过驻扎在新平的巡阅使庾访问调查,以办事认真,给予中区团总陈绍虞三等蓝色梅花奖章一枚;民国八年(1919),县长符廷铨以禁烟工作成效显著,呈请对陈绍虞、郭万祥、李锦明、李德昌、李本芳、丁万增、尹培恩禁烟绅董给予奖励,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审核后,各给予二等禁烟奖章一枚;民国十一年(1922),普洱道再委派视察员到新平视察,认为陈绍虞、郭万祥中、东两区团总认真履职,凡事给力,请示上级给予奖励,经普洱道尹李均审核后,给予匾额一方,文曰:“保卫桑梓”。陈绍虞在任新平团总期间,先后获得褒奖扁额三方,文曰:“保卫桑梓”、“执心公益”、“经明行修”,奖银质梅花章三枚,二等一枚,三等二枚。

团总任期届满,恰逢云南省议会换届改选,陈绍虞凭自己的崇高威望,得到全县民众的信赖。民国14年(1925年),公众投票选举,陈绍虞当选为云南省第四届省参议会议员。在履职期间,他从时局利弊出发,站在为国为民的立场上考虑,提出许多参政议政的良好建议。三年议员任期满后,云南省政府任命陈绍虞为澜沧县县长,因当时他正患病,就申请辞去了县长职务。民国十七年(1928),新平县政府委任他为劝学所所长,陈绍虞竭尽全力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振兴桑梓,为家乡的文风培植呕心沥血。陈绍虞在县民眼里年高德邵,深孚众望,秉心正直,办事尽力。他经常深入民众,了解民间疾苦,最能代表基层民众的呼声,民国十九年(1930)又被选为地方代表,赴省会行政咨询会议。当了省行政咨询员后,陈绍虞终于可以借机放下肩上的担子,回到家乡安度晚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次子陈时昌、三子陈兆昌百日之内相继离世,给他的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从此推辞一切公务,赋闲居家静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寿终正寝,次年冬,安葬于新平平甸宁河朵少宗磨盘山麓。


本文参考资料:《云南通史》《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临安府志》《新平县志》《云南新平陈氏家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建水县   进士   建水   曲江   陈绍   临安   红河县   匪患   云南省   桑梓   科举   云南   清末   县长   官司   民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