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女儿张末:她憎恨巩俐,亲近后妈陈婷,两度嫁外国人(上)


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与前妻肖华所生的大女儿张末,她在父母婚变时被父亲抛弃,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单亲家庭中成长。那么,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情感折磨?她为何两度选择跨国婚姻?她与小自己2岁的“后妈”陈婷关系如何呢?我们将在这里作一介绍,共同了解作为一位大导演“龙女”的人生路程。

上篇:

她憎恨“第三者”。

张末出生于1983年3月31日,因为这天是月末,父亲张艺谋便给她取名“张末”。她后来从母亲肖华撰写的自传《往事悠悠》中了解到,自己在西安一家医院降生时,父亲正远在广西拍摄影片《一个和八个》。

母亲在生下女儿后的当天,就挣扎着下床,颤巍巍地去医院办公室,给父亲打了电话:“生了,是个女儿,我们都很好,你不要牵挂。”

张艺谋得知当了父亲,十分激动,就说:“女儿是月末生的,就叫张末吧。”


幼时张末

可是,直到张末出生一个多月后,父亲张艺谋才从广西回到西安家里见到女儿。

女儿的降生,给父母带来了欢乐,她被视为掌上明珠。但是父亲张艺谋远在广西,距西安路途遥远,加之他刚从北影毕业分配到那里,极力想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工作很拼命,两年中担任三部影片的拍摄,整天奔波于不同的片场,一年中很少有机会回西安看望女儿和妻子。所以,在张末的幼年,她对父亲的印象是淡漠的。

父亲远在外地,那么,照顾女儿张末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母亲肖华的身上。

肖华当时在“三线建设”的408军工厂工作,工作辛苦,纪律严格,还有夜班。为了照顾女儿,她决定改善工作环境。她听说本厂子弟学校正在招考英语老师,于是,肖华拾起了丟弃10多年的英语课本,拼命复习,终于如愿以偿,她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由此,她不再上夜班了,能够正常过星期天,一年中还有两个假期,这样能够有时间照顾幼小的女儿,还有张艺谋的父母。

肖华抚养女儿尽管辛苦,但她并没有半点怨言。在她的心目中,丈夫是有抱负、干大事的人,她要把家庭这个大后方稳定好,才能让他在外面大展宏图。

所以在张末小的时候,一直由母亲照顾她,母亲一边上班,一边还要接送她去幼儿园,并且母亲还将家里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对爷爷奶奶照顾得也很好。

每当女儿想爸爸时,妈妈总是安慰她,爸爸在拍摄什么电影,很忙、很辛苦,要她懂事、听话。

张末就是在母亲的细心抚养下,在盼望遥远的父亲的思念中,无忧无虑地成长。


张末与母亲肖华

在张末四岁那年,父亲张艺谋在电影界已声名鹊起,他担任摄像的《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两部影片,获得了国内和国际上四项大奖,使他一下子跃入了一线摄影师的行列。他也终于从广西电影制片厂,调回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并在厂长吴天明导演的《老井》影片中担任主角。厂里还为他们分配了一间半住房。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然而父亲张艺谋由于忙于影片的拍摄,很少在家。但是张艺谋对女儿还是很疼爱的,他总是抽出时间,从片场赶回家里,看望女儿,弥补几年来对女儿的亏欠。并且,张艺谋每次回家,都会给女儿带回一些糖果和玩具,有时还从拍摄场景地采摘一些不知名的鲜艳的野花,每次都让女儿异常惊喜和高兴。

在空闲的时候,张艺谋也会接送女儿去幼儿园,在接送的路上,张艺谋不骑自行车,让女儿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一路上,父女俩数看路两边的梧桐树,有说有笑。这个时候,女儿感到是最幸福的时刻。

每到星期天,父亲还会带一些朋友回家,给家里也带来了欢乐。这个时候,母亲忙着烧水做饭,父亲与叔叔、阿姨们高谈阔论他们的电影和艺术,小张末也成为了客人们亲热的小公主。一家人其乐融融,美满而甜蜜。


张末与父母

但是,好景不长。家庭的温馨日子被父亲张艺谋的移情别恋而所粉碎。

在张艺谋调回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正是他事业走上辉煌之时。他参加主演的《老井》,获得了国内和国际上3个“最佳男演员”大奖,使他成为中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张艺谋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红高粱》,一炮而红,获得了国内和国际上的7项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的导演。

张艺谋在摄、演、导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仅仅几年中,便确立了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成为了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很快大红大紫,风光无限。

就在拍摄电影《红高粱》的过程中,张艺谋与女主角巩俐燃起了爱的火花、他们两人有了私情。

张艺谋已经出轨。

女儿张末记得,当父亲从柏林领取“金熊奖”归来时,当她和母亲打扮一新前往机场接机时,父亲对自己仍然是又搂又抱,却对身边的母亲不冷不热,只说了句“谢谢”。张末没有意识到,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已发生变化,家庭危机即将来临。

父亲的这次回家,家庭气氛已聚然改变。她只感到父母交谈的话语少了,有时还有激动地争吵。张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张末永远不会忘记,几个月后,当父亲张艺谋从美国夏威夷领奖回到家后,直接向母亲肖华提出了离婚,他说他“不怕被骂陈世美、王八蛋,如果不离婚就去浪迹天涯”。

后来,母亲与父亲离了婚,张末归母亲肖华抚养。张末深深地记下了,父亲决绝地离开她们母女俩、离开这个家的那个背影。

父母离婚那年,女儿张末还不满七岁。

父母离婚,对尚不涉事的张末来说,虽然她还不知道意味着什么,但她隐隐地意识到,父亲的离去,母亲的痛苦,家庭的破碎,自己成为了父亲的弃儿,一切原因都来自于夺走了父母之爱的“第三者”——巩俐。

在父亲离开这个家的日子里,张未常常看到母亲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静坐不语、以泪洗面。她知道父母原本感情是很恩爱的,母亲也是不愿意离婚的。而现在造成他们家庭的破裂,就是那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巩俐。是她夺走了父亲,也破坏了这个家。所以,张未怨恨这个“第三者”。


张艺谋与巩俐

父母离婚对张末最大的伤害,就是她常常被同学、邻居,以及许多不认识的人的指指点点、另眼相看,甚至是溪落、嘲讽和谩骂,她被同学们骂为“没有爸爸的孩子”、“被爸爸抛弃的孩子”等等,有的同学还常常拿着登载张艺谋和巩俐绯闻的报纸,羞辱她。为此,张末不知哭过多少次。所以每在这个时候,张末更恨起那个女人。

当然,张末对巩俐的厌恶和排斥,在后来的接触中,使她更加强烈。

在父母离婚后,生活在痛苦中的母亲肖华,在女儿面前从来没有说过对父亲的任何怨言,每当女儿张末怨恨父亲时,母亲总是劝她,那是父母之间的事情,要她多与父亲交流、接触,以增加父女感情。

可是,当张末有时给父亲打电话时,尽管张艺谋也很想与女儿多说些话,但有时却以各种理由匆匆挂断了电话。后来才知道,那是巩俐不让张艺谋与女儿多说话。

张艺谋在拍电影时,女儿张末很想到父亲的摄影地去看热闹。有几次父亲本来已经答应了,但后来都又以各种理由取消了。张末也是后来听说,是巩俐不同意她去。

张末与巩俐的唯一一次见面,竟然两人没有说一句话。那是张艺谋与巩俐同居期间,张艺谋带着女儿张末到家里来,没想到平时温柔似水的巩俐,一直板着脸不说一句话,对张末很冷淡。张末对巩俐本身就十分反感,所以也对她没有任何称呼。这就是两人如此尴尬的一次见面。

后来,张末在她写的《我的父亲和母亲》一书中,疑惑地写道:“我至今也不清楚,像巩俐这样的大明星,她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为何要对我这个唯一的女儿这样仇恨?为什么要扼杀我们父女接触的一切机会呢?”


张艺谋与女儿张末

据说,巩俐对于张末冷漠的态度,正是张艺谋与她分手的主要原因。因为张艺谋意识到,巩俐属于大荧幕,但不属于家庭。

张末就是在父母离异、父亲另寻新欢,自己跟随母亲、单亲家庭的环境中长大,使她形成了叛逆、执拗的性格,并且对她的事业和婚姻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女儿   后妈   电影界   广西   西安   国际上   年中   外国人   亲近   导演   家里   父亲   爸爸   父母   母亲   影片   家庭   工作   陈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