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明英宗朱祁镇之子,明宪宗朱见深为什么要为叔叔朱祁钰平反?

#历史开讲#宪宗作为一位思维清晰、正常的皇帝,他的做法简单明了:要么做,要么不做要做到极致。

就像历史上的朱棣将朱标一脉打入孤苦无依的地步,而朱瞻基则灭掉了满门的朱高煦,这都是典型的斗争中的你死我活的结果。杀兄弟与侄子是皇权斗争的常态,就像唐太宗玄武门时手下一丝软弱,因为只有这种强大的行动才有可能完成伟大的事业。

而那些通晓历史的满朝文武,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可是到了景泰帝和于谦这组君臣手中,却不敢杀甚至不敢流放北狩回来的英宗和嗷嗷待哺的朱见深,这样的迷惑操作不禁让人震惊。

明英宗

夺门之变的责任是否在于夺门者呢?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糊涂。对景泰帝来说,不对英宗和宪宗父子下手当然是一个糟糕的决策。但是,宪宗作为一个侥幸活命能登基的皇帝,他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很难说。

宪宗在即位时已经十八岁了,他在危机四伏的皇宫中长大,并经历了废立太子的危机,据说英宗晚年还想再次废黜宪宗,所以宪宗当时的政治观念必须是极为成熟的。

如果宪宗是他叔叔的话,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这个侄子会不会被杀?大概率是会。年纪轻轻,可以报以疾病夭折的借口,这种情况以前也有过,比如太祖的嫡长孙就夭折了。然而,景泰帝却真的让宪宗活了下来。

如果我们将角色调换一下,大概率宪宗会杀死他自己,而景泰帝却没有这样做。这样一来,宪宗内心是否对这位叔叔心存感激呢?很有可能。

英宗可以算是一个突破了想象下限的帝王,如果没有景泰、于谦以及京师军民的力挽狂澜,大明朝或许早已覆灭。再加上英宗晚年曾试探是否废立太子,这一切都让大明朝经历了极其动荡和危险的时期。

明代宗

如果没有血缘、礼法和孝道等限制,我相信宪宗一定有削减英宗尊号的想法。宪宗的行为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他对景泰帝的复杂感情(一方面他没有杀害宪宗,另一方面他对社稷也有贡献),以及他与自己父亲英宗之间并没有很和睦的关系。

总之,宪宗平反自己的叔叔可以视为一个正常帝王的正常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景泰   长孙   叔叔   之子   明朝   侄子   晚年   概率   帝王   太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