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陈青天”之称的他,也是治水能臣

说起清朝“第一能臣”

非陈鹏年莫属

陈鹏年是湖南湘潭人

康熙三十年(1691年)中进士

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能臣”

他为官清廉,有“陈青天”之称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这位

既有“青天”之称

又是治水能臣的陈鹏年




1691年,陈鹏年中进士,担任浙江西安县(今衢县)的知县。


到任日,陈鹏年对天发誓:“自今伊始,鹏年服官行政有不若于天理、不即于人心者,明神殛之。”


西安县人郑荣祖和他的父亲同死于一起冤案,郑荣祖的妻子屡次喊冤上诉,但前任知县疏于详核,未予受理。郑荣祖的妻子悲愤触碑而死,棺椁露置于城西铁塔下七年。陈鹏年为之查访、昭雪,并造墓立祠,亲题“孝烈”两字于碑上。此事被后人编成《铁塔传奇》,在县城上演。



陈鹏年画像


陈鹏年既有“青天”之称,同时又是治水的能臣。


陈鹏年曾负责江南河工的管理,并针对当时河道淤积、水患严重的情况,制定了《河工条约》。


陈鹏年认为,河工效力官员因当取其身家殷实,尤必择其才具优长,方可委以重任。陈鹏年在保证各地官员自愿的情况下,严控河官的投报条件,有步骤地进行人员的审核与选用,最终将大批德才兼备者选拔到了河官岗位。


在清代,保障河防、漕运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陈鹏年要求各地专门建立了河库银,同时加大了河道管理和监督力度。在治理河道上,陈鹏年特别注重分工,河官各司其职,保证各个环节正常运行。不仅如此,陈鹏年还注重河道的科学治理。针对运河水道汛期时有险情、部分河段大有崩塌的情况,他注重运用空间和时间进行分流。面对江南春夏之际较为严重的涝情,陈鹏年根据时节、人力对水道治理加以分配。这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当时河运畅通、河势平稳,维护了社会安定。


陈鹏年当年治理过的黄河武陟河段


康熙六十年(1720年)4月,陈鹏年自请随吏部尚书张鹏翮查勘山东、河南河务。同年9月,黄河于河南武陟县马营口决堤,泛滥山东张秋、直隶长垣等处,形势堪忧。


陈鹏年上疏朝廷,提出在决口处开引河,以分水势,然后渐次堵筑。康熙皆予采纳。11月,诏命陈鹏年接手治理。


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2月,马营口南坝尾再次决堤。陈鹏年上疏朝廷,提出“分引上流、疏引下流”的疏导方案,在沁、黄交汇处老黄河故道开引河,引河水往东南流入荥泽正河。康熙皇帝诏命照此实行。


漕运总督施世纶去世后,朝廷又命陈鹏年兼管。陈鹏年自从上任管理河工、漕运后,果断处理应急事件,提出正确的治河方略,康熙皇帝赞其“担当识量,诚不愧古大臣矣”。


雍正继位后,陈鹏年实授河道总督,主持秦家厂北坝工程。工程完工后,陈鹏年一病不起,于雍正元年正月初五日逝于武陟工所。


雍正皇帝听到陈鹏年病逝的消息后,十分惋惜,下旨将陈鹏年崇祀于开封禹王台水工祠内的贤良祠,谥号恪勤。陈鹏年遗柩次年迁葬于湘潭县环山祖山。


“正气传吹鬼,青天德在人,一时天下望,万古吊中珍。”一位治河能臣、清正官吏对时代作出的贡献,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作者 | 杨保红 郝梦丹

审核 | 陈锐

监制 | 樊弋滋

封面设计 | 王子月

责编 | 邓婉颖

校对 | 孟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武陟   雍正   引河   营口   河工   漕运   河段   黄河   知县   江南   总督   河道   朝廷   青天   康熙   陈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