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孩因为生活所迫,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

长衫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就是士子的标配。士子就是读书人的意思。而我们平民百姓则称之为“短衣帮”其实在至今也一样,长衫也是读书人的代表,在当代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拍毕业照穿的学士服就是例子。学士服的穿戴标准,戴的是学士帽,帽上垂有流苏,身穿学士袍,有的还有披肩,然后,手上统一拿着一个卷袖,

刚刚看到一条新闻;因为生活所迫,她脱下了“长衫”。事件大概讲述的是;广东一个家庭贫困的高三女学生,利用周末和可以利用的一切闲暇时间兼职送外卖用来补贴家用,但是却遭到了同学们的耻笑,有的认为她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有的则认为她的举动丢了高三学生的脸。


图片来源网络

在众多嘲笑声中,女孩却显得那么无助,只能在角落哭泣。也开始思考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想到前不久央视网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


经过了解得知,女孩家庭贫困,且热爱学习。父母则都不愿意养她。在她举目无亲之际,被现在的奶奶收养。但是奶奶年龄越来越大,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再赚钱养她了。女孩聪慧善良,看到现在一切,女孩只能在大家都备战高考之际利用一丁点闲暇时间兼职送外卖。从而减轻家庭负担。

可是正是因为这个举动,却遭到了很多同学的耻笑,也遭到了同学们的疏远。这个社会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么多学生嫌弃送外卖女孩的?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对吗?对,因为我们通过学习可以接受到更高的教育,从而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不读书真的就是“下品”吗?我们纵观整个社会现象;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报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好像目前社会真的只能是进入高校的大门,经过四年的努力,从这个大门出来,就可以飞黄腾达,达到人生巅峰一样。我们现在不光是学生被孔乙己的长衫禁锢了思想,家长也同样被禁锢了思想。在家长眼里;我的孩子很优秀,学习很好。将来一定要进编制内。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在他们的眼里,没有穷字的概念。因为现在的一切都被灌输了一种思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可以衣食无忧。在这种思想下。他们怎么可能想得到社会的残酷,生活的现实。

我们知道“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孔乙己,也知道范进中举之前的“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的潦倒样子。孔乙己没脱下长衫,然后他潦倒一生;范进脱下了长衫,他却获得了世俗的功名。孔乙己们之所以不脱长衫,只是因为他的内心里,还总是有一些读书人的傲气在。却往往因为自卑,要用一件破旧的长衫,来提醒自己是一个读书人。

其实我们社会有很多人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年轻人不是不愿意脱掉“长衫”,而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脱掉长衫后不知道该怎么生活。心里会想到被人嘲笑。我们能的央媒出发点是对的,只是把焦点搞错了。应该考虑脱掉长衫后的年轻人,会被社会怎么对待和看待。国家更应该重视脱掉长衫后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谁不想在高楼大厦上有一席之位。拿着高薪,喝着咖啡。然后站在硕大的落地窗前俯瞰整个城市。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理念都要转变一下。“读书不是唯一出路,职业不分贵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长衫   士子   女孩   潦倒   读书人   外卖   闲暇   学士   年轻人   家长   思想   家庭   时间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