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造船集团:打败韩国现代、三星、大宇,年收入超3700亿

2023年1-3月,我国造船业继续领跑全球,完工量同比下降4.6%至917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518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11452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53%和15.6%;三项指标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9%和50.8%,继续稳居第一。

过去的一百年里,全球造船中心发生了数次转移,从英国到西欧再到东亚。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造船吨位达到174.6万吨,力压英国问鼎第一。韩国也不甘落后,70年代初提出“造船立国”的口号。彼时其在全球船舶市场的完工量不足1%,但到了千禧年便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中国则通过学习和自主攻关,依托生产成本优势以及本国贸易需求大繁荣,造船工业突飞猛进。2010年反超韩国,到去年已连续13年国际市场份额领先。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新接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和原油船新接订单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均超过一半。

当前全球造船市场高度集中于头部船厂:中国船舶集团以及韩国的HD现代集团(原现代重工集团)、三星重工、大宇重工。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船舶集团(CSSC)是由中国船舶工业和中国船舶重工于2019年10月14日联合重组成立的,旗下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4家,员工22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

根据2022《财富》世界500强显示,中船集团以536.7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15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243位,连续第两年入选,蝉联全球造船企业首位。最近三年,其三大造船指标(当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量)均超过全球市场份额的20%。

今年第一季度,中船集团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共计实现交付各型船舶11艘。其中,江南造船为日本船东建造的首艘4万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MGC)“MIRAI”号顺利交付。沪东中华完工交付了80000方全球最大浅水航道LNG运输船“大鹏公主”号。

外高桥造船则完工交付3艘自主研发的19万吨LNG双燃料动力好望角型散货船。备受外界关注的首制国产大型邮轮已进入系统最终调试阶段,这将让中国成为继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后全球第五个有能力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中国船舶集团获得法国达飞海运集团210亿元、2型16艘大型集装箱船订单,一举刷新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

航空母舰、LNG(液化天然气)船、大型豪华邮轮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中,LNG船作为“海上超级冷冻车”,不仅建造难度大(需要船舱内时刻保持零下163℃的极低恒温),对于船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

早在97年的时候,沪东中华造船厂就开始LNG船的前期研发工作,期间历经种种苛刻的工序、复杂的质检,终于在08年成功交付第一艘中国LNG船“大鹏昊”。公司自主研发5代LNG运输船(“长青”“长健”“长安”“长兴”“长恒”系列),累计交付40多艘。

2021年中国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国际市场份额为12%,去年这个数字首次超过30%。沪东中华造船承接LNG运输船订单达到37艘,位居世界第二,市场份额从2021的不足7%跃升至近21.8%。中船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和大连船舶重工也实现LNG船首单承接,集团全年累计签约订单49艘,合同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除此之外,扬子江船业、招商工业成为国内第四、第五家有能力建造LNG船的企业。当然,韩国造船海洋(HD现代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等韩国船厂承接了全球约七成的大型LNG船订单,中国船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三星   大宇   造船业   运输船   集团   全球   韩国   重工   年收入   中华   中国   韩国现代   订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